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教育制度(王道俊 郭文安编)
第五章 教育制度(王道俊 郭文安编)
现代学制的类型
年龄 年级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十三 17 十二 16 十一 15 十 14 九 13 八 12 七 11 六 10 五 9 四 8 三 7 二 6 一 5 4 3
大
学
多 科 技 术 学 院
教 育 学 院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成 人 教 育
公
学 预 备 学 校
(一)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 观需要(物质基础)。
(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 性。掌握着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着不同 社会背景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序和方式。统治阶级的 这些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 制度上,而且必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因此,政 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 (三)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 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 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 制度。 (四)人口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年龄结构等都影响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它是社 会的进一步大分化,特别是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 活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 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 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决定了学校结构上的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特点,从 而决定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和完善性。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西欧)、单轨学制(美 国)、分支型学制(苏联)。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学校 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 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 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 属前者,美国的学制属后者。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 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分支 型学制,我国的现阶段学制也属于这一类型。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 自身独特的特点。 1、客观性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 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它的客观基础主要是 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2、规范性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 规范性。 主要表现在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 目标的确定上。
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主讲:SUSU
第五章 教育制度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 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 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 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而在教育学里,人们 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作为教育管理问题 专门论述,所以教育制度的重点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与组织的体系。
高 等 教 育
学 院 大 学 专 业
) (
中学文凭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年龄
高级中学 四年制学校 初级中学 中 间 学 校 8-4年制
六年一贯制 中 学
6-3-3制
6-6制
小
学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一)大学(和高等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学(初中、高中)的演变 (三)小学的兴起与普及 (四)初级中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 (五)职业学校的兴起 (六)高级中学的发展 (七)短期大学的兴起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八)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发展 (九)幼儿教育在当代的发展 (十)成人教育的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兴起
高 等学 专校 门
年龄 24~25 23~24 22~23 21~22 20~21 19~20 18~19 17~18 16~17 15~16 14~15 13~14 12~13 11~12 10~11 9~10 8~9 7~8 6~7 5~6 4~5 3~4 2~3
(
大 学 校
)
大学普通 教育文凭
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 化。它已发展为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为主体, 包括幼儿教育、校外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系 统需要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 度。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 · 朗 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终身教育是指“人们一生中 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国际成人教育委员会通过 决议认为:终身教育的中心问题即教育制度的一体化。
联邦德国现行学制图
(二)单轨学制 北美国家早期曾沿用欧洲的双轨学制,哈佛、耶鲁大学是 牛津、剑桥大学的翻版。18世纪,美国颁布了初等学校普遍 设立的法令。1830年,小学普及。当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转变以后,产业革命和电气化推动了中学的普及,这种 经济条件和美国没有特权的传统文化背景,使美国原有的双 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而为劳动阶级举 办的普及性的中小学教育体系迅速发展,于是形成了美国特 有的单轨学制。 其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起点、一个系 列、多种分段,如六三三、八四等分段制。单轨学制最早产 生于美国,后来被许多国家采用,其优点在于它有利于教育 逐级普及,阶级的对立与差别不十分明显。
3、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教 育制度。教育制度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 变革。 4、强制性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 定的强制作用。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教育制度如同整个教育一样,除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外, 还受整个社会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 纵向分段以及其他许多方面,而教育制度的性质、状况及其 发展,则主要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决定的。
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西欧)学制
分支型(前苏联)学制
单轨(美国)学制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三种学制类型比较
(一)双轨学制 18、19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一轨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有着优良师资与设备条件的 教育体系,其结构是——大学(由古典大学发展而来) 和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家庭教育; 另一轨是为下层劳动阶级服务的办学条件较差的教育 体系,其结构是——中学(包括职业技术学校,先是 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 中等职业教育)、小学。两轨之间平行并列,互不衔 接,也不沟通。 双轨学制的阶级对立性和教育的不平等十分明显。
b
全日 2 制职 年 业学 校
职2 业年 补 习 学 校
第二 条培 养途 径
( )
部分 时间制
b
第十学级
职业学校 (2 ~ 3年)
9 年
a
初级中学 (5年) 观察阶段或促进阶段
试读 阶段
定向 阶段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10 9 8 7 6 5 4 3
( )
( )
文法中学 现 代 技术中学 中 学 双边中学
第六 学级 综合中学 义务 教育 年限 共十 一年 (五— 十一 岁)
中间学校 初等学校
第一级学校 幼儿学校 托儿所-幼儿园
英国现行学制图
现代学制的类型
年级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高 等 学 校 大 学 第三阶段 大 学 第二阶段 大 学 第一阶段 中 等 学 校 高 中 初 中 普通 高中 A 技术 高中 组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由于教育制度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它必 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 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在原始时代,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 教育制度。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由于 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第一次分离,就产生 了古代学校,甚至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 就产生了古代教育制度。古代教育制度没有严格的程 度划分,没有严格的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 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结 业 班 1 2
预备班
职业训练 职业教育 证书
短期技术大学
省立师 范学校
职业教育证书
市立 职业能力 技术 职业训练 中学 职业教育 证书
学徒 预备班
义务教育 结业证书
3 4 5 6 7 8 9 10 11
B
组
职业预备班
14岁 市立中学和市立普通中学
15岁
小学
小
学
幼儿学校
幼
儿
学
校
法国现行学制图
现代学制的类型
现代学制的类型
博士以 协士学位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博士学位修业 硕士学位修业 大学本科
初级学院或 社区学院
技术 学院
年级 7 6 5 4 3 2 1
(
专业 学院(教育、 医学、神 学、法律 等)
(文理科或普通科)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 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 统极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