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板技术交底
(2)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 ,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现象。
(3)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焊网和预埋件等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
(4)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的具体时间以拆模时不损伤混凝土和棱角为准。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前,严禁各种施工机具在底座上通行。
1、施工准备
(1)设备配备
主要有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运输车、水车、汽车吊、振动工具、模板、钢筋网片吊装架、其他小型机具等。
(2)人员配置
每作业面配备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各工种施工作业人员等。
(3)现场准备
a、完善现场便道和施工用电设施。
b、沿线路方向每隔1km-2km搭建一处上桥通道,便于作业人员上桥施工。
(b)植筋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植筋钻孔前应进行钢筋探测,确保钻孔深度范围内无桥梁钢筋,避免对桥梁钢筋造成破坏;清孔操作应采用专用钢刷清孔至少三次,用气泵除尘操作不得少于三次,孔内应无水或油等杂物;注胶时应确保孔内无气泡或孔隙,注胶深度应至填满孔深的2/3;以旋转方式植入钢筋时,应植入至胶体流出,同时应注意按照胶体性能要求,避免在胶体凝固时扰动钢筋。
以上交底如有不明之处,及时与二分部施工技术科联系。
接收负责人
年 月 日
编制:复核: 签发:
(5)为方便公务养护,轨道板中间梁端挡水台顺桥各1.0m范围内,采用混凝土顺坡过渡。施工底座板混凝土时,同时浇筑挡水台。
10、梁端伸缩缝施工
(1)伸缩缝装置由耐候钢、橡胶密封带、锚固钢筋等组成,伸缩缝设置于梁端挡水台处,与挡水台高度一致。桥梁伸缩缝在底座板模板安装前安装到位,桥梁伸缩缝采用在厂家定制,现场拼装。
7、拆模养护
拆除模板时禁止用锤硬砸或用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模板和砼面。砼终凝后及时养生,铺设土工布→布设养护水管→塑料布包裹养护。当环境温度低于50C时,禁止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养护期不少于7天。砼施工前,养护材料必须到位。
8、底座板施工缝设置
桥上底座以1块轨道板对应的底座长度设置一个宽20mm横向伸缩缝,伸缩缝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并在伸缩缝顶面及两侧采用嵌缝材料密封,密封厚度20mm,首先将定尺加工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填充至伸缩缝内,并采用嵌缝材料(有机硅酮)密封,伸缩缝顶面嵌缝材料尺寸为20mm(深)X20mm(宽)X底座宽度(长),伸缩缝两侧嵌缝材料尺寸40mm(深)X20mm(宽)X底座厚度(长);底座两侧与桥面保护层采用聚氨酯嵌缝材料密封,嵌缝材料尺寸为20mm(深)X15mm(宽)。填充时注意不要把嵌缝材料涂抹到底座面上,如不小心洒到,及时的进行处理,保证底座板面的干净。嵌缝材料材料填充完成后,顶面不能高于底座面,且要行成一定的横向坡度,保证向线路外侧排水。当伸缩缝模板拆除,用小型工具(如吹风机等)将伸缩缝内灰浆、浮渣等清理干净,即可进行伸缩缝封闭。
2、梁面验收
(1)底座板施工前对梁面进行验收,预制箱梁高程不得高于设计高程,也不得低于设计高程20mm。桥梁基层面拉毛深度应控制在2-3mm。对未进行拉毛处理的梁面应在底座板宽度范围内进行凿毛处理。清理梁面的浮碴、浮浆、碎片、油渍积水等。
(2)底座基层处理
a、打开梁面预埋套筒封盖,清理套筒内杂物,将连接钢筋拧入套筒中,预埋套筒及连接钢筋的材质、拧入长度均需满足《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要求。拧入长度为套筒长度的1/2。24m梁预埋240个,32m梁预埋304个。
9、挡水台施工
(1)调整桥上预埋的挡水台钢筋,把桥面被车辆压弯的钢筋调整顺直,方便绑扎。
(2)梁端挡水台高度必须满足安装伸缩缝构造要求。
(3)对于坡度≤1.0%的区段,梁端挡水台高度为0.12m;对于坡度>1.0%的区段,梁端挡水台高度为0.15m。
(4)对于坡段内桥梁,下坡段至临近泄水孔之间应垫混凝土设置排水坡,避免下坡段局部积水。
(2)梁端挡水台横向钢筋应与轨密封带和防水橡胶条时应安装到位,防止脱落。伸缩缝安装完成后严禁人员,车辆在上面走动防止变形 ,可加工过车桥放上面方便车辆通行。
三、安全与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机操工必须戴防护帽,桥面作业严禁穿皮鞋和带钉易滑鞋,不准饮酒、赌博、打闹、穿拖鞋、穿高跟鞋,严禁高空抛掷物料及弃渣。
5、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时,根据CPⅢ控制网测量模板平面位置及高程,并通过模板的调整螺杆调整模板顶标高达到底座设计标高。模板安装要平顺、牢固,接缝严密,防止跑模、漏浆。
(2)由于每块轨道板对应的底座板范围内设置两个限位凹槽(凹槽),凹槽深度为10cm,凹槽上口长宽尺寸为100cm×70cm,坡度为1:10。凹槽模板不仅要求强度、刚度满足,且需要安装牢固,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3、桥面作业2至3公里布设一处上下步梯通道,通道上桥处安装一扇铁门,安排专人看管,在工人下班后关门上锁,防止非施工人员上桥面,上下步梯通道搭设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要求。
b、若预埋套筒缺失或损坏时,植入L形钢筋(植入L形钢筋大样图如下图)。
(a)预埋套筒缺失或损坏处,首先应加强梁面的凿毛,在植筋前,应进行探测确定植筋范围无桥梁钢筋,然后在垂直于线路方向,在预埋连接套筒周围距离连接套筒中心≥35mm的位置钻直径20mm、深度为200mm的孔,经清孔、除尘后注入植筋胶,以连续旋转的方式植入一根直径16mm,长448mm的HRB400热轧带肋钢筋,钢筋植入深度为200mm。
(7)梁缝小于140mm地段,轨道板和底座板与梁端对齐。梁缝大于140mm地段,底座伸出量除了考虑挡水台的设置需要外,为保证扣件间距小于687mm,梁端轨道板和底座按悬出0~6cm设计,底座伸出后,施工时需要注意;除铺设轨道板外,施工期间禁止在其上堆放重物或通行车辆,如必须通行车辆时,应采用搭短桥的方式通过,避免悬出端混凝土局部受损。
技术交底记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桥面系底座板
交底地点
二分部会议室
交底组织单位
二分部施工技术科
交底负责人
施工单位
接受负责人
一、底座板施工程序
桥梁底座板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梁面验收→测量放样→钢筋安装→模板安装→砼施工→拆模、养护
二、底座板施工工艺及方法
底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桥梁现场构筑并分段设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每一块轨道板对应长度设置单元底座板,单元底座板之间设置宽度为20mm伸缩缝,单元底座板之间伸缩缝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并在伸缩缝顶面、伸缩缝两侧采用有机硅酮填充。钢筋混凝土底座长度同轨道板,宽度为2900mm,直线地段底座厚度为196mm,曲线地段根据具体超高确定。底座对应自密实混凝土凸台位置设置凹槽,凹槽与网、凸台之间设置弹性橡胶垫层。底座内配置双层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网。底座配筋根据各布板单元布置组合进行分类,我分部对应桥梁布板单元标准轨道板类型有P4856、P4925、P5600、P6730四种类型。
(5)底座混凝土施工应按单元分段,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中断。混凝土浇筑时,先用人工大致摊平,然后用50m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插棒间距为振捣棒直径的10倍,切忌振捣棒触碰模板、连接螺栓和钢筋。最后采用振动梁提浆整平,按设计人工抹出流水坡。
(6)砼施工收面时底座板两侧25cm设置6%横坡见一般直线横断面图。(一般直线段横断面图如下图)
(3)模板安装完成后须预埋φ25cm PVC管,为以后承轨台施工准备(预埋位置现场进行交底)。
6、砼施工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浇筑时,应留取强度检验试件。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0C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超过300C;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0C或最低气温低于-30C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0C。
3、测量放样
施工前复核梁面高程、中线、相邻梁端高差等几何要素,及时处理超差部位;根据布板软件计算布板数据,通过CPⅢ控制点进行桥底座边线放样,每隔10m测设一个断面,做好标记并对每个标记点进行高程测量,作为底座立摸依据。
4、钢筋安装
底座板内的钢筋焊网由具备资质的厂家加工成型,运输到施工现场吊装到上桥。安装底座钢筋焊网时,下部网片放置保护层垫块,每平米不少于4个,并确保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上下层钢筋焊网绑扎完毕后,严禁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