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象无形大道圆通_清真寺建筑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大象无形大道圆通_清真寺建筑风格及其美学思想

Culture 文 化
大象无形 大道圆通
——清 真 寺 建 筑 风 格 及 其 美 学 思 想
马 麒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 彩的建筑艺术, 其中宗教建筑以其典型的建筑风格和独 特的审美观, 在世界建筑史和美术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在世界三大宗教建筑中,伊斯兰建筑出现较 迟, 但一出现就显示出了巨大的艺术性和发展力。 要认 识和了解伊斯兰建筑风格与其所蕴含的美学思想, 我们 首先要认识和了解伊斯兰教特有的审美观。 “伊斯兰” 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 意为顺从与和平。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 意即:皈依安拉、 顺 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在信仰上主张 “认一”论(或 称为一元论、一神论) ,伊斯兰教认为在变化无穷的宇 宙背后存在着创造万物并统一万物的安拉(造物主) , 人类只有遵从安拉规定的法则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 才能获得人与真主、 人与人、 人与自然三大对应关系上 的和谐和均衡, 这一观点深深地影响着伊斯兰艺术的形 成和发展。 在伊斯兰教兴盛的地区, 具有独特风格的伊 斯兰建筑——清真寺随处可见, 并且因地域不同其建筑 形式各具风格特点, 构成了伊斯兰建筑最主要的形式。 清真寺在阿拉伯语中称为“麦斯吉德” ,意为“叩头的 地方” 故又称 , “礼拜寺” 它的出现和发展在世界建筑 。 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建筑体系, 在世界美术史上写下了灿 烂的一页。 伊斯兰教初期(公元 7 — 10 世纪)的礼拜寺是一 个作祈祷用的周围有廊的露天大院。 随着伊斯兰教在世 界各地的传播和发展,涉及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增 多, 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样式也受到诸如希腊、 罗 马、拜占庭、波斯帝国、安息王国、萨珊王国,特别是 中亚和印度等建筑艺术的影响, 从而使伊斯兰建筑艺术 形成了巨大的包容性和不断发展的延续性的突出特点。 但在总体布局上, 各地的清真寺又是统一的, 其主要布 局特征是: 一般都有一个大的封闭的院子, 院中建有礼 拜殿、沐浴室、 教室、宿舍等设施, 其中礼拜殿是最主 要的建筑, 礼拜殿都朝向麦加。 在礼拜殿的四角, 一般 都建有一二个或四至六个不等的高塔, 供宣礼员召唤礼 拜之用。 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礼拜殿的屋顶上一般都有一 个或几个形似洋葱头的穹隆式圆顶, 顶部饰有半月形装 饰。 清真寺的内部一般较为简洁, 墙面多半为沉重的实 体, 门和廊多由各种形式的拱券组成。 在中国, 许多地 方的清真寺受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影响, 无论总体布局 或是在建筑本身的艺术处理方面, 深受中国建筑艺术的 影响。首先, 总体布局规则、严谨。 整个建筑群的平面 一般都沿着东西轴线左右较对称地展开, 重点突出礼拜 殿, 礼拜殿在高度上、 体量上以及庭院的开阔性方面都 为建筑群之最,有力地烘托了气氛,渲染了主题。 其次, 在空间组合与线路布置上, “千里来龙” 采取 (或“千里竭龙” 的方式,以中轴线一以贯之。 ) 从高大 宽敞的大门进入开阔的院内,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雄伟庄 严的 “歇山式” 礼拜大殿, 院两边配置有相似风格的沐
门廊、 门楣、 柱头装饰上大多以植物纹样为主。 伊斯兰 植物纹样的代表是缠枝纹,整体构成上植物的花、叶、 藤、 蔓互相穿插、 互相重合, 造成视觉上各种曲线的律 动美感, 丰富多变的螺旋状曲线布满整个画面, 装饰效 果精巧华贵、 出神入化, 令人叹为观止。 文字装饰纹样 一般在礼拜殿内正面壁面及建筑物的主体墙面上。 伊斯 兰文字装饰主要以《古兰经》的章句经文为主要内容, 与中国书法艺术有十分相似之处。 阿拉伯文书法一般分 为八大类,即:库法体、三一体、誉抄体、波斯体、签 署体、公文体、花押、行书体等。公元 8 世纪初到公元 9 世纪,伊斯兰世界流行一种严格的书体——“库法 体” ,笔划挺直较粗,常常在笔划本身上做一点图案化 的装饰。从公元 10 世纪开始,又在文字图案之间的空 白处用植物纹样穿插、 填补, 使坚挺的笔划和曲线纹样 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效果, 刚柔相济, 相得益彰。 自公 元 12 世纪开始,阿拉伯文字装饰更注重形、线的律动 效果, 特别是与阿拉伯风格的装饰纹样组合在一起时, 更显示了一种和谐、华美、富丽的装饰趣味。 伊斯兰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 珠, 是伊斯兰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和 伊斯兰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伊斯兰美学思想的 核心和精髓是“认一” 论的宇宙观,涵盖了信仰学、 伦 理学、 宇宙观、 人生观、 科学观、 艺术观等内容。 因此, 伊斯兰建筑艺术是宗教与现实、宗 教与艺术、宗教和美学思想结合的 典范,在形式上东西并会,南北交 融,体现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延续 性;在美的内在逻辑和意义上始终 贯穿伊斯兰“认主独一”的统一性 原则,强调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互动 关联、欢愉向上的美学思想,真正 体现了 “大象无形” 、 “大道圆通” 的 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2005 年第 12 期 37
文 化
Culture
浴室、教室等建筑设施。 院内花坛树木、林阴夹道, 别 有情趣,既烘托了主体建筑,又使整体布局层次分明, 富有变化, 气象万千。 整个建筑群在空间的大小、 纵横 的调度等方面腾挪错落、 因地制宜, 曲尽其妙。 在视觉 上使人感受到清真寺的庄严肃穆, 在心灵上对造物主的 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 建筑形制隆重, 用料考究, 室内外装饰豪华, 制作精巧细致。 伊斯兰装饰艺术严格受伊斯兰教教义的 影响, 在艺术创造上严禁一切具体的人物和动物纹样。 因为伊斯兰教严格主张 “认一” 论的思想观点, 严禁各 种形式的偶像崇拜,反对把人神化,更反对把神人格 化。 这一观点是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 也是伊斯兰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因此, 伊斯兰装 饰纹样一般以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文字装饰纹样为 主,纹样组织具有“满”“平”“匀”的装饰特点。纹 、 、 样形式细密工整、精巧华丽,施尽形与线的变化之妙 趣。点、 线、面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着无限的延续, 构 成细腻而不繁缛、 充实而不拥塞、 华丽而不矫作、 工整 而不匠气的风格鲜明的“阿拉伯风格”纹样。 在清真寺建筑的壁面绘饰和地面镶嵌上几种纹样 运用最为广泛。伊斯兰几何纹样大多以圆形、三角形、 方形或菱形等基本形,以 90 度或 60 度相互交叉,构成 各种变化不定, 结构复杂的几何纹样。 在清真寺建筑的
Hale Waihona Puke (作者单位为甘南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 田悦阳
镇江清真古寺内
38 2005 年第 12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