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一、教材解读:1、内容方面:作为本册的开篇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大自然中。
课例安排为《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
不管是课文、古诗还是儿歌, 入选的内容都从不同的角度讴歌和赞美了大自然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 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 教材每页下面, 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 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 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掌握学习的方法, 激发学习的热情。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1、本组共要认识62个字,会写42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知道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
5、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巩固识字,规范书写。
四、课时安排:一、教材解读:第二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组成,是一组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识字2》中出现的12个词语都是说学生课外活动的。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
《场景歌》描写的是描述物体的数量词,让学生学会更精准的表达。
《树之歌》使学生懂得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树木感悟美好自然,并拓展了相关简单易懂的谚语。
《拍手歌》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拍手形式的儿歌,并感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田家四季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的农作物生长过程,感悟四季轮回。
《语文园地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珍惜时间,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三、单元训练重难点重点: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49个,规范书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鼓励孩子们自己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难点:1、理解句意,小组讨论并能质疑。
2、读课文并能初步体会文章感情,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单元课时分配一、教材解读1、内容方面:《曹冲称象》是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文章能引起学生;本组教材特点是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文章内容贴近生;第三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曹冲称象》、《红马的故;本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1、本单元要求会认61个生字;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曹冲称象》是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浓厚。
后面三篇文章(《红马的故事》、《一封信》、《妈妈睡了》)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特点是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文章内容贴近生活。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学习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61个生字。
会写3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学习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前准备:教师:生字生词卡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五、学习时间:11课时一、教材解读:1、内容方面:本册第四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和语文园地四组成。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神奇有趣的黄山奇石和雄伟壮观的庐山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教学目标:1、本组共要认识66个字,会写36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5、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 、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巩固识字,规范书写。
四、课时安排:共10课时一、教材解读: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寒号鸟》,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喜爱故事,这组课文和插图一定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事物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相信能从故事中的人和事懂得其中所包含的道理,但学生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课文内容。
利用插图,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和事,从中理解、懂得故事中的道理。
三、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所有生字。
会写要求范围内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5、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6、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7、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认识本组中的生字,会写本组中的生字。
五、课时安排:课时课时共10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是课文单元,共三篇,都是经典的故事。
通过这些经典的故事,让学生感知主人公身上值得学习和称颂的精神品质。
每篇课文的人物都很经典,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大禹、朱德、周恩来都是离他们生活年代久远的人物,在教学前的铺垫与设计十分重要。
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自己独立归纳每篇课文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并尝试与同学交流。
有主动交流的意愿。
教师注意教育机智,以及教学评价。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组课文中24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知道偏旁部首,正确书写笔画顺序,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识记词语,拓展词汇量,形近字的比较,有辨识和辨认形近字的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1、布置好预习清单,学生初步自主感知课文2、课堂利用教学资源讲解课文,加深理解3、课后布置简单的复习任务达到巩固的效果。
4、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和书写训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组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的依托。
在本组主题“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体验,培养爱心。
四、重难点:1、掌握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五、课时安排:课时课时共10课时一、教材分析《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风》这篇课文描写了风像个小孩子似的调皮捣蛋,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
《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 39 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 24 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4、图文对比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39 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 24 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图文对比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四、课时安排课时课时共8课时第八单元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课文围绕“童话天地”这个专题,安排了 4 篇课文。
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
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有狡猾又充满智慧的《狐狸分奶酪》;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