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细目一:概述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意义: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

细目一:八纲
一、表里:
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表——皮肤、肌腠、经络。

里——气血、脏腑、骨髓。

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表证---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里证---证候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

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主要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

二、寒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鉴别
三、虚实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四、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是辨别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

阴证: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细目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转化、证候真假四个方面
1.证候相兼:临床常见的八纲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2.证候错杂
指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3.证候转化
指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位、病性,或邪正盛衰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

证候的转化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4.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某些疾病在病情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掩盖着病情的真象。

证候真假的内容主要包括寒热真假与虚实真假。

(1)寒热真假
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寒、热本质相反的“假象”症状或体征,即所谓真热假寒、真寒假热。

真寒假热
概念: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又称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
真热假寒
概念: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机理:阳热内盛,格阴于外,又称阳盛格阴。

临床表现: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应以表现于内部、中心的症状为准、为真,肢末、外部的症状是现象,可能为假象,故胸腹的冷热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胸腹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灼热者为寒证。

(2)虚实真假
《内经知要》所谓“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就是指证候的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概念:本质是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称为真虚假实。

古人称“至虚有盛候”(虚证发展到严重阶段,反而出现类似强盛的假象)。

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出现:
真实假虚
概念:本质是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现象,称为真实假虚。

古人称“大实有羸状”(实邪结聚的病反而出现类似虚证的假象)。

如:热结肠胃,饮食壅滞,大积大聚,气血不能外达,出现:
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病人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

八纲要求
表里掌握概念及鉴别
寒热掌握鉴别
虚实掌握鉴别
阴阳了解阴证、阳证区别
八纲关系掌握病例辨证相兼、错杂与转化,掌握寒热虚实真假的鉴别
1.辨别表证和里证首先要审查()
A.寒热
B.头痛
C.腹痛
D.咳嗽
E.身痛
【正确答案】A
2.下列哪项不是表寒证的临床表现()
A.恶寒发热
B.头身疼痛
C.鼻塞流清涕
D.无汗
E.舌苔薄黄
【正确答案】E
3.下列诸证除哪项外,均为里证的特点()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苔黄
E.脉沉
【正确答案】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