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一年级学而思杯数学答案及详解

2010一年级学而思杯数学答案及详解


5.
(★★★)如图所示,两个天平是平衡的.现在知道每个 是 100 克.
的重量是 50 克,那么一个●的重量
【分析】 通过观察可以得到一个●的重量应该等于 2 个
第11题
的重量,因此●的重量应该是 100 克.
知识点: 等量代换问题 考点说明: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能够利用天平的等量关系进行图形间的等量代换,从而解决问题。 <评价>: 本题考查一年级寒假(二级上)等量代换。在二年级暑期(三级上)第十四讲《等式性质》 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等量代换和等式加减的方法。 本部分内容为新体系中代数模块的重要 基础,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说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能对题目的类型进行判断,本题属于移多补少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准确判断出相差数。 <评价>: 考察一年级寒假(二级上)所学移多补少这部分知识掌握很好。在二年级春季(四级下) 第四讲《移多补少》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知识。
10.
(★★★★)小明的妈妈去买苹果,想买 3 千克,付钱时发现还少 3 元,结果买了 2 千克,又剩 下 7 元,小明妈妈一共带了 27 钱.
【分析】 由题意可知,1 千克苹果是 7 3 10 元,妈妈一共带了 10 10 7 27 (元)钱. 知识点: 应用题 考点说明: 要求学生的分析能力很强, 能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到一倍量, 从而解答本题。 <评价> 一年级 (二级下) 所学份数问题。 本题实际上也是后需将要学习的盈亏问题最基本的类型。 11. (★★★★★)15 位同学排成一队报数,从左边报起思思报 10.从右边报起学学报 12.那么学 学和思思中间排着有 5 位同学.
2010 年春季一年级“学而思杯”试题分析
考试时间:60 分钟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1. (★★★)计算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分析】 原式 (7 23)( 5 15)( 9 11)( 13 17)( 19 21)
4.
(★★★★)在下面的图中,包含苹果的正方形一共有
13
个.
【分析】 包含 1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苹果正方形有 1 个,包含 4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苹果正方形有 4 个, 包含 9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苹果正方形有 6 个,包含 16 个基本正方形的带苹果正方形有 2 个,所 以共有 1 4 6 2 13 (个). 知识点: 图形的计数 考点说明: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及计数中认真细致的好习惯。题目难度在于大部分同学容易 遗漏,不能全面考虑。 <评价>: 考察一级下所学图形的计数知识。在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图形计数会多次出现,但对 能力和方法的要求会逐渐提高,从最初的有序枚举,到后面的数组合图形,再到四年级初 级(8 级下)的利用排列组合进行图形计数。该部分内容是考试热点及难点。
3.
(★★★)已知:★ ★ ★ ■=90,■-● 30,● ★ ★ ★,请问■ ,★ .
,●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 30,■ 60,★ 10. 知识点: 等量代换问题 考点说明:要求学生的推理能力很强,能够把握各条件之间的联系进行图形间的等量代换,从而解决问 题。 <评价>: 本题考查一年级寒假(二级上)等量代换。在二年级暑期(三级上)第十四讲《等式性质》 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等量代换和等式加减的方法。 本部分内容为新体系中代数模块的重要基 础,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7.
(★★★★)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标上 1,2,3,4,5,6 这六个数字,从三个不同角度看 正方体如图所示,那么标有数字 6 的对面是数字 3 .
1 6 2
5 4 6
5 1 3
【分析】 根据图 1 和图 3 可知,与 1 相邻的四个面分别是 2,6,3,5,其中 2 和 6 不相对,3 和 5 不 相对.由图 2 可知 5 和 6 相邻,可知 6 对面的数字是 3. 知识点:逻辑推理 考点说明:①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能够把握各立方体面与面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 ②难度在于找到立方体中相对的面。 <评价>: 考察一年级春季(二级下)所学逻辑推理及立方体的特征。在二年级春季(四级下)第七 讲《逻辑推理》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推理方面的知识。
8.Biblioteka (★★★★)思思家住 15 层,一天放学回家突然发现电梯停电了,他就从 1 层爬到了 5 层,当 到 5 层的时候电梯好了,他又马上坐电梯从 5 层升到了 15 层,思思爬楼梯要 1 分钟爬一层,坐 电梯 1 分钟升 5 层,问思思 6 分钟能到 15 层.
【分析】 思思从一层到五层,爬了 4 层,思思爬一层用 1 分钟,爬 4 层用 4 分钟,思思又从 5 层坐电 梯到 15 层,一共升了 10 层高,电梯 1 分钟升 5 层,那么 2 分钟应该升 10 层,所以思思从 1 层 到 15 层一共用了 4 2 6 (分钟) . 知识点: 间隔问题 考点说明: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间隔问题的掌握情况及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因为上电梯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容易准确计算出总时间,这也是本题的难度所在。 <评价>: 考察一年级春季(二级下)所学间隔问题这部分知识掌握很好。在二年级秋季(三级下) 第六讲《植树问题》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间隔方面的知识。间隔问题也是后面学习方 阵、数列、数表等问题的重要基础。
12.
(★★★★★)李奶奶卖一筐鸡蛋,第一位客人买走了一半少 2 个,第二位客人又买走了剩下的 一半多 2 个,第三位客人把剩下的 5 个鸡蛋全部买走了.老婆婆的篮子里原来有 24 个鸡 蛋.
【分析】 用倒堆的方法,第二位客人没有买走之前共有 7 7 14 (个) ,第一位客人没买走之前就是 , 12 12 24 (个) . 14 2 12 (个) 知识点: 倒推法的应用 考点说明:本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在于部分学生通过读题不能准确找到解答问题的 方法,从而无从下手。而其实本题就是对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考察,如果学生能从后往前 利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分析,那么就能够找到答案。 <评价> 考察一年级春季(二级下)所学用倒推法解题。以后在二年级秋季(三级下)数学方法选 讲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逆推法的应用知识。
6.
(★★★★)自然数 12,456,1256 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邻两个数字,左边的数字小于 右边的数字.我们取名为“上升数” .用 3,6,7,9 这四个数,可以组成 11 个“上升数” .
【分析】 这样的“上升数“是 36,37,39, 67,69,79,367,369,379,679,3679 一共有 11 个. 知识点: 枚举法的应用 考点说明:要求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所有情况都枚举出来,考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 考察一年级春季(二级下)所学用枚举法解数字排列问题。在二年级寒假(四级上)第五 讲《枚举法》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枚举法的应用知识。
9.
(★★★★)同学们乘车去秋游,第一辆车上坐了 30 个同学,如果把第二辆车上的 4 个同学调 到第一辆车上,那么第二辆车上的同学还要比第一辆少 2 人,第二辆车原来坐了 36 人.
【分析】 如果把第二辆车上的 4 个同学调到第一辆车上, 那么第二辆车上的同学还要比第一辆少 2 人, 说明第二辆车上的同学比第一辆多 4 2 2 6 (人) ,第二辆车原来有 30 6 36 (人) . 知识点: 移多补少问题
140
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考点说明:①要求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强,能够很快找到哪些数字可以凑整。 ②利用凑整法进行计算,考察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评价> : 本题考查二级下所学速算与巧算中凑整法,该方法是小学奥数中重要的速算技巧,在二年 级暑期(三级上)第一讲《加减法巧算》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到了三四年级还会学习乘 除法凑整。 2. (★★★★)把 18 个苹果分成数量都不相同的 5 堆,其中数量最多的一堆有 【分析】 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 18,所以应填 1、2、3、4、8. 知识点: 数字的拆分 考点说明:考察学生的数感,能通过观察及熟练的计算找到把 18 分解成 5 个数相加,加数最大的情况。 <评价>: 本题考查一年级暑期(二级下)数字的组成,在二年级暑期(三级上)第九讲《数字的拆分》 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数字拆分的问题, 届时我们将采取有序枚举的方法探讨数的拆分方 式,到了高年级,数字的拆分还将与数论中的许多问题结合起来考察,是学习的重点。 8 个苹果.
【分析】 因为从左边起思思报 10,所以,思思的右边还有 15 10 5 (个) ;又因为从右边起学学报 12,所以,学学的左边还有 15 12 3 (个) ,15 6 4 5 (个)学学和思思中间排着 5 位同学. 知识点: 排队问题 考点说明: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读题能利用画图的方法解答问题,进行找到解题方法。 <评价>: 考察一年级秋季(一级下)所学排队问题及简单的画图显示法。以后在二年级寒假(四级 上)第六讲《队列和方阵》中还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排队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