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分析人物形象》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描写的常见方法,体会起作用;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与性格概括的方法;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规范答题。
【学习重点】怎样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概括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结合文段全面、准确分析人物形象。
知识拓展:语文中考中考察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课前预习】1.小说的三要素是、和。
2.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3.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外貌(包括外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行动、语言(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心理、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的描写方法叫。
4.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的描写方法叫。
5.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描写方法叫。
6.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描写方法叫________。
7.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方法叫________。
8.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法叫。
9.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来描写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叫。
10.环境包括和。
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即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他大多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花鸟虫鱼等场景等。
【探究学习】(2019·四川·泸州)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思考: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新官上任李景文①夏冰有晨练的习惯。
健壮的体魄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
一早起来,眼看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他坐不住了。
②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
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走马上任。
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就如同在他头顶上垒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崩塌。
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畅不畅通?自來水管道是否爆裂?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③匆匆吃完早餐,一看表还不到7点,他决定自己的履新就从今天开始。
既然是履新,就得有新气象。
那这第一天上班就走过去好了,正好留心下一路的市容市貌有什么问题。
一跨出楼梯道,他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吞没了,行走变得身不由己。
然而,户外清新而凛冽的空气使他更加澈昂,银装素裏的城市其实颇有诗意,他的步伐更稳了。
在途中,他看到身着橙色衣帽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除厚厚的积雪,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④走到城建办公大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
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在理头玩手机。
他便憋不住地说,注意别伤着眼睛,铲铲雪还带锻炼呢。
⑤你是谁呀?有这么说话的?保安斜着眼睛扫了他一眼。
⑥我是新来的……⑦站着说话不腰疼,门口有的是锹,那你铲呀!⑧夏冰听出了话中的讥讽。
他搓搓手,想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
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
当他欣慰地回望时,却看到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⑨尚主任,您来这么早!保安一脸媚态。
⑩好,都把雪铲了。
尚主任眯缝着眼打量夏冰,这位是……⑪他说要跟您报到。
心虚的保安说完就开溜了。
⑫哦,是小夏。
尚主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在机关,就是要见眼生情,能上能下。
⑬夏冰点点头,我初来乍到,还望主任多提醒。
⑭既然进了一个庙,就不是外人了。
尚主任拍拍夏冰的肩说,刚才在路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话是说得哆哆嗦嗦,好像是给我们单位送空调的师傅出了车祸,在大转盘那儿吧,你就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⑮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⑯师傅的事,雇主是跑不脫的。
尚主任搬了下嘴说,你看看空调掉坏了没有?要不要更换?商家什么时间能安装到位?⑰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夏冰的口气有些像争辩。
⑱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⑲新局长未必要吧!再说,局长室的空调是不是可以修一下,也许加点氟利昂就行了。
夏冰想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些,但是却越说越激动,老尚是不是这个理儿?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⑳你……教训我?尚主任气急败坏地说,简直目无领导!○21领导心中要有群众!夏冰微笑着说。
○22群众,满大街都是群众,你问得了吗?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
尚主任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23尚主任最后说的话,听上去很耳熟,但是夏冰没有工夫跟他计较,随即打车赶到出事地点。
三个交警正在现场处理事故,肇事的师傅在一旁吓得不轻,原来不是送货的他受了伤,而是因雪天路滑,他开的电瓶车碰倒了一个老人……夏冰当即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
一做CT,三处骨折。
很快,警方来电话说老人的亲属马上就到,夏冰迎上去,一看却是尚主任。
○24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25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26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1.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A层【归纳提升】1.准确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能力?A层【巩固练习】(一)(2019·贺州)母爱像棉花盛开徐学平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
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
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
”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
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
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
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
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神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
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⑨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选自2019年5月《贺州日报》)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A层(二)(2019·怀化)父亲的背影章中林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
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
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
脊背突起。
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
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
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
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
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
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
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
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
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
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
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
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
他说苦袖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
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还准备爬上树去摘。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