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书
篇一: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班试题3
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班试题
姓名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照射量
2.吸收剂量
3.放射性活度
4.半衰期
5.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二、填空:
1. 从物理意义来说,x射线的量表示______________ ,x 射线的质表示________________。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来反映x射线的量,用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x射线的质。
2.胚胎和胎儿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为此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建议尽量避免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部位的x线检查,尤其在怀孕最初_________周的胎儿部位不得受照射。
3.完成下列辐射量单位间的换算:
(1) 1R= _______mR=_______μR= ______________C·Kg-1
(2) 1rad= ___________Gy= __________J·Kg-1
(3) 1rem= __________Sv= _________mSv
4.发生放射性同位素事故的单位,应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 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三、问答:
1.申请《放射工作人员证》的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3.申请许可登记的工作单位应具备哪些条件?
4.试述外照射防护的三种防护措施。
5.写出放射卫生防护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名称各五条。
篇二: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
宇宙间充满辐射。
自古以来,地球上的生命便暴露于自然环境的辐射中。
辐射虽然可能对身体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不过除非所吸收的剂量很高,否则对健康的影响可谓微不足道。
然而,在现今的社会,辐射的应用日趋普遍。
我们在享受辐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亦需要注意这些人为造成的辐射照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并需设法减低辐射的照射量。
辐射防护:radiation protection 又称保健物理或辐射安全。
是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产生有害作用的科学技术。
辐射防护系应用性学科,作为基本的学科主要有:辐射剂量学、放射性生物学、放射生态学、辐射屏蔽学和辐射探测等;也涉及核工程、气象学、地质水文学、工业安全、法律、教育
和实用心理学等。
辐射防护包括:辐射防护原则与目标;辐射防护方法:辐射监测技术;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事故应急。
辐射防护原则和目标是辐射防护的依据和出发点;防护方法是为了达到防护目标和执行防护原则所必须采取的措施;监测技术是检验防护方法是否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防护评价则是全面分析和研究防护设施和方法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及进一步改善防护状况的途径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缩短时间、增加距离及设置屏蔽
是减少外来辐射照射(外照射)的基
本辐射防护措施。
1、时间:受到的时间
越短,身体所受的剂量越少。
2、距离:距离辐射源越远,所
受剂量越少。
3、屏蔽:铅板、水泥墙或水都
可以阻挡辐射或降低辐射强度。
基本辐射防护措施
要减低因摄入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剂量(内照射),可采取以下的基本辐射防护措施:
1、缩短接触污染物的时间;
2、防止表面受污染;
3、防止吸入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空气;
4、防止进食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及饮用受污染的食水。
辐射防护的原则
辐射防护的原则:对于因进行任何活动,而增加了个人或群体的辐射照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内,列出三项基本辐射防护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任何涉及辐射照射的行动都必须具备充分理由,即该行动对受照射的个人或社会利多于弊;
2、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及受辐射照射的人数,应在合理可行和顾及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情况下减至最少;以及
3、个人剂量限值─个人所受的照射须符合剂量限值,确保没有人需要承受不能接受的辐射危害。
对于因核意外而令自然环境辐射水平增加,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及一九九一年的建议书(第63号刊物)内,均建议需进行干预(即通过某些活动影响已存在的照射原因,从而降低总照射量),保障受到影响的人的健康,其防护原则为:正当化─在降低剂量而减少危害的同时,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必需是值得的。
最优化─干预的形式、规模及持续的时间应当谋求最优化,令减低辐射危害而得到的好处,扣除干预带来的危害后,得到最大的净利益。
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的出发点是要减低辐射对人类(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书)健康的危害。
在制订适当防护措施之前,我们要了解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效应。
辐射效应主要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两大类。
前者存在着剂量阀值,当吸收剂量大于阀值时,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后者没有剂量阀值,但效应出现的机会率与剂量有关。
跟据辐射效应的特点,辐射防护的主要目的是要:
1、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2、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篇三:XX放射防护培训
XX年下半年先心病介入防护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考试时间: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0分。
1、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个等级。
C
A:二
B:三
C:四
D:五
2、安全色中蓝色表示()C
A: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
B:注意、警告
C:指令、必须遵守
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0分。
1: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ABCD
A:外照射
B:内照射
C: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
D:复合照射
2、关于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描述正确的是:()ABCD
A: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0mSv
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0mSv
3、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
B: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a,某一单一年份的年有限剂量可提高到5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mSv
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mSv
4、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且向当地()部门报告。
ABC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公安部门
C:卫生主管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以下规定:()ABD
A: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
B: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C: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为30天
D: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三、判断题,请判断该句话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填
写“”,每题10分。
1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对
2.按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书,通常将辐射所导致的生物效应分为随即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对
3.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应当保证每二年一次。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