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三上册-16.2 排列课件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三上册-16.2 排列课件


( m≤n )
例 1(巩固排列数公式):
1.计算: A63 =__1_20
A
2 10
=__9_0_
A220 =_3_8__0
2.若 Anm 17 16 15 5 4 ,
则 3.
n _1_7__, m _1__4_ .
5×6×7×8 用排列数符号表示(
A84

4.11×12×13×14×…×20 用排列数符号表示
练习
练习1.下列问题中哪些是排列问题?
(1)10名学生中抽2名学生开会
不是
(2)10名学生中选2名做正、副组长

(3)从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乘 不是
(4)从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除 是
(5)以圆上的10个点为端点作弦
不是
(6)以圆上的10个点中的某一点为起点,
作过另一个点的射线
32 4 34 1
34 2
41 2 41 3 42 1 42 3
43 1
43 2
结果为 4×3×2=24个 本题共有24个排列
(1)排列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m≤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 号 Anm 表示。
问题1 :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 数,记为

A10 20
例2 某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共有14个队参加,每队 要与其余各队在主、客场分别比赛一次,共进行多 少场比赛?
解:任意两队间进行一次主场比赛或客场比赛,对应于从14个 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比赛的总场数是
A124
14!
14 2!
14 13
182
小结
排列问题,是取出m个元素后,还要按一定的顺 序排成一列,取出同样的m个元素,只要排列顺序不 同,就视为完成这件事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两个不 同的排列).
课题: 排列 年级: 教材: 教师: 单位: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不同方案,在第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案中有m1 种不同的
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案
中有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N=m1+m2 + +mn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m1 种不同的方 法,做第2步有m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 种不同 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由排列的定义可知,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也 就是说与位置有关的问题才能归结为排列问题.

(7) 有10个车站,共需要多少种车票? 是
(8) 有10个车站,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票价?不是
讨论题
练习2 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 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12 3 12 4 13 2 13 4 14 2 14 3
21 3 21 4 23 1 23 4 24 1
24 3
31 2 31 4 32 1
排列定义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 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 排列.
1 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一
定顺序”就是与位置有关,这也是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 问题的重要标志.
2 如果两个排列所含的元素不完全一样,那么就可以肯 定是不同的排列;如果两个排列所含的元素完全一样,但 摆的顺序不同,那么也是不同的排列.
练习2 :从4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 列数,记为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是多少?
呢? 呢?
A3 5 4(5 31) 5
排列数公式 Anm n (n1) (n 2) (n m 1)
1.排列数公式的特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一个因 数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 共有m个因数.
2.全排列:当 n m 时即 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全排列数:A
n n
n
(n
1)
(n
2)
21 n!(叫做 n 的阶乘)
注:规定 0! 1
A53
5
43
5
43 21
21
5
5!
3!
3.公式变形: Anm n(n 1) (n m 1)
n (n 1) 2 1
n!
(n m) (n m 1) 2 1 (n m)!
种不同的方法. N=m1m2 mn
问题 从a、b、c这3个字母中,每次取出2 个按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 法?并列出所有不同的排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3×2=6 种 不同的方法
排法的形式为ab ba ac ca bc cb
这里的每一种排法就是一个排列。
把上面问题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