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人格心理学论文

健康人格心理学论文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一名不太优秀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甚至逃课的学生。

同时,我是父母、爷爷奶奶的心肝,很受弟弟尊敬崇拜的兄长。

从小到大的顽皮,似乎一直被父母教训,但是我知道一切都是为我好,我喜欢我的家,热爱我的家乡我是我们寝室的低调小生,做事低调搞笑,能时不时地逗笑室友,愉悦寝室氛围,添加幽默元素,创造寝室文化,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室友,能与室友及其其他寝室同学友好相处的同学。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优秀勤奋努力的好学生,但不尽然,唯有我自己最了解自己,有时懒惰拖延畏难后退,我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有事的表现却出人意料,言谈举止自我矛盾的人。

我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甚至可以说有点贫困,但是我父母却不认为我们贫穷,他们给我力量与期望,做到人穷志不穷。

所以,从小到大,无论怎样,总是感觉很幸福,但那仅仅限于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那样的幸福,是那样的难以忘怀,那种幸福久久地停滞与我的脑海回忆之中。

在我的印象里,家,是我最幸福的港湾。

生活就这样缓缓地过着,时光就这样渐渐地流逝。

至今我仍怀念和父母弟弟一起在田间劳动的时光。

家,给了我许多许多。

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父母兄弟姐妹。

但是,在外面的世界里,却感到一阵阵的失落,在于外面世界的对比之后,我发现,家的幸福远去的时候,我内心的自卑逐渐袭来,像一阵狂风,把我的世界吹倒在一片狼狈之中。

我的自卑心理由此产生。

不过,令我引以为豪的是我小升初我竟然从乡下小学考到了市里的中学,而且,在初一初二的不如意后却能在初三彻底爆发成为班上的佼佼者,最终顺利的考上了是重点高中,这就是我人生经历的高峰,那是一段值得怀念的日子。

那种春风得意的感觉至今我仍能体会到。

三年后,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低谷——高考失败了。

那是一次彻底的失败,高三的努力化为乌有,有点自私残忍的分数。

而且,填志愿后,又来了一次打击,因为没有服从调剂落榜了。

感觉人生一片黑暗,前途惨淡无望,便草草地继续填了征集志愿,最后被一所不入流的二本大学录取了。

那时,有自暴自弃的妄想,感觉人生就这样了,不能改变了,悔恨自己高中的前两年没有好好努力,落得这个下场是活该。

人生的低谷,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彻底否定,感到绝望,感到无望,只有消极,这就是低谷。

不过,后来,经过长久地考虑,人生不能这样荒废,所以,最终选择了复读。

抱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壮心态继续征程,最终考上了合工大,这的确是一件令我引以为豪的是,因为我的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

上了大学,我已步入成人的队列。

但我认识到自己已不再年幼,需要以成熟稳重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因为自己一步步走向社会,终究要自己扛起自己的人生。

唯有成熟,才能确实地符合我一个成人的身份,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才能从这一步走向下一步,走向成功。

而最近,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发现自己已经变得有些堕落——逃课,自己不喜欢上的课就逃,反正认为有借口,上课玩手机,因为老师上课实在无聊透顶,一连串的借口,开始了我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的学习及生活。

很明显,浮躁的心思学不到东西的。

理所当然的,在迷茫中迷失的自己在期末考试中C语言挂科了,当时很难受,却认为这是自己种下的恶果,要自己承担承受。

大二后,现在仍然是没有太多的动力,心里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这是我大二改变的一个原因,我不想重蹈覆辙。

迷茫,迷茫,失去了高中时那种拼搏精神与意气风发的风貌。

走过了二十多年的一段路,经历了很多,现在,对自己不再那么陌生。

在我身上,
至今仍能看到勤奋、努力、低调、孝顺、关心他人、宁愿他人伤害自己也不去伤害他人的一些优良品质。

大学,人生观已差不多成型,在学校里受着那一种青春涌动的勃发的力量气息所影响着。

上过健康人格心理学之后,我才发现具备有多种人格的交集,不是单一的人格。

不同的环境下所展现的态度截然不同,不能保持着一贯的态度,或许,这是我性格软弱的一个体现。

有时表现出的是幸福主义人生观,有时是乐观主义人生观,有时却又有哟中淡淡的哀愁,体现出厌世人生观。

性格的软弱让我不能坚持地去做完一件事,常常半途而废,我的拼劲不知何时从我的身躯悄然离去了。

我所知道的,人格的形成除了气质、体制等先天禀赋作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想用性格最容易来说明一个人的人格,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后天环境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下面就来说明我的成长环境对我人格的影响: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闻到的是农民那纯朴的气息,这也决定了我“老实、善良”的性格;乡下的生活比较艰苦,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能力和坚强的毅力。

从小父亲爱抽烟,母亲和爷爷奶奶怕我也染上这个坏习惯,因此,对我管教有加,教我做人的道理,要我有大志,受他们教育的影响,我讨厌赌博、抽咽等恶习,他们的教育对我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形成和定型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以前所的初中、高中师资质量都很好,他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训练我们习惯于系统的、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了我们坚定、顽强等性格特征。

我初中的班主任,他在课堂上是我的老师,在生活中是我的朋友,在学习上他要求我上进,不断给我鼓励,在生活上对我很关心,是他让我明白一个人的鼓励和关心对他人的帮助是那么的重要,因此我的身上也渐渐有了这种品质,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经常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上课老师讲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的自私部分,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的主要工作是满足本我的冲动,但以考虑情景现实性的方式进行;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超我是良心的所在位置,对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是一个真正的内部审查官,要求自我运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手段满足社会所不许可的本我冲动,超我从认识形态上是和本我完全对立的。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很容易受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感觉自己应该是一个“超我”过于强的人,这样使我在现实中总是比较理想化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世界里,而不能够接受现实,看不惯一些人的所做所为。

我将往何处去?
关于理想,关于梦想,总有太多的话要说。

小时候的梦想是很泛的概念,只是科学家之类的梦想,很多不切实际。

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认清了自己的优势与弱点,梦想与现实更接近了不再是理想化了的梦想。

初中的目标是考上好高中,高中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上大学之后,在自由的泛滥中迷失了自己,目标模糊了,梦想不见了,理想消失了。

现在开始以自己的专业在定位着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我的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当然的,我的职业目标是能成为一名资深的工程师,在业界内有着自己的地位与声誉、口碑。

而不是默默无闻,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无为而终,平庸地过着小家庭生活,我想要挑战自己的人生,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喜欢有挑战性的职业。

不过,我却不自信,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拼搏,没有《我是第一名》里的主角的那种自信。

我最希望的就是学以致用,从小事做起,逐渐成为电子工程师。

以我自己分析,我的职业优点就
是稳重,勤奋,肯钻研,能吃苦耐劳,做事低调。

缺点也很多,急躁,身体素质不好,口才欠缺。

我的稳重,低调的性格,或许能促使我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因为职场中同事间都不喜欢出风头,上司们欣赏的是有能力低调会做实事的人,而不是整天光说不做的人。

我觉得我具有的品质能助我一臂之力。

为了实现我的职业目标还有理想,现在的努力与收集相关的就职信息,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是自己在各方面的只是储备在毕业时能达到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我现在是大二学生,首要就是学好专业基础课程,为大三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奖学金,为自己的添加筹码,还有该考的证书一次就过。

大二,不再像大一迷茫,有自己的规划,有自己短期长期目标,有自己的理想梦想。

心理课上,学习阿德勒的学说,知道人都是力求向上的,所以,不会止于摆脱自卑,人还会努力为追求优越而奋斗。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

……在每件人类的创作之后,都隐藏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对我们文化贡献的源泉。

人类的整个活动都沿着这条伟大的行动线――由下到上,由负到正,由失败到成功――向前推进”。

所以,我可以摆脱自己内心的自卑,改变自己,出现在开始克服心理障碍,位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挣脱缺点的束缚,向前推进。

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正确看待自己,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去努力奋斗,才能为我的家人、同学、完美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优秀的成绩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热心助人,努力关心同学,遵纪守法,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与道德素质是对完美社会最好的贡献。

有健康的人格心理,才是一个人健全、能够处事不惊、有利于社会的必备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