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防护

放射防护


2、降低表面污染水平 严格按照操作规积操作,防止或减少表面污染的发生; 对已发生的表面污染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去污措施去除 表面污染,防止污染扩散。
3、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 在操作开放型放射源时要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讲究个人卫生,防止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和伤口进入人体内。
4、加速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排出 对体内已有的放射性核素污染要尽快应用合适的促排 药物等措施,加速其排出,以减少其辐射危害。
5、机房门窗
采用机械通风、灯光照明的X射线机房可不留 窗户,在无直射线投照和门窗外无人停留的情 况下,门窗的防护厚度应有0.5mm铅当量。设 于建筑物底层的机房,窗下缘一般以离地面2m 为宜。
机房门外要安装工作指示灯。
6、机房通风
机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无机械通风装置的机 房,应加强自然通风。机房通风对消除射线与 空气作用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 保持正负离子平衡等有重要作用。机房内通风 应保持每小时换气3—4次。
放射防护三原则
放射防护三原则是指:辐射实践的正当 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这三项基本原则构成了一套放射防护体 系。为达到充全防止确定性效应发生,并将 随机性效应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应当灵 活运用这三项原则。
实践的正当化
• 为防止不必要的照射,在引入任何伴有辐射照 射的实践之前,都必须权衡利弊,只有当带来 的利益人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对健康损害的 代价)时才能认为是正当的,那么该实践为正 当化实践。若引进的某种实践不能带来超过代 价的净利益,则不应采取此种实践.
2、机房布局
X射线机房的整体布局应遵循安全、方便、卫生的原 则。x射线机的安装位置要适当、合理,有用线束不能 朝向门窗和暗室;X射线机应安装在机房中央距后墙壁 稍远的位置,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以减少散射线对操作者和受检者的影响。根据医院放 射科的规模大小和x射线机房的多少,可因地制宜采取 下列布局:
一、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 二、内照射防护基本措施
外照射防护基本措施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 蔽防护。 1、时间防护 受照剂量正比于受照时间,受照时间愈长,所受累积 剂量愈大。因此,时间防护就是缩短受照时间以达到 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在—切接触电离辐射的操作中, 应以尽量缩短受照时间为原则。要求工作前做好充分 准备,操作时务求熟练、迅速。在特殊情况下,工作 人员不得不在大剂量环境中工作时,应采取轮流、替 换办法,严格控制每个人的受照时间,使每个人的受 照剂量控制在拟定的限位以下。
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防护设施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设施包括X射线机房、固定 式或移动式辅助防护设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等。 我国颁布的国家标淮《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 护标准》GBzl30—2002,明确规定了医用诊断 X射线防护设施标准。 一、X射线机房 1、机房地址 X线房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 还要方便病人的检查。一般可设置在建筑物底 层的一端或单独设置,并要靠近各临床科室。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X射线也叫X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X射 线的本质与可见光、紫外线和γ射线完全相同,都属 于电磁辐射。
由于光子的能量不同,又将电磁辐射分为电离 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有些辐射如微波、红外线、可 见光等,由于光子能量小,不能引起物质电离,称 为非电离辐射;而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由于光子 能量大,能使物质产生电离,故称为电离辐射。人 体受到一定量的电离辐射的照射,可致组织损伤, 故应用电离辐射时,必须有足够的安全防护。
(1) 全分隔式布局 此种布局适合于规模较大的放射科。 整个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为工作人员的通 道和操作间,有铅玻璃观察窗进行隔室操作;中层为 两侧的x射线机房及辅助房间(更衣室、休息室、储片 室等);外层为外走廊,供患者候诊、通过担架床或X 射线设备。这种布局的特点是x射线机房与操作间分开, 工作人员与患者分开,便于防护与管理(图2—1)。
x射线机防护性能要求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在X射线辐射场中有 三种射线,即从X射线管防护套中射出的漏射 线,从x射线管窗口射出的有用射线,以及这 些射线经散射后产生的散射线。x射线机本身 固有的防护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放射工作场 所的辐射安全与受检查者的受照剂量。我国卫 生部总结多年放射防护实践经验,组织制订了 《 医 用 诊 断 X 射 线 卫 生 防 护 标 准 》(GBZl302002),其中对不同用途的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 性能提出了下列要求:
2、距离防护
增加人体到辐射源的距离,可减少其受 照剂量,即为距离防护。对点状源,在 不考虑空气对电离辐射的散射和吸收时, 人体受到的照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 比,即距离增加一倍,剂量即减少到原 来的1/4。在实际工作中,常用远距离操 作工具,如长柄钳子、机械手,隔室操 作等,以增大人体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
X 射线诊断学
传统
透视 摄影 造影 断层
数字化
X-CT DSA DR CR
临床核医学
诊断
扫描机 像机 SPECT PET
治疗
敷贴 腔内 插植 放射性
药物
放射肿瘤学


远距放疗 近距放疗

射线 后装腔内

X 射线 电子束
组织间 模技术

中子
朮中

重粒子

图像存 PTCA 储与传
(2) X射线管头窗口处应装有铝过滤板,以使固 有过滤的铝当量不小于表的规定值。
200mA以上X射线机遮光器(或集光筒)应设有更 换附加过滤板的装置,每个X线管头应配备有 下列规格的附加过滤板:①0.5mm铝当量1块; ②1.0mm铝当量1块;②2.0铝当量1块。
(3) 必须提供能调节有用线束矩形照射野的装 置。
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柬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 度,其他侧墙壁和地板,天花板(多层建筑)应有1mm铅当员 的防护厚度。
机房的建筑材料以普通砖墙为宜。一般24cm厚的实心砖墙, 只要灰浆饱满,不留缝,即可达到2mm铅当量,那些为增加 保险系数,额外在上面加防护涂料的方法反而会增加散射 线。
如果旧房屋改建成的X射线机房,原墙壁防护厚度不够, 可加抹一层含钡、铅、铁等金属元素的混凝土防护涂料, 一般5一10mm的此种防护涂料约相当于1mm铅当量。
3、屏蔽防护
屏蔽防护就是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能够 吸收辐射的屏障物,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照射剂 量。这种屏蔽物称为防护屏蔽。虽然依靠时间防 护和距离防护可以减少人体受照剂量,但是客观 条件有时不允许无限地缩短受照时间和增大距离, 此时屏蔽防护是更可取的防护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利用时 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这3种基本方法。
3、机房面积
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x射线机房, 一般200mA以上应不小于24m2;双管双床机应不 小于36m2。
牙科用X射线机应有单独机房。
4、机房的防护厚度
x射线机房的防护厚度,应保证在最大工作负荷条件下,其 周围区域人员的受照剂量不超过其相应的剂量限值。
透视机房的墙壁、地板、天花板的防护厚度均应有1.0mm 铅当量。
(5) 在任何远视工作位置,X射线管焦点、遮光 器,集光筒和荧光屏的中心均应在一直线上。
(6) 透视曝光开关应是常断式开关,否则应加透 视限时装置。
(7) X射线机诊视床床板的铅当量不应超过1mm。
二、摄影用X线机的防护性能
(1) X射线管头组装体应有足够铅当量的防护层, 以 使 距 焦 点 1m 处 漏 射 线 空 气 照 射 量 率 不 大 于 2.58×10-5C·kg-1·h-1(100mR·h-1)。
二、内照射防护基本措施
在操作开放型放射源时,因放射性核素的理化性质或 操作不当,难免造成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或各种工作 器具的表血污染,导致人体受到内照射危害。内照射 的基本防护措施综合来讲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降低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 采取隔离措施,如在手套箱或通风柜内操作,防止工 作场所空气污染的发生;并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引入 室外新鲜空气以降低工作场所中空气的放射性核素的 浓度。
输系统
影像医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US 超声成像 CDI
磁共振 成像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MRI
医用辐射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和放射医学与防护
X-CT即 X 射线计算器断层摄影装置;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R即数字 摄影;CR即计算器摄影; SPECT即单光子发射计算器断层显像装置; PET 即正电子发射计算器断层显像装置。
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 效应的发生概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 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效应控制在可以接受的 水平。
• ‘线形无阈’假设 – 随机性效应没有剂量阈值,任何 小剂量的照射,都会引起癌症危险度的增加。增加的 幅度,可由大剂量引起的危险度,按线性模型外推得 到。
• ‘ALARA’原则 – 要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我 们接受的辐射剂量,要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 平(As Low As Reasonable Achievable )。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计量限值
• 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与辐射源有关,它们涉及 的是对某项辐射源的引用和防护是否适宜。而 个人剂量限值涉及的是职业性人员和公众个人, 所以个人剂量限值与人有关。正当化是最优化 过程的前提,个人剂员限值是最优化的约束条 件。所以,放射防护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关联 的。
放射防护基本方法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在X射线辐射场中 有三种射线,即从X射线管防护套射出的漏射线,从 X射线管窗口射出的有用线束,以及这些射线经过散 射体(诊视床板和受检者等)后产生的散射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