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法与税务会计概述精品PPT课件

税法与税务会计概述精品PPT课件


2. 征税对象(纳税客体) 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与之相关的概念:
(1)税源 ①征税对象与税源一致----如所得税 ②征税对象与税源不一致----如财产税 (2)计税依据(税基)→征税对象量的表现 从价计税、从量计税 (3)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3. 税率---税额和征税对象的比率 (1)比例税率 我国采用情况: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 (2)累进税率 ①全额累进税率 ②超额累进税率 我国采用情况: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等。 ③全率累进税率 ④超率累进税率 我国采用情况:土地增值税。 (3)定额税率(固定税额) 我国采用情况:资源税、车船使用税。
4. 纳税环节 5. 纳税期限 (1)按期纳税
1天、3天、5天、10天、15天、1个月。 (2)按次纳税
契税等采用这种形式。 (3)按年征收,分期预缴
企业所得税采用这种形式。 相关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申报纳税时间。 6. 纳税地点
7. 附加、加成和税收优惠 (1)附加和加成—加重税负
①附加(地方附加) A.正税、副税 B.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②加成(加成征税) 个人所得税法劳动报酬
2.法律效力—由高到低
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 --国务院报人大及常委会备
案 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税收地方法规
(目 前只有海南省、民族自治区) 财政部、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
分类(形式 或级次)
举例
税收法律
《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
如5个暂行条例,实施条例等 准税收法律 增、消、营、土地增值
税收法规
如个实体法的实施细则 (条例)
税收规章
办法、规则、规定如:税务总 局颁发的《税收代理试行办法》
第二节 税收基本理论概述
一、 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1. 税收的概念 国内观点: 《赋税论》认为“赋税是国家公共机关,谋共同之利益,根 据于国家总制权,遵循国家之经济政策,制定适当的方法,所 征国民之财富”; 《财会知识手册》的定义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 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财政收 入”; 《税务词典》认为“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 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 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等。
第一章 税法与税务会计概述
本章情景引入:
• 中华税收漫谈 • 税收的必要
“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赋税是政府 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马克思

贝 武



货币 军事
农作物 兑换
第一节 税法基本理论概述
一、 税法的含义及作用 理解税法含义应注意几个问题: (1)税收制度与税法的关系: 税收制度≠税法 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税法 (2)税法调整的税收关系: 税收制度之间的关系、征纳关系、税收管理关系等。 (3)税法包括的内容: 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 (4)税法的立法机关:
(2)税收优惠—减轻税负
①减免税 A.免税 B.减税---减率、减额
②起征点和免征额
8. 违章处理
四、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1.税法所覆盖的内容: (1)税收实体法(核心) ①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②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③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④特定目的税类---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⑤财产行为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印花税 (2)税收程序法
个人 所得税
资源税 城市维护 建设税
印花税
25%
其余
其余的 40%
其余 40%
其余
其余
证券6% 其余
第三节 税务会计概述
介于税收学和会计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
税收学:税的合理征收、经济发展与税的关系 会计学:对税收过程中税款的形成、调整、计算、缴纳等 进行的一种会计上的确认、度量、记录和报告。
融税收法令与会计核算为一体的特种专业会计
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人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二、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 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母法。
2. 税法与民法的关系 3. 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4. 税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税法是经济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5. 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三、 税法的构成要素
1.纳税人(纳税主体、纳税权利义务人) 与之相关的概念: (1)负税人 每个公民不一定都是纳税人,但基本上都是负税人。 (2)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
中央政府 固定收入
地方政府 固定收入
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居民储蓄
75%
铁银保 总缴
铁银海油总 存款利息
缴部分;其 所得;
余60%
其余60%
海洋 铁银保 石油 总缴部分
证券94%
中央地方 共享收入
国内 增值税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我国现行实体税法体系
流转税类 所得税
财产和行为税类 资源税类
特定目的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征收)、筵席税(地方决定) 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和烟叶税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收入的划分
一、 税务会计的概念
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 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 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 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盖地)
二、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1.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从各 国税务会计的实践看,大都先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 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最终将反映在企业对 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
2. 税收的特征 (1) 强制性 (2) 无偿性 (3) 固定性
二、税收的原则
1.财政原则 2.公平原则 3. 效率原则
三、 税收分类
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2.按税收管理权限的归属关系分 中央税(消费税、关税)、地方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中央地方 共享税(增值税)。 3.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 直接税、间接税。 4. 按计税依据分 从价税、从量税。 5.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 价内税、价外税(增值税)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