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7题;共28分)
1. (2分) (2019七下·镇原期中)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确凿(zuò)嫉妒(dù)泯然众人(mǐn)马革裹尸(guǒ)
B . 倜傥(tì)沮丧(jǔ)当之无愧(huái)滑稽可笑(jī)
C . 觅食(mì)弥漫(mí)诗兴不作(xīng)惹人注目(rě)
D . 荒谬(miù)讪笑(shàn)义愤填膺(yīng)目不窥园(kuī)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缭草馥郁纷至沓来
B . 瑕疵颤粟矫揉造作
C . 胡茬取谛壁垒森严
D . 决计皱缬问鼎苍穹
3.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在周敦颐笔下,莲是虽出淤泥却一尘不染的谦谦君子。
B . 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这一计划,国人感到义愤填膺,表示强烈抗议。
C . 那火烧夫家的情节便渐渐被人们从记忆中删除了,那十里红妆的典故讲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D . 上周末,掀起全民朗读热潮的“朗读亭”流动到深圳图书馆,图书馆外深圳爱书之人络绎不绝,很多人纷纷前去体验。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 . 近日,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学开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C . “魅力无锡”的打造,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
D . 遭受挫折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得到升华,但是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5. (10分) (2019九上·慈溪期末) 古诗文名句积累。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________,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斜阳落日,意蕴丰富。
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用“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贾谊旧宅的萧条冷落;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营造出山雨将至时的动荡苍茫。
(5)下列句子不是表达愁苦情感的一项是()
A .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C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D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5分) (2017八下·徐州月考) 名著导读。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
7. (5分)请你向同学们推荐《昆虫记》中除课文《蝉》外的一篇文章,并结合内容任选角度谈一谈这篇文章给你带来的乐趣。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8. (20分)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从地里检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采,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检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③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措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
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
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裸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未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⑤父亲磨好了“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⑦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2)请你根据第⑥段中加线的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
(3)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
(4)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
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
9. (10分)阅读《敬畏自然》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
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
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
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
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
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结合选段内容,为文段横线处补上表达作者主要看法的句子。
(2)选段将自然智慧和人类智慧进行了比较,请概括说说该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这个比较的。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原文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①池非不深②委而去之③亲戚畔之④寡助之至
(3)翻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均用原文回答)
(5)文段中采用什么论据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
11. (7分) (2019九上·萧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书湖阴先生壁》开头两句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环境________特点,《宿甘露僧舍》开头两句描绘的画面具有________特点。
(2)两首诗的后面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变被动为主动,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作文。
请以“几分____________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写:“感动”“惬意”“思念”“豪迈”“忧伤”“酸涩”……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600字,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7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
5-5、
6-1、
6-2、
7-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8-1、
8-2、
8-3、
8-4、
9-1、
9-2、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