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0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202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问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①潴:蓄积。

②傅致:罗织。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B.将论.囚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决:判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摘自《荆轲刺秦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列:行列。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假借:宽容。

C.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掷击。

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就:靠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荆轲智勇的一组是()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②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③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④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⑤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⑥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贿赂秦王的宠臣蒙嘉,借蒙嘉之口,打通接近秦王的通道,为廷刺秦王提供了宝贵机会。

B.秦武阳捧着燕国的地图跟在荆轲后面走向秦王的大殿时,吓得脸变了颜色,荆轲巧妙解释,才消除了秦王的怀疑。

C.荆轲手拿匕首追赶,秦王绕柱逃跑,大臣们未带兵器,殿下侍卫无秦王的命令又不能上殿,惶急中没有攻击荆轲的办法。

D.正在秦王万分危急的时刻,侍医夏无且举起手里拿着的药囊把荆轲打倒在地,秦王拔出剑来,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4.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

盖聂曰:“曩①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慑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②,争道③,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④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

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注】①曩(nǎnɡ):以往,从前。

②博:古代一种博戏。

③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

④嘿:同“默”。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目:瞪视B.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之:到、往C.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过:拜访D.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去:前往6.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敬称的一项是()A.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B.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C.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D.言足下..于太子也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交代了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文中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和《史记》中记叙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的励志精神。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D项“就”应该解释为“成功”。

2.A【解析】本题考查对于文言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掌握能力。

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全都表明荆轲智勇的一组”。

题干所给句子中,②表现秦王对接待燕使者的重视。

⑤表现群臣的惊慌。

⑥表现荆轲对燕太子丹的忠诚。

3.D4.(1)译文:用盒子装好,燕王在朝廷恭敬地将它送出,派遣使者来把这些告诉大王。

(2)译文:荆轲取出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匕首露了出来。

【解析】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函”“使使”“闻”;(2)“发”“穷”“见”。

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参考译文】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

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