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摩擦力导学案(一)

3.1摩擦力导学案(一)

(2)假设法: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平衡法:由二力平衡判断。
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1)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的关系”,我们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即假设没有摩擦力存在,判断物体将向哪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结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题】
1、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 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三个木块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与墙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B受到A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 B受到A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与C作用在B上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反
D.当力F增大时,A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力一定不增大
4、如图,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B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对A的摩擦力情况如何?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的趋势,而没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的力.
【注意】有静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即这两个物体互为参考系时是静止的,而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时并不一定静止,所以一个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时并不一定静止,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接触且,即存在;
5.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所需要的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
【理解】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②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静摩擦力大些,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
6.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任务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一、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即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面间有.
【注意】要产生静摩擦力,上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从产生条件看,静摩擦力和弹力都是都是接触力。
3.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方向相反.
4.大小:(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情况决定,它的大小随沿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的外力F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个最大值;(2)可由受力情况及二力平衡条件来确定,通常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后面将学到)求解。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称一块重为5N,把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测力计读数是1.5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摩擦力,大小是N,方向。
(2)当弹簧测力计读数是2.1N时,N,方向。
【3.3摩擦力】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任务一
一、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具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或的力.
【注意】摩擦力中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指的是接触物体之间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相对地面的静止和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