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结业论文

人格心理学结业论文

人格心理学结业论文之关于失恋
工程管理091班龙菊3090530225
要点:关于失恋问题的相关论述及基本的治疗
导言:爱情是人生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美好、最浪漫、最迷人的情感体验。

但只要是有恋爱的发生,就会有失恋的存在。

因此,失恋是一个很常见的心理问题,其隶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

失恋是指在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中或处于恋爱状态下,恋爱的一方否认或终止恋爱关系后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心理挫败感。

从失恋的定义上来看,失恋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中,追求的一方受到挫折,即被心仪的对象拒绝;另一种情况是处于恋爱状态下由于恋爱的一方终止恋爱关系,另一方感受到的心理挫折,即恋人分手。

在恋爱关系中,恋人双方可能会由于舆论或双方家庭等外界因素而产生情感纠纷,甚至导致分手。

但是外界原因造成的挫折远远不如失恋对个人造成的伤害。

因为外界原因造成的压力是由恋爱双方共同承担的,恋爱双方的逆反心理往往还会促使两个人的感情更加坚定牢固。

而失恋是一方失去了另一方的爱情,所造成的心理挫折是很难用其他感情来弥补的。

既然失恋是一种心理的挫败感,它必然给失恋者造成痛苦。

痛苦可能来源于感情本身对失恋者的伤害,也可能来源于外界舆论给失恋者带来的压力。

失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于失恋者周围的人而言,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失恋者内心的痛苦和压力。

失恋者往往会困在自己内心的怪圈里出不来,要么是明知问题所在而不愿接受现实,借用一些麻痹自己的方法来忘记现状;要么是根本就不愿承认事实,执迷不悟。

不同的痛苦和不同的应对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失落、悲伤、愤怒、孤独、空虚、绝望等等,可谓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这些负性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开导,失恋者可能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导致失恋者变得忧郁、自卑,对下一次恋爱关系的建立造成阴影,更有甚者会采取报复自杀的极端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由于晕轮效应(halo effect)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处于恋爱中的双方会将对方美化,夸大地将对方看作最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伴侣,所以当失恋的时候,晕轮效应都是造成失恋者沉迷于过去情感回忆或痴迷恋爱对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是对于正处于热恋期却突然之间遭遇恋人提出分手的失恋者来说,更是很大的打击。

这时候的失恋者会一直存在于过去的回忆中,即使已经接受了分手的事实,但也还是会不停地不自主地想起过去,走不出失恋造成的伤害。

失恋是一个心理创伤经历,失恋者的个体差异会使他们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个体差异包括性格特征、恋爱动机、周围的人际资源等等。

一般说来,外向的人会比内向的人容易从失恋阴影中走出来,因为他们会有比较多的社会资源和交友圈子,拥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也会得到更多的意见和想法。

对于在爱情中受伤的失恋者而言,亲情和友
情虽然没法取代爱情,但这个时候却能给予最好的情感补偿。

现在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走出一段恋情的最好办法是开展下一段恋情”,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逃避的心理,虽然开展下一段恋情会使失恋者转移注意力,慢慢地走出失恋的阴影,但这何尝不是对自己和他人感情不够负责任的表现?若没有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经过正确的心理调整而展开另一段感情,没有全心全意地去爱,又怎么能得到最后的幸福呢?
当爱情暂时离开时,当事人合理的解释和心理调整会重新迎来新的爱情,但是,如果走进了失恋的误区,爱情所带来的杀伤力则是无法想象的。

失恋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四个:1.爱情复仇
在这个误区中,失恋者往往因爱生恨,把失恋的挫折感迁怒于对方,进行一系列的复仇行动。

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将爱情的成功视为自身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我魅力、提高自信心的一种方式,这一般发生于青少年阶段,他们缺乏全面客观的自我认识,失恋很容易让他们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从而做出一些伤害恋人或恋爱竞争对手的冲动行为。

第二种是因为对恋人的强烈占有欲而唤起的报复心理,这一般发生于极度自卑或缺乏安全感的失恋者身上,他们希望完全占有恋人,一旦失恋会产生极强的毁灭心理,很容易对恋人造成恶性伤害。

第三种是因为失恋者失去理智而产生的报复心理,有些失恋者会由于强烈的挫败感会采取一系列的非理智行为来补偿心理的不平衡,例如对恋爱对象的贬低、侵害和恶性伤害。

2.自我否认
在这个误区中,失恋者没有将矛头指向对方,而是否定了自己。

这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初恋,第一次体验爱情,认真地付出和投入一段感情,极易容易萌发宿命论的主观愿望,这样的恋爱一旦失败,则会严重影响当事人对自己恋爱能力的认知,对爱情真实性的认识。

此中失恋者的感受过于主观消极,变得极端脆弱。

3.孤独自闭
在这个误区中,失恋者在经历失恋后会回避与外界的接触,独自舔舐失恋的伤口。

这种情况多见于虚荣心和自卑心较强的人。

他们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和泪水,往往会选择一个人承受。

4.渺茫无望
在这个误区中,失恋者把爱情看得过于重要,这常见于女性。

在失恋后,很容易产生抑郁感,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整日恍恍惚惚,心神不定,睡眠质量不好,失眠多梦,严重的情况需要一些心理咨询的行为治疗和辅助的药物治疗。

失恋的“想法—感受—行为”改变模型
失恋后,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当事人的想法和感受会很多而且杂乱无章,通常,他们会选择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应对方式,或许这样能让他们当时比较好受一点,但过后他们的情绪会更加的不安消极。

因此,当事人应该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清楚地列出来,以便更好发现和解决问题。

感受属于情感部分,想法属于认知部分,想法和感受会共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根据行为—认知理论,改变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的任何一项,其他两项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由于认知成分和行为是相对容易改变的,所以失恋者应现对想法和行为做出积极地改变,强迫自己行为,并坚持下来。

逐渐的,就会应了那句“时间是最好治愈伤口的方式”,失恋者跳出了失恋的圈子,重新找回了自我。

即使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失恋者最终也可以勇敢地看待自己的伤痛。

【资料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后记:选择失恋这个话题作为人格心理学的结业论文,是因为自己正处于失恋期,对它的感触比较深,通过书籍和上网查询资料,我对关于失恋的心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有那种亲身经历的体会我能感受到当一个人在失恋的时候的那种痛苦和绝望,即使知道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是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绪,会反反复复地情绪低落平和痛苦释然。

虽然我还没有走出失恋的圈子,还是会因为他情绪波动难受,但喜欢一个人本就该是一件单纯幸福的事,何苦为难了自己呢?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虽然爱情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但要始终坚信温暖、坚强、勇敢这些美好的字眼,要相信,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幸福,要善良,相信能相遇即是缘分,更何况曾经相爱过。

遇见他,是我今生最美丽的意外。

如果可以,和一个人相遇相识相知相亲相爱相守一生,如果不行,那遗憾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也不必过于在意。

最后,谢谢老师本学期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宋国萍主编《心理诊所》】
【毕淑敏《女心理医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