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阅读中人物形象复习

中考语文阅读中人物形象复习

中考语文阅读中人物形象复习一、考点分析人物描写是我们记叙文阅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因为写人的记叙文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文章主题。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应该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主题倾向。

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常规题:识别某种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方法;理解某种描写方法的作用等。

★变化题: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或作用(考试手册中“细节描写”不单独出现概念,融合在人物其他描写中);理解某些句子或段落的作用(说明:不从描写方法识别的角度命题,而是考查描写作用的分析,例如某个段落属于环境描写,试题不问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直接考查该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而答题时需要说明哪种描写方法,再分析其作用)。

1.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及其作用。

2.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

二、专题详解1)知识点1 ——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4)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

例题及练习:六床病人江兰①她无力地躺着,脸和身体都明显有了变化。

忘了这是第几次认真地注视她,仿佛多年前,她在小小的摇篮旁注视着我。

②她的眼皮有些松他了,眼睛被拉扯成三角形,外眼角向下耷着。

脸上布着淡淡的褐斑,并不密集。

身体很瘦弱,然而腹部略有突起。

③之前的60年,她有着各种身份:丫头、梅梅、老师、妈妈、老张、老伴、外婆。

此刻,她只有一个称呼:六床病人。

④医生细致地询问病情,对每次询问,她都一脸茫然。

是身体里的秘密机关已经衰败到她无法察觉的地步,还是她从来都没关注过它们?⑤医生转身问我:“她从前做过什么手术?”⑥“从前,从前......”我反复念叨着。

从前,我们在哪里?⑦家乡的小砖房,一年四季潮湿漏雨。

没有自来水,到街道唯一的自来水打水处提一分钱一桶的水。

她长年不吃早饭,只为省一点钱给孩子们买点儿营养品,尽管他们仍然瘦弱多病。

她经常在半夜三更惊醒,抱着发烧的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全县唯一的医院,然后整夜地陪着孩子打点滴。

那是一个男主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一个有两个幼小孩子的家。

家的外面,有一个毕业班的孩子们在注视着她。

⑧她天性乐观,在房前屋后开垦几块空地,种了多样新鲜蔬菜。

生长蓬勃的各色蔬菜,给了我们许多乐趣和希望。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总能吃上鲜嫩的白菜、生脆的小黄瓜和柔软的茄子。

她在县城唯一的书店里给我们买《科普大全》、《儿童文学》、《365夜故事》。

夜幕降临,孩子们在她悦耳的故事里入睡。

每到星期六,学生们聚集在简陋学生们聚集在简陋的屋檐下,听她讲解着一道道难题。

她是那么美丽,衣衫整洁而别致,皮肤白皙,眉眼如画。

⑨有时候,她也暴跳如雷,我的任性和一味沉迷于绘画常引发她的怒火。

还有,因为我参加同学生日会的晚归,她拿衣架抽我的大腿,大声地吼叫:“你知道我养你们容易吗?我一个人!”⑩“想起来了吗?”医生问。

⑾我茫然。

印象里,她总是健康快乐的,像是钢铁不能摧垮,怎么会生病、甚至做手术?⑿“两次生孩子都是剖宫产手术。

”突然,她小声地说。

⒀医生顿了片刻,点点头,无语。

⒁点滴打上了,每天四瓶.医生拿来表格,各种空格,密密麻麻。

⒂人的一生,五分钟就在一张表格上填充。

身体的秘密,也在各种细致的检查后一点点显露:脑部梗塞、肾囊肿、,也肌缺血、贫血。

⒃我认真注视着她。

这个与我有着非同寻常关系的女人,曾经也是曼妙的女子。

几十年的岁月仿佛形成一个断层,中间有多少悲欢离合啊,依稀记得的却只有她的美丽和美好。

⒄那些断层中间的日子,或者就是我们成长的故事。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1.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⒃段中加点词“断层”的含义?(3分)【上节课内容】答案:1.外貌描写(1分)写出了母亲的衰老、瘦弱,病情的严重。

(1分)为下文医生给她诊治的情节做铺垫(1分)突出她操劳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1分)2.“断层”文中指中断的记忆。

(1分)指母亲几十年中的悲欢离合。

(或:被儿女忽略的、由母亲独自面对的艰难困苦。

)(2分)2)知识点2——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

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

因此要分析人物形象,必须先了解人物性格。

结合例文分析:赌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

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

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③这时上帝来了。

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

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

”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

”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

”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

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

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

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

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

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儿,估计5天足矣。

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云游四方。

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

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

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

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同前进。

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

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

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

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

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

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

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

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

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⑨第七天,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

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通过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了解人物性格(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如《赌》文中对二人的神态、动作描写,对“暴君”的语言描写等。

如果我们在分析时仅仅关注“暴君”的语言描写,我们也许只能从文中读出他浮躁(或急躁)的性格特点,但再通过分析他“指着哲人的鼻子”等神态与动作,我们就能进一步了解他张狂(或盛气凌人)、自负等性格。

(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如《赌》文第③段中的“他(暴君)很自信,多年的厮杀……”中的“自信”及第⑤段中的“他(暴君)傲慢地站起身”中的“傲慢”等,这些词语不仅是对人物神态的描写,也直接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

如,文中多次写到“哲人”的“笑”与“沉默”,无非是为了展示哲人“沉着(沉稳)”、“心态平和”等性格特点。

2、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如,文章第⑥段末句写到“沙漠越来越静了”,乍看似乎与人物性格无关,但就是在这样“越来越静”的沙漠之中,“哲人”坚韧与平和的心态才最巧妙地得以展现。

再比如末段中写道:“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

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只有以坚毅的性格去战斗,才能看到生命的绿洲呢?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赌”完全程之后我们发现,“暴君”因浮躁而自食恶果,而“哲人”则因坚毅谦卑而最终迎来了自己生命的春天,整个情节都是围绕“暴君”的浮躁与“哲人”的平和心态而展开的。

于是,我们可以将“暴君”的性格特点归纳为:张狂(盛气凌人)、傲慢、自大(自负)、浮躁(急躁、意气用事);将“哲人”的性格特点归纳为:沉稳(沉着)、谦卑、耐劳(坚韧或坚毅)、心态平和。

3.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在《赌》文中,“暴君”形象可概括为:“暴君”是一个盛气凌人、傲慢自负且经常意气用事的反面形象;“哲人”是一个遇事沉稳、待人谦卑、心态平和且能吃苦耐劳的正面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