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

混凝土拌合楼生产质量检验及控制2015年3月15日目录一、范围 (1)二、引用文件 (1)三、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3.1水泥 (2)3.2粗骨料 (2)3.3细骨料 (2)3.4矿物掺合料 (2)3.5外加剂 (3)3.6原材料的检测频率 (4)四、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 (5)4.1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 (5)4.2混凝土拌合楼控制程序 (7)4.3应急处理措施 (11)五、混凝土质量评定 (13)5.1统计方法评定 (13)5.2非统计方法评定 (16)5.3混凝土强度的和个性评定 (16)六、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常见问题 (17)6.1聚羧酸减水剂对用水量敏感问题 (17)6.2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较差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17)6.3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超标 (17)6.4骨料混仓问题 (17)6.5混凝土堵管现象 (17)6.6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18)6.7冬季施工 (18)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及控制一、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混凝土工序质量检验、技术要求、质量管理、混凝土拌和物的废料标准与应急处置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和楼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及检验。

二、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

《混凝土搅拌机》GB/T 9142-200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混凝土泵送技术规范》JGJ/T 1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GB134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1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水泥取样方法》GB/T 12959-2008《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12《建筑用砂》GB/T14684-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水工混凝土砂石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63-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433-200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2005《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三、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1水泥水泥的主要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胶砂强度、氧化镁及氯离子含量,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硫铝酸盐水泥超过45d),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

3.2粗骨料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

粗骨料料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粗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进杂物。

3.3细骨料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可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

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人工砂中石粉含量控制表(%) 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MB<1.4 ≤5.0 ≤7.0 ≤10.0 石粉含量MB≥1.4 ≤2.0 ≤3.0 ≤5.0 细骨料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细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人杂物。

3.4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掺和料控制指标表2序号掺和料分类检验项目备注1 粉煤灰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C类粉煤灰还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安定性2 粒化高炉矿渣粉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3 钢渣粉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安定性有特殊要求检测放射性4 磷渣粉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安定性—5 硅灰比表面积、二氧化硅含量—矿物掺合料存储时,应有明显标记,不同矿物掺合料以及水泥不得混杂堆放,应防潮防雨,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检,质量合格方可使用。

3.5外加剂外加剂质量控制表3 序号分类检验项目引气剂:含气量1 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防冻剂:含气量和冻融强度损失率比2 外加剂均质性PH值、氯离子含量、碱含量膨胀剂: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并应按不同的供货单位、品种和牌号进行标识,单独存放;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复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u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经复验合格后方使用。

3.6原材料的检测频率原材料检验频率表表4材料名称检验项目取样频率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细度、安定性、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强度、比表面积散装每批或400t取样一次袋装每批或200t取样一次水化热必要时检粉煤灰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每批或200t取样一次SO3含量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细骨料含水量、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每批或1200t一次坚固性、有机物含量、碱含量等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SO3含量(国标和公路)、氯离子(公路桥涵)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粗骨料超逊径、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值每批或2000t一次坚固性、有机物、碱含量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减水剂PH值、混凝土减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每批或50t取一次样(粉剂) 含固量(水剂)、含水率(粉剂)引气剂PH值、含固量、减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每批或2t取样一次含固量(水剂)、含水率(粉剂)拌和用水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含量每半年一次或必要时检原材料进场取样方法表5序号材料名称取样方法取样数量1 水泥袋装:20包等量取样12kg 散装:3个罐车中等量取样2 石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分9点取样100kg3 砂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分9点取样50kg4 粉煤灰袋装:在10袋中等量取样10kg 散装:从3个罐车中等量取样5 减水剂5包或5桶中等量取样400kg水泥配制量6 引气剂5包或5桶中等量取样400kg水泥配制量四、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4.1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4.1.1混凝土拌合楼原材料及拌合物的检测频率混凝土拌和及拌和物质控内容和要求表6工序序号名称检验内容检测频率备注材料质量控制1 细骨料含水量每班2~4次拌合站料堆级配(细度模数)每班1次含泥量或石粉含量每天1次2 粗骨料含水量每班1~2次拌合站料堆超逊径每天1次含泥量3 外加剂溶液浓度每班1次拌合站砼拌和及拌和物1配料称量检查水泥、水、粉煤灰、各级骨料、外加剂检查应配量、实配量每班2~3次要求自动计量记录2 拌合时间净拌和时间每班1~2次记录净拌时间3 坍落度评价砼工作性,控制工作度变化每班2次机口检测4 VC值评价砼可碾性,控制工作度变化每2h一次机口检测5 测温气温、出机口砼温度每班2~4次机口检测6 含气量有抗冻要求混凝土,调整引气剂掺量每班2~4次机口检测7 外观检测拌合物的均匀性2~4h一次机口检测8 水胶比检测拌合物质量必要时机口检测4.2.2拌合楼质量控制时的注意事项(1)定期对拌合楼原材料进行抽检。

(2)混凝土拌和楼(站)的计量器具应定期(每月不少于一次)校验校正,在必要时随时抽验。

每班称量前,应对称量设备进行零点校验。

(3)在混凝土拌和生产中,应定期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拌和时间和称量衡器的精度进行检验,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4)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的允许误差按表7控制。

混凝土材料称量的允许误差表7 材料名称称量允许误差% 材料名称称量允许误差% 水泥、掺合料、水、±1 骨料±2 冰、外加剂溶液(5)混凝土坍落度每4h应检测1~2次。

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误差(cm)表8坍落度允许偏差坍落度允许偏差坍落度允许偏差坍落度允许偏差≤4±14~10±210~16±2大于16±3(6)混凝土拌和物温度、气温和原材料温度,每4h应检测1次。

最低入仓温度5℃,最高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28℃。

(7)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合格料处理:1)错用配料单已无法补救,不能满足质量要求;2)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3)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4)出机口混凝土坍落度不能超过最大允许值。

(8)碾压混凝土的细骨料含水量不能大于6%,石粉含量在12%~22%。

当碾压混凝土的骨料与普通混凝土所用的骨料是一样的时候,要注意含水量及石粉含量。

(9)混凝土取样频率混凝土取样频率混凝土试件成型频率表 表94.2混凝土拌合楼控制程序4.2.1接收任务书试验室拌合楼质控人员要在接收任务书时,注意任务书中的工程信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坍落度填写是否完整,人员签字是否齐全,修改的部分要杠改签字。

4.2.2配料单的填写工序名称检验内容检测频率 备注1普通砼抗压强度 1、大体积砼28天龄期每500m 3一组,90天龄期或设计龄期每1000m 3一组;2、非大体积砼28天龄期每100m 3一组,90天龄期或设计龄期每200m 3一组;3.结构砼不足100m 3一组。

机口成型 (仓面取样为机口取样的10%)2 公路水泥混凝土1、浇筑一般体积的结构物(如基础、墩台等)时,每一单元结构物应制取不少于2组2、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物时,每200m ³或每一工作班应制取不少于2组3、每片梁(板),长16m 以下的应制取1组,16m~30m 应制取2组,31m~50m 应制取3组,50m 以上者应不少于5组。

4、就地浇筑混凝土的小桥涵,每一座或每一工作组应制取不少于2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合楼拌制时,可几座合并制取不少于2组5、(桩基)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