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资料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可以找 老师或同学聊聊,心情应保持愉快、乐观。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 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 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 生治疗。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 洁极端注意。( ) 30.担心是否锁门和东西忘记拿,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 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
一、 心理的实质
心理实质问题是心理学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 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与心理学密切联系的问题。 对心理实质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始终是人们长期探索 的问题,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
一、唯心主义的理解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由 人的感觉、意识,即心理的东西决定的, 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看来,都 是“我”的感觉的产物,把心理、精神 看成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别为你自己和别人下定论,无比重 要。你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只是一面,
为这个失去可能的朋友,很不值。
要学会感恩,不要理所当然地接受
Hale Waihona Puke 任何人对你的恩惠,如父母、老师、 朋友等你周围一切人。
大学生活最浪费生命的十件事
过于长久的打牌 过于频繁的卖呆 坚持不懈地追求一个不可能追求上的MM/GG 充满幻想地学习一门将来根本用不上自己又 不会真正成为此门课专家的学问 老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同一本非专业的书、同 一个电影
失眠 上外语角练口语
看过多的„„图片
极其不实际地考一个根本考不上的研究生
毕业的时候随便找个工作,不进行科学的
分析和广泛的探讨
三、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没有疾病?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
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31.站在沟边、楼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掉下去的感觉( )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 病。( )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尖状物及白色墙 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 35.一旦与异性往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 36.对某个异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 37.怀疑自己患了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 38.有依赖止痛或镇静药的习惯。( )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 )
几点忠告 —不是真理,但是足够你用四年
学习,永远别忘记她。不管别人
怎么说大学是个提高综合能力的地 方云云,如果你学习失败了,你就 什么也不是——不排除意外,但你 考虑好了吗?你会是那个意外吗?
如果你发现很久了你一直是一个
人去食堂吃饭或者去上自习,别在 意,大学里一个人是正常的,你觉 得孤独?你的朋友是怕你觉得你没 有自由的空间,所以别以为你没有 朋友。
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人格发展基本成熟,但不完善
不同年级或阶段,心理发展特点不同
一年级: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
问题、人际交往问题;
二年级: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
三年级: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情感
与恋爱问题; 四年级: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
1.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事物 的表面现象,而且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与本 质特点,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 2.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的 反映。人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人在行动之前就 要与见行动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方式方法等。 3.人在改造客观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自身对 现实的反映能力。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对其物质器官即大脑 的结构和机能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二、唯物主义对心理的理解
• 认为心理起源于物质,是物质活动的产物。 •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和情感的器官是心脏。 •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也曾经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 战国的荀子:“刑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 焉”。形指身体,神指精神,形具而神生是说必须先有身体 而后有精神或心理,后半句是指作为心理现象的情感的各种 表现都存在于身体之中。并说“心卧则梦”,认为心理现象 是心脏产生的,心在胸腔中,于是就有了智慧就在胸中。 • 南朝的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即形体存在精 神则存在,形体不存在,精神就不存在。 • 至今汉语中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都有个心字旁,如 “思”、“情”、“感”、“意”、“恶”、“恨”等,以 及与思考有关的成语都与心联系,就是这种观点的痕迹,如 “胸有成竹”、“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中有 数”、“心直口快”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的事物事由存在于世界之外 的某种“绝对观念”“理念”决定的。一切事物都是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只存在于什么地方“绝对观 念”的产物。 *老子: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是虚 无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精神实体,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德国唯心主义黑格尔: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 前,绝对观念就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观 念外化的结果。
11.老师讲课,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
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
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别人 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 起。所以,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 的伤,记住,太大的伤,真爱,还是 值得追求的。
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话,那么记住
你在大学有很多意外用钱的地方。比 如二专业或者将来的各种班或买有益 书籍,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 永远别乱花钱。记住,永远。
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大学生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大学生的生理发育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和趋于
成熟阶段
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基本成熟 总的说来,大学生生理发育处于基本成熟、相
对稳定的阶段。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情感丰富,充满激情,但情绪波动较大 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
• • • •
如古希腊的唯心主义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灵魂是独立于人 体之外的一种东西,它在人出生时就集聚于人体中,控制着 人的身体的活动,睡眠时暂时离开人体,回来时人才觉醒, 人死了灵魂就永远离开人体。还提出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孟子(前389-305):“万物皆备于我”; 南宋的陆九渊(1139-1192)“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明代的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天地万物皆在我心 中”,认为心是宇宙的主体,万物的主宰; 17世纪的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大主教乔治贝克莱称“存在 就是被感知”,即凡是没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都是不存在 的,只有被人感觉到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只要闭 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从人的心理内容来讲,客观现实是人的 心理的源泉。 2、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来看, 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 定的作用。 3、从人的心理反映的形式来看,人的心理是 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能动的反映
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
回味感触: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美的“底片”!
中国大学校园十大“堕落文化” (网络)
一.管理监狱化
二.素质流氓化
六.逃课普遍化 七.女生恐龙化 八.男生痴呆化 九.恋爱闪电化 十.补考专业化
三.Kiss公开化
四.消费白领化 五.上课梦游化
值得深思的问题? • 大学生活,我到底该如何对待? • 到底该追求什么?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阐述: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
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 ,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 4.经常醒1-2小时 ,醒后很难再入睡。( ) 5.学习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 6.读书看报甚至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
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
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 愤怒或者别的,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 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