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济状况与 SWB 的关系来说, 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 有研究认为, 高收入者 SWB 高于低收入者, 有钱的 人普遍比贫穷的人更幸福[ 3] , 正向情感和生活满意 度也具有相同的效应; 但也有研究认为经济状况与 SWB 不相关, 如 Myers 认为, 二战后, 许多国家人们 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 SWB 在美国和一些发达 国家并没有提高[ 6] 。就 SWB 的城乡差异来看, 人们 惯常以为居住在城市的儿童生活满意度比农村儿童 高, 因为城乡间的文化生活条件的差异是显而易见 的, 但有研究认为居住在城市尤其是繁华商业街的 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不如郊区的青少年高[ 14] 。
2007 年 文章编号: 1001 4918 ( 2007) 01 0046 53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44 2
文献标识码: A
第 1期
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张兴贵1 何立国2 贾 丽3

(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 510420; 2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广东 518060;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420)
1 前言
关于幸福的话题是多学科关注的热点, 心理学 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和主观感 受来研究人们 的幸 福, 认为幸福是根据主体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生活状 况的一种整 体评估, 即主观 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 SWB) 。一般认为, SWB 包括生活满意度、正 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种成分[ 1] 。西方主观幸福感的 研究来自于许多相异而又相关的领域, 其一是社会 学家和生活质量研究者, 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学 变量诸如收入和婚姻状况是如何影响幸福感的。第 二个影响来自于心理健康领域, 研究者们试图拓展 心理健康的传统观念, 指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 心理压抑和疾病, 而且包括了快乐 和生活满意度。 第三种影响来自于人格心理学家, 他们研究了快乐 者和不快乐者的人格。最后, 社会和认知心理学家 研究了适应和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2] 。
快乐感量表 该量表是 由 Diener 于 2000 年编 制, 包括正性情感和负 性情感两个维度共 14 个题 目。已有的研究表明,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 度[ 21] 。量表采用 7 级计分制, 每个测验项目的分值 最低为 1, 最高为 7。计分时, 正性情感题目计正分, 负性情感题目计负分, 二者的总分作为快乐感的分 数。
摘 要: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了 379 名中学生和大学生样本, 在多 元相关分析 的基础上, 结合 文献分析, 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 探讨了我国 青少年 学生人 口学变 量、人 格维度 和主观幸 福感( SWB) 的结构 关系。结果 表 明, 人口学变量中的年级和经济状况变量既与 SWB 有直接 的关系, 又通过大五 人格中的神 经质维度 或外倾性维 度 对 SWB 有间接的效应, 其中, 经济状况对主 观幸福感的正面效应较大, 而性别和城乡变量则仅通 过神经质和外倾性 对 SWB 有微弱的间接效应; 大五人格维度中, 宜人性与 SWB 没有 显著关系, 开放 性和严 谨性通过 神经质 或外倾 性 与 SWB 存在间接效应, 神经质和外倾性则对 SWB 有较强的 直接预测 力; 结构 方程模 型验证 了人格、人口 学变量 与 SWB 的这种关系。 关键词: 大五人格; 人口学变量; 主观幸福感
人口学变量问卷 本问卷主要收集被试的个人
资料, 包括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所在地 ( 城市还是农村) 。 2 3 研究程序
把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大五人格量表
47
2007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 1期
和人口学变量问卷合成一本问卷册, 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团体施测。生活满意度量表、快乐感量表和大 五人格量表各有不同的指导语, 被试在充分了解指 导语的要求后开始答卷, 整个测验约持续一个小时。 2 4 统计分析
早期研究者习惯以客观的外在指标如社会经济 地位、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作为评估推论主观幸福 感的依据[5, 11] , 其目的 在于希望由个人外在的状况 来推论其所感受幸福的程度, 这类研究随着样本取 样的不同常会得到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结果; Rodg ers 发现, 人口学变量对 SWB 的预测力是非常小的。 就年龄而言, 一些研究表明, SWB 会随 着年龄的增 加而降低[ 12] 。但 Headey&Wearing 1989 年的研究指 出, 年龄对 SWB 的影响缺乏一致的方向, 生活满意 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但对正、负向情感的感受 则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下降[ 13] 。就性别与 SWB 的关 系来说, 结论 也是矛 盾的, 如有 研究指 出, 女 性的 SWB 高于男性[ 14] , 但也有研究认为没有差异。就经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 参照 Huebner1994 年 编制的 MSLSS 量表, 自编了我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 量表( CMSLSS) , 包括学校、学业、友谊、家庭、环境和 自由满意度六个维度共 36 个项目。该量表的内部 一致性信度介于 0 87~ 0 93 之间, 总量表和各分量 表的间隔一月的稳定性信度介于 0 80~ 0 85 之间。 就效度资料看,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 6 个因素的方 差累积贡 献率为 49 54% , 验证性因素 分析证明了 其构想效度[ 20] 。量表采用 7 级计分制, 每个测验项 目最低分数为 1 分, 最高分数为 7 分, 分数越高, 表 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
由于人口学变量与 SWB 的关系还缺乏一致的 结论。随着研究的积累和发展, 研究者认识到单纯 评估 SWB 外在指标的研究无法回答人们为什么体 会到幸福和怎样体会到幸福, 从而转向从人的内在 心理特征来寻找 SWB 的预测因素[ 15] 。
人格是个体独特的行为方式, 因其具有跨时间 和跨情境的稳定性, 人格与 SWB 的关系格外引人关 注。大量的研究表明, 人格是主观幸福感最稳定而 有力的预测因素之一[ 15,16] 。在人格因素中, 大五人 格与 SWB 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除了外倾 性和神经质之外, 其余三个人格维度与 SWB 的关系 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而且, 五个人格维度各自对 SWB 的影响是否受到其余人格维度的影响尚有待 继续探讨。
虽然人口学变量是 SWB 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格 是 SWB 的主要预测因素。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 种内在的联系? 人口学变量作为外在指标是如何影 响 SWB 的? 它对 SWB 的影响是否受到人格因素的 缓冲? 鉴于 SWB 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的复杂性, 有 人认为应采用多元分析技术对 SWB 及其相关的影 响因素作整合性的研究[ 17,18] 。
大五人格量表 该量表是由杨坚 1996 年修订 的由 Costa&McCrae 编制的 NEO PI R 量表。关于量 表的信度和效度, 据 Costa& McCrae 的报告, 5 个分量 表的信度分别为: 外倾性 0 89、神经质 0 92、开放性 0 88、宜人性 0 86、严谨 性 0 90[ 21] 。戴 晓阳等人在 2004 年对 NEO 量表在中国大陆的实用性进行了验 证, 通过对 909 名 21~ 81 岁正 常被试的研究发现, 其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度, 同质性信度在 0 77~ 0 92 之间, 重测信度在 0 81~ 0 91 之间, 因素分析 表明, 30 个 人 格 层 面 基 本 上 负 荷 了五 个 公 共 因 子[ 23] 。量表采用 5 级计分制, 正向题目从完全不同 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 0~ 4 分, 反向题目从完全不同 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 4~ 0 分, 在每个维度上得分越 高, 表明其人格的倾向性越明显。
以上文献回顾表明, 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学生, 关于人口学变量、人格与 SWB 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分 歧和争议。本研究旨在对这种分歧和争议作出本土 化的验证, 就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 家庭经 济状况、城乡 等人 口学 变量和 大五 人格 与 SWB 的关系做整合性的探讨。
2 研究方法与程序
来说, 主要采用调查和相关研究的方法。目前已进 入第三个阶段 理论的深化阶段。研究者们采用 多维的主观幸福感测量标准, 通过实验操作和纵向 设计试图揭示 SWB 产生的基本过程以及心理机制, 构建整合的主观幸福感模型[ 2] 。
是什么使人们感到幸福? 这一问题吸引了越来 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 5,6] 。尤其是影响个人主观幸 福感的因素特别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希望能 够籍由对 SWB 相关因子的发现来解答一个人感受 幸福的机制。
所有的数据处理分 别在统计软件 包 SPSS11 0 和 LISREL8 30 上完成。
3 结果
3 1 SWB 及其相关因子的关系 3 1 1 人口学变量与 SWB 的关系
本研究考察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教育程度 ( 年级) 、经济状况和家庭所在地( 城市还是农村) , 其 中性别和家庭所在地都是离散型的分类变量, 教育 程度和经济状况是有三个和五个等级的等级变量, 所以如果以相关法求人口学变量与 SWB 之间的关 系, 限于变量特性, 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影响, 因此 改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虽然因素分析的方法 不能提供准确的预测力度值, 但它能辨别两变量间 是否存在关联效应。以 SWB 为因变量, 性别、教育 程度、经济状况和家庭所在地为自变量的多因素方 差分 析 表 明, 教育 程 度 的 主 效 应显 著 ( F ( 2,377) = 10 08, p < 0 001) , 经济状况的主效 应显著( F( 4, 375)
青少年学生 SWB 与大五人格各维度的相关结 果表明, 神经质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生活 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外倾性和严谨 性与 SWB 的关系模式是一致的, 与负性情感存在显 著负相关, 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 关。以上 结 论与 McCrae&Cost a[ 21] 和 DeNeve&Cooper 的结论一致[ 24] 。但开放性与负性情感存在 显著负 相关, 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这 一结论与 McCrae&Costa 关于开放性与正性情感和负 性情感同时具有正相关的 观点不一致[ 21] 。宜人性 与各维度的关系不够分明, 与正性情感不相关, 与生 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分别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和负相 关, 并没有证明 McCrae&Costa 关于宜人性与正性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