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加试题)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
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1914年俄军攻势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双方进入了无休止
的阵地战中,故答案为A项。
2 .(加试题)1917年发生了一系列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
这些事件不包括(
)
①柏林工人起义②美国参战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苏俄坚决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A. 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柏林工人起义发生在1918年11月,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是通过1918年签
订的《布列斯特和约》,和题干所要求的时间不符合,所以答案为A项。
3. (加试题)“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
一场内战。
” K.M.潘尼卡界定一战性质的依据是()
A. —战局限在欧洲国家范围内进行
B. —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 一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 —战给欧洲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答案B
解析D 项不是界定一战性质的描述,是对一战带来的消极影响的表述,可排除。
一战结束
后,主要分赃国除了英法之外,还包括美国等,排除C项。
一战超出了欧洲国家范围,故
项错误。
4. (加试题)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
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
其“和平
指()
A. 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B. 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C. 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D. 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
答案C
解析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和平,因此,它们追求的和平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5. (加试题)《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规定: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但可以拥有
10 万官兵的陆军。
这一规定主要反映了()
A. 法国的愿望
B. 德国的要求
C. 英国的愿望
D. 日本的心理
答案C
解析这一规定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国,又不过分削弱德国,有利于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和对抗苏俄,这反映了英国的愿望和要求。
6. (加试题)(2017 •
主要绍兴月考)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是由于()
A. 集体安全原则
B. 委任统治原则
C. 全体一致原则
D. 维护和平原则
答案C
解析盟约规定国联形成决议时需要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联事实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7.(加试题)山东问题,产生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是腐败的晚清政府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之痛”。
这一问题初步解决是通过( )
A.国联会议
B.巴黎和会
C.海军军备会议
D.华盛顿会议
答案D
解析1921 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
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 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中国山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8.
(2017 •余杭选考评估)(加试题)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
要是因为该条约( )
A. 由美国领导签订
B. 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 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
D. 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
答案C
解析签订《非战公约》,美国的初衷是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
《非战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的愿望,但是《非战公约》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不需要美国承担任何义务,故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 ( 加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菜肴之餐桌”。
——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材料二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
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求助于《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
——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1) 根据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人们对《非战公约》的态度有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 《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2) 由轻视到认同。
《非战公约》的内容为纽伦堡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
难使和平思想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