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危重症病人监护进展

急危重症病人监护进展

研究证明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提高SpO2, 但对死亡率没有改变
2020/11/12
.
20
11 其它
不建议吸痰前常规起到内滴入NS 深浅吸引对氧合、循环和粘膜损伤的影响 采用呼吸机较大PEEP复张肺 延长颅脑损伤病人吸痰间隔至10分钟以上 套囊压力监测,避免气管粘膜缺血坏死
2020/11/12
.
21
循环功能监测与支持
温度、血液pH值及PaCO2、2,3-DPG 高胆红素血症 蓝色指甲油 外部光干扰 肺泡弥散功能、心输出量和通气血流比
2020/11/12
.
9
3 Sublingual CO2 Monitoring
一种用来评估组织灌注是否足够的一种临床监护 一种简单、无创并能提供实时参数的工具 一种有效的预后的标记物,能够用以协助调整治疗
2020/11/12
.
12
5 呼吸力学监测
指标
胸肺顺应性 气道阻力
正常值
肺功能正常的患者 通常为50~ 170ml/cmH2O,机械 通气患者为35~50 ml/cmH2O。
正常为1~ 3cmH2O/L/sec,
临床意义
①评估肺疾患的严重性。 ②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
①了解气道功能的变化情况。 ②评估人工气道、加热湿化器和细菌滤网等对气道阻 力的影响。 ③评估支气管扩张药的疗效和协助制定机械通气策略 。
2020/11/12
.
3
当今危急重症监护的重点课题
呼吸系统功能监护与支持 循环系统功能监护与支持 CNS功能监护与支持 肾功能监护与支持
.
4
呼吸监护与支持 Respiratory Care
.
5
1 呼吸频率与节律(Respiratory rate or rhythm)
临床观察法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法 测温法 呼吸监测垫法
2020/11/12
.
15
7 经皮气管切开
2020/11/12
.
16
8 气管内吸引
是一种具有潜在损害的操作 不应该把吸引作为一个常规 吸引的临床指征 尽量鼓励病人自己把分泌物咳出
2020/11/12
.
17
封闭式气管内吸引
提高了工作效率 维持较好的氧合 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降低交叉污染
2020/11/12
2020/11/12
.
6
2 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SpO2)监测
计算在测量位置的脉动成分对红光和红外光的不 同的吸收量之间的比率来推测出脉搏血氧饱和度
2020/11/12
.
7
影响SpO2的因素
血红蛋白异常 静脉内染料 外周脉搏减弱 运动伪差 静脉搏动 半影效应
2020/11/12.Biblioteka 8影响SpO2的因素
.
27
6 心肺复苏CPR(CPR – 2005 Guideline)
2020/11/12
.
28
CPR – 2005 Guideline 主要改变之处
心搏骤停的判断 按压:人工呼吸比例30:2 尽量不中断按压 防止吹气过多 除颤- 单次, 除颤后继续CPR 2 min才检查 小剂量反复使用肾上腺素
.
18
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
呼吸机管道更换(建议每周、每人) 口腔护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管喂时抬高床头至少30-45度,至少维持2h 30-45度半卧位促进呼吸,减少返流和误吸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影响与VAP有关 呼吸机序贯治疗
2020/11/12
.
19
10 俯卧位通气(Prone ventilation)
2020/11/12
.
10
4 PETCO2监测
PaCO2 ≈ PACO2≈ PETCO2
正常值30~45mmHg
肺泡通气功能
循环功能的变化 评
气道通畅情况
重复吸入情况 价
2020/11/12
.
11
异常的呼气末CO2波型
呼气末C02波形突然降到零附近: 呼气末C02波形突然降低至非零浓度 呼气末C02波形指数降低
护理重点
①维持气道通畅。 ②监测气道压力。 ③进行胸部物理治 疗。 ④尽可能半卧位促 进呼吸。 ⑤合理进行气道湿 化补充治疗,防止 痰栓形成。 ⑥严密观察患者呼 吸循环等,及时发 现可能出现的气压 伤。
气道压力
正常人为12~ 20cmH2O。
①气道内压力受潮气量、气道阻力和吸入气流速的影 响。增大潮气量,加快呼吸频率和吸入气流速,以及 使用PEEP时均使平均气道压升高。 ②监测气道压力变化可以及时了解潮气量、气道阻力 和胸肺顺应性的变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田永明
.
1
重症医学及发展(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
南丁格尔时代,战争造就术后恢复室成立
1952年的夏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生了脊髓灰白质炎的流行
20世纪60年代,专科ICU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ICU兴起
20世纪90年代,ICU成为三级医院评审的必备
2005年4月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全国会议 有关重症医学的10个指南 2009年,重症医学科修成正果,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
2020/11/12
.
2
危急重症护理现状
护理设备、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护理教育、护理科 研、护理理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形成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教 育为阶梯,以医学发展为导向,向逐步完善的护理专科 发展的局面。
2020/11/12
.
25
4 心输出量监测(CO)-1
漂浮导管法 PICCO法 经食管多普勒超声连续心排量测定 胸电阻抗无创心输出量监测
2020/11/12
.
26
5 微循环灌注评估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mixed venous oxygensat uration ,SVO2)
血乳酸水平
2020/11/12
2020/11/12
.
13
压力-容积环(P-V loop)
利用PV环去设定最适合的PEEP & PIP 用来监护肺部顺应性及气道阻力
2020/11/12
.
14
6 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是根据人体内不同组织具有不同 的电阻抗这一物理原理,通过给人 体注入小的安全电流,测量体表的 电位来重建人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 图像.
.
22
1 ECG监测(Electrocardiogram)
2020/11/12
.
23
2 动脉压监测(Arterial blood pressure) 无创ABP测量(Noninvasive BP)方法 有创ABP测量(Invasive BP)方法
2020/11/12
.
24
3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