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汇总 PPT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汇总 PPT
了。(3分)
二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题材特征】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到唐 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也都写过边塞诗。 这类诗的主要标志: (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诗中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 自然景观类:黄沙、白云、冰川、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 长云、雨雪、风沙。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沙碛、阴山、楼兰、蓟北、 西山、受降城。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刁斗、羌笛、胡笳、琵琶、战马、戈矛剑 戟、斧钺弓箭。 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叠》(又名 《阳关曲》《渭城曲》)等。
【内容情感】
边塞征战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壮志豪情。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 热情;或抒写将军出塞、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或讴歌功业理想、不惜为国捐躯 的英雄气概。这类思想情感主要表现在初唐时期。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 英雄气魄;或描写豪迈从征,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或描写 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萧关、冰川雪峰、火山 热海等,这些边塞风景,常常充满一种昂扬雄壮的情感基调。 (4)征人思乡的情愁。征人思乡,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 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表现将士无法排遣 的思乡深情;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渴望归家的寂寥心情,等等。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与灾难,呼吁朝廷停止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 朝廷的用人不当;或揭示军中的不公与腐败,谴责边将的骄奢、朝廷的昏聩;或 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等等。 (6)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课 堂
[注]
天津桥春望 雍 陶[注]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雍陶:晚唐诗人。
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例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
【【解答析案】1】天天津津桥桥下下,,春春水水溶溶溶溶,,绚绚烂烂的的云云霞霞倒倒映映在在水水中中;;天天 津这津桥自桥畔然畔,界,翠的翠柳美柳如好如烟春烟,光,枝,枝枝不枝柔减柔条当条斜年斜拂,拂水令水面人面,心,缕 醉缕缕。缕游然柳丝而丝随,随风山风飘河飘扬依扬。。 旧(3,分人)这事是已一非幅。明诗媚人绮透丽过的茂津密桥的春树日丛图向。北(1望分去) ,尽管昔日高 大【威答严案的2】宫对殿比至和今以犹乐存景,写可哀是情,的那手千法官。扈(从1分、)群诗臣的迎一驾、的二盛句, 大了作场灿者面烂先,的绘已色出不泽一能。幅再当津见年桥到曾春了经日。是图宫日,殿夜明重欢媚门歌绮紧的丽闭上,,阳引画宫人栋,入雕已胜梁经;也变三失得、去一四句 片转寂写寥金,殿只闭有锁宫,莺宫衔苑着寂一寥片。残前花后飞映出衬墙,垣对。照面鲜对明着。这让番人情自景然,感 诗受人到心自潮然起界伏的,春感天慨岁万岁千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
【常用技法】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写景抒情的方法上: 第一,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类手法的运用。 第二,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 (1)白描与工笔。白描,简单地罗列,简洁地描写。工笔,细致入 微地刻画,重彩浓墨地描绘。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初景革 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初景”是初春的 阳光,“绪风”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阳”为新春,“故阴”是 已过去的冬季。“变鸣禽”意为鸣叫的鸟儿变换着种类。本诗写了初 春的风、阳光、池塘、春草、弱柳、鸣禽等,一句数景,每景必以 准确的字眼形容,极其细腻。 (2)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3)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4)虚实结合。 (5)动静结合。 第三,常用的抒情方法 (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2)乐景写哀(反衬) 。
读懂诗歌— 把握高考七大热点诗歌题材特征
一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题材特征】 严格地讲,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
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 景物的流连与热爱。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田园诗主要指以 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其通过对山林田野 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此表达对现实 的不满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其鼻祖是陶渊明。到了唐代, 山水诗与田园诗常常融为一体,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维。
【内容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主要是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三点: (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或描写大自然之雄奇壮丽,表达诗人的 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热爱山 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 (2)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或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或以淡泊 之语描摹闲淡心境,或表现诗人对自然的依恋、追求与热爱,或寄 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或表达对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或由灿烂之景引发诗人对山川永恒、人 生短暂之叹;或借缥缈凄迷之意境,透露诗人失意怅惘心绪;或借 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或 借眼前山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或借瑰丽壮景、盎然春意反衬悲 时伤世之痛。
诗歌鉴赏
评价诗歌的 “思想内与作者观点态度”
【考点阐释】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 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 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 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 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 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