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论语选读十二拼音版
颜渊篇第十二
原文如下: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翻译如下: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言行符合礼就是仁。
一旦做到这样,天下就会归于仁德了。
修养仁德全在于自己,能靠别人
吗?”
颜渊说:“请问修养仁德的具体条目。
”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礼的事,不做。
”
颜渊说:“我即使不才,也请让我照着先生的这番话去做
——《论语颜渊篇》
学而篇第一
原文如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如下:
有子说:“(如果)他的为人是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却喜欢冒犯上辈或上司,这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
君子会致力于根本的工作,基础的东西建立了,(做人的其他)道理就由此而产生。
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这些准则应是仁的根本吧!”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如下: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翻译如下: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
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
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
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