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共34张PPT)
高考文言文断句(共34张PPT)
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
的。”
20
固定结构
如“……者……也”、“孰与……乎”“为……
所……”、“受……于……”“奈……何……”,
“何以……为”,“与其……孰若……”等,根
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15
4.有些常用的关联词 如“苟”“虽”“纵”“纵使”“是故”
“于是”“向使”“然而”“继而” “然则”“无论”“至若”等前面大多可 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 “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前后都可以断句 6.“之、以、则、而、于”等助词、连词、 介词常放在句子中。
10
第一人称 吾、予、我、余、吾属、 吾侪chái(我们这些人)
第二人称 汝(女)、若、其、而、乃、若 属、汝辈、尔曹(你们这些人)
第三人称 之、彼、其、或(有的人)、 莫(没有谁)、相(互指代词)
谦 皇帝自称:寡人、朕、孤、不谷 男性自称:臣、仆、不才、鄙人、愚 女性自称:妾、贱妾、婢子
称 和尚自称:老衲
力。
4
文言断句之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末了,再回读全文,以查漏补缺… …
其中,通读与理解最是关键之所在啊!!!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A.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B.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5
规律一:借名(代)词、介宾短语定 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常常 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 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往往可以确定停顿的
7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 特别是专有名词,如
等。这些名词常在 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 行断句。
比如:中郎将、屯骑校尉、郎中、工部 员外郎、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兵部侍郎、 秘书郎、太守、刺史、长史、黜陟使、枢密 使、节度使、右仆射、史馆修撰、黄门郎、 国子祭酒、文学掾。
湖 阳 公 主 新 寡/ 帝 与 共 论 朝 臣 /微 观 其 意 /主 曰/ 宋 公 威 容 德 器/ 群 臣 莫 及/ 帝 曰 / 方且图之
13
☆断句练习: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 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 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 败矣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寡败矣
14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 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其、夫、且夫、若夫、唯、 盖、盍、凡”表敬副词:窃、请、敬、敢;常用 在一句话的开头,前面可断句。 2.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 后都可断句。 3.句尾:“也、者也、矣、耶、乎、哉、焉、 欤(与)、兮、耳”等语气词。后面可断句。
16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17
规律三:据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言”“曰” “云”“谓”“道”“白” “语”“对”等为标 志 。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等不同情 况。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 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 最易
规律四:找谓语(动、形),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
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
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8
练习:昔 者 有 馈 鱼 于 郑 相 者 郑 相 不 受 或
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
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
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
而文言文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转换为现
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断句与翻译息息相关。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
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
2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萝卜白菜不 可少一个工钱也不要
地主的断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 可,萝卜白菜不可少,一个工钱也不 要。” 书生的断句:“无鸡,鸭也可;无鱼, 肉也可;萝卜白菜不可。少一个工钱也 不要。”
断句不同 意义迥异
3
总思路
明考点
先实践—悟方法—再实践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
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
身食鱼
例题分析
答案: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 郑相不受/或谓郑相
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译文】有人送鱼给郑国的宰相,他不受。有人 问:"你平时爱好吃鱼,为什么不接受赠送的鱼 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 "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 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 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19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
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等
21
例题分析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译文】哎!难道这 真的吗? 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 ?
例:
1、具 告 沛 公 ∕ 沛 公 大 惊。 2、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 王 大 喜 传 以 示 美 人 及 左 右 ∕ 左 右 皆 呼 万 岁。
26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
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
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
32
趣味练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3
感谢 指导!
位置。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 开。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 名不提姓了。
6
例题分析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 时 桓 楚 亡 在 泽 中梁 曰 桓 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 耳(《项羽本纪》)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 是 时 桓 楚 亡 在 泽 中/ 梁 曰 /桓 楚 亡 /人 莫 知 其 处/ 独 籍 知 之 耳(《项羽本纪》)
规律五:依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 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题分析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 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
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
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
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
29
规律七:依总分,定句读
例题分析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也。
老而无妻曰鳏 / 老而无夫曰 寡 / 老而 无子曰 独 / 幼而无父曰孤 / 此四者 /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 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 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 “孤”(孤儿孤女)。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 而无依靠的人。(其中告为通假字,通“靠”)30
王或帝:陛下 ;君称臣:卿
尊 称
一般人:子、公、君、夫子、足下、执事 对和尚的尊称:长老、师父
11
问 的有: “谁”“孰”“何”; 问 的有:
常见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 等 “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还常作指示 代词
12
☆断句练习:湖 阳 公 主 新 寡 帝 与
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 威 容 德 器 群 臣 莫及 帝 曰 方 且 图之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实
1.借名(代)词、介宾短语定句读。际
2.找虚词,定句读。
操 作
3.凭对话、引文定句读。
中
4.找谓语(动、形),定句读
要 综
5.依句式,定句读。
合
6.据修辞,定句读。
运 用
7.依总分,定句读。
31
C 【课堂检测】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28
规律七: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
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故 知 胜 有 五 知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以 战 者 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 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所以说有五种情况能够预知胜利:知道能 否作战的一方胜;知道人多时如何运用,人少时 如何运用的一方胜;军中上下齐心的一方胜;用 充分的准备来等待毫无准备的一方胜;将领有才 能,而且君主不扼制将领的一方胜。这五种胜利 的情况,是预知胜利的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