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与发展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与发展

二、继承与发展 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音乐文化是多 元的,各种音乐文化都有其平等、独立的文 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不能把西方某特定的音 乐及音乐理论、技法看得高于一切,并作为 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衡量标准。我们应该站在 新的角度,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重新审视世 界各种音乐文化,在承认我国民族音乐教育 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的价值。只有观念得到改变,才会发现我们 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 我们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应积极 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要与现行的西方音 乐体系保持相对独立、平等和互补的的关 系。据了解,中国虽然也有自己的音乐体
系,但至今未能在理论上予以完整的总结和 归纳。目前,以音乐为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 用西方理论作为基础乐理的。
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当务 之急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改变教学内 容,对中国传统音乐予以重视, 对已经设立 的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不 仅要开民族声乐课、民族器乐课, 而且最好 把戏曲也搬上课堂, 全面实施中国民族音乐 教育。除了汉族的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的 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
研究生论坛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文 \ 张瑾摘 要: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展望未来。了解继承好、发展好中国的民族音乐对我国国家 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去伪存真的思考中国民族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一条以中国 民族音乐为主体,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良之处,将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最先进的音乐元素 相结合,继承和发展好我国的民族音乐。
三、“洋为中用”的内涵和尺度。 首先,要把握好“洋为中用”的内涵。 如果说“学堂乐歌”作为一种方式,让我们的 人民通过了解西方文化来救国的话,那么现 在我们学习西方音乐的目的则是了解世界各 民族的文化,从而为我们民族音乐所用。学 习外国的音乐创作方法,为的是在创作我国 的民族音乐时拓展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 的是使我们的民族音乐保存传统风格的同 时,又被世界音乐所接受和认可。近百年 来,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 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 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 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 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 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 影响。 我们是否应停下脚步思考一下,如何 让“洋为中用”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中发挥它应 有的作用呢?如果继续把西方音乐放在我国 音乐发展的主体地位,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 将何去何从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两年 举办一次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是 中国声乐界最高级别的赛事。然而,每年的 比赛中,西洋美声唱法占去了相当大的板块
只有继承好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才 能保持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才能把音 乐真正作为传递我国文化的载体;只有发展 好中国民族音乐,才能使传统的中国民族音 乐富有新的生命与魅力。只有不断地尝试、 不断的创新中国的民族音乐,才能使之与世 界文化接轨,才能使中国与世界接轨。
四、结语: 因此,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无论是创作 者、教育者都应该把我国的音乐发展植根于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齐心致力于继承和发 展我国的民族音乐,紧贴时代脉搏,发挥专 业精神,追求音乐至高境界。 我们青年一代更应该为传播中国民族 音乐文化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应继续 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注重本土文化传 播与世界价值的提升,为宏伟的目标前行、 拼搏。 参考文献: 1、王佳佳《. 中国民族音乐如何发展之我 见》《. 教育学文摘》,2011 年第 5 期下 2 、王文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 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 中国音乐》,2006(4) 作者简介: 张瑾,硕士,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2010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理论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5 4 黄河之声 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11 年 8 期
和规模。而比赛中选手所表现出的问题,恰 恰是中国声乐教育界所存在教学问题的缩 影。学习意大利歌曲,用原文来演唱是必要 的,因为其确实可以在演唱技巧上帮助我们 提高,但我们毕竟不是意大利人。真正了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需要非常 漫长和系统的学习的。可是,有多少学生是 真正了解其文化、懂得其语言的呢?
关键词:民族音乐 现状 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中,在中华 民族饱经风霜的历史长河里,中国民族音乐 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有着数千年 的历史积累,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点点滴 滴,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是个多少数民族的国家,五十六 族儿女能歌善舞,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数不 胜数,各具特色。因此, 无论在音乐的题材 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曲调和风格上,都 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由于中国 在近一个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所用的主要是西 方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导致了:在理论上, 以西方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 仅以西方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 乐思维上也是西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 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 以西否中, 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 属的位置, 这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 沉重的打击, 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 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