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镜基础知识介绍

腹腔镜基础知识介绍

腹腔镜系统基础知识介绍
一、目录
第一章医用内窥镜定义及发展历史
第二章腹腔镜系统的基本组成
学会报告了通过膀胱镜检查人的食管和胃,以及通过膀胱镜检查狗的腹腔。

直到1910年,瑞典Jacoaeus 首次报道用腹腔镜检查了人体的腹腔、胸腔、和心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腹腔镜检查。

由于V on Ott、Kelling和Jacoaeus在腹腔镜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称为腹腔镜之父。

1960年KARL STORZ发明了第一台医用冷光源,为内窥镜显影带来了光明。

1964年,HOPKINS 柱状晶体镜的发明是内窥镜发展的里程碑,这种柱状晶体镜具有:超广角,大视野,无球形失真,亮度高等优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内窥镜影像系统的诞生,人类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启了内镜治疗的新篇章。

1991年2月19日,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荀祖武使用KARL STORZ设备完成了中国内地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这是国内第一例腹腔镜外科手术。

随后腹腔镜技术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手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不断拓展手术开展范围,由最初的良性病变治疗发展到恶性肿瘤切除,腹腔镜成为一个又一个疾病诊疗的金标准。

第二章腹腔镜系统的基本组成
腹腔镜系统一般包含三部分:
(一)设备类(如图2-1),又可细分为成像系统、手术辅助设备。

成像系统包括摄像主机、
10mm,
30°
质是否精良、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持握轻巧舒适,夹持稳定,剪切锋利,并有良好的力反馈。

使用时需根据器械的类别做到专用,如分离钳适合组织的分离而不适合夹持,不当的操作将影响使用效果并缩短器械使用寿命。

器械又根据所用能量的不同分为双极(如图2-4)、单极(如图2-5)器械、超声刀(如图2-6)及非能量器械等。

图2-4 双极器械
图2-5 单极器械
图2-6 超声刀
第三章腹腔镜摄像系统
一、摄像系统基础知识
腹腔镜摄像系统包含摄像头、摄像主机、监视器等,是腹腔镜系统的核心,也是区分系统档次,决定图像质量好坏的关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摄像系统有:单晶片摄像系统、三晶片摄像系统、全高清摄像系统、“超高清”摄像系统以及3D腹腔镜系统,摄像系统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从左往右依次出现,系统的档次及价值也是从左往右逐渐升高。

本章将介绍内窥镜摄像系统的基础知识。

(一)CCD晶片
内窥镜摄像头的作用在于将镜子传输过来的体内影像(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而将光学信
BNC (同轴电缆)、S-Video(又称Y/C线)、VGA、RGB,一般来说从左往右图像的分辨率及颜色还原会越来越好,老型号的内窥镜系统还会采用以上这些模拟接口传输信号。

数字信号输出方式有DV、SDI、HDMI、DVI(如图3-2)等,内窥镜系统一般采用DVI接口,其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图像信息不经过任何转换,无干扰信号引入,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大大提升。

图3-2 DVI接口
影响内窥镜成像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遵循木桶原理,最终的成像效果是由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摄像主机、镜子、显示器、光源、连接方式、输出接口、传输距离等都是其中一环,只有整合了最佳组合才能获得完美的图像效果。

二、内窥镜系统配置要求
医院在计划引进腹腔镜设备时,哪些因素是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呢?
(一)内窥镜已进入全面普及1080P全高清时代
自2007年世界上第一台全高清内窥镜系统诞生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全面普及,可以说全高清内窥镜系统将是医院腹腔镜的基础配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对高清的定义,全高清内窥镜系统是指:


(类似单方相机)。

部分内窥镜系统配置的电子变焦放大图像时分辨率将下降(类似手机摄像头)。

因此我们建议配置2倍以上光学变焦摄像头。

(三)便捷的手术图像存储功能
时代的进步让医生外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高清的手术照片及视频资料保存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时存储的手术视频也方便了主刀医生对手术过程的回顾以及年轻医生的带教。

摄像主机整合图像采集模块和USB接口,医生可自己通过摄像头按键遥控实现高清图片的抓取及影像的录入,方便的同时保障了数据的安全,该项功能现已逐渐成为了内窥镜系统的基本配置。

(四)最高电气安全保护
医学设备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安全是该类商品永恒的话题。

医学仪器的电气安全主要是指仪器在使用时防止电击的性能,它是医学仪器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CE)通则中,根据设备防止电击的程度进行分类,通常分为B型、BF型和CF型(B是body:躯体,C 代表cor:心脏,F表示floating:绝缘)。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对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通用要求,BF 型适用于体表、体腔的手术;CF型适用于心脏的手术;若要用于心脏手术和电除颤术必须达到CF 一类,即最高电气安全等级保护。

内窥镜的电安全等级越高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的处理也越安全。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与科技的进步,对内窥镜相应有了以上这些要求,这是我们配置腔镜设备,

变,
次感,
新的内
创新三: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是工业设计新方向,他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实际需求自由组合搭配模块,从而实现丰俭由人。

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带来无限升级可能,若我们需要新的功能的时候在之前基础上增加相应模块即可(如2D升级3D),让设备随时升级,不易淘汰。

创新四:新3D,让手术触手可及
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imaging,3D成像)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即已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系统,以解决传统腹腔镜二维图像在空间定位和辨认解剖结构方面的不足,让手术操作更加精准,缝合打结等精细操作更加得心应手,节约了手术时间,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并能缩短了年轻医师掌
握腔镜技术的学习曲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3D腹腔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欧美乃至全国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3D腹腔镜是对传统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有益补充,是内窥镜的发展方向。

最新的3D腹腔镜秉承3“qing”技术,完美贴合临床需求:①清晰,从采集到输出都是1080P 分辨率,加上摄像系统的影像增强功能,让组织纤毫毕现;②轻便,使用方法与普通内镜相同,不改变手术操作习惯;③清洁,支持高温高压灭菌,符合感控要求,方便接台。

新的3D腹腔镜系统还解决了镜子旋转的问题,有利于腹壁、肝脏背侧等解剖部位的显示,方便医生手术操作。

四、内窥镜摄像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出风口勿放置杂物。

在满足手术视野的情况下,应尽量把光源的亮度调节旋钮调小,避免损坏光纤和镜子等。

术中镜子放在铺单上时要将光源亮度调节旋钮关闭或将物镜端前方铺单移开,避免点燃铺单。

不要过度弯曲光纤,应盘成大圆圈存放。

光纤可以采用液体浸泡、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等消毒灭菌方式或用一次性无菌套。

光纤和镜子的匹配原则:粗光纤配大镜子,细光纤配小镜子。

图3-9 纤维导光束盘绕方式
故障现象:导光束导光性差
故障原因:导光束靠近接头处外皮破裂后导致部份光纤折断。

图3-10
预防措施:扶镜子时注意其位置,请参考下图:
图3-11
关于图像模糊问题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图像模糊不清的状况,其成因大致为:
①.正常物理现象:镜子与腹腔环境存在温差导致起雾;
②使用超声刀、单双极能量器械产生烟雾;
度,以确保手术安全。

气腹机使用注意事项:
1.请使用医用CO2气体,纯度≥99.99%;
2.建议使用过滤器,避免液体进入气腹机;
2.关机顺序:先关CO2气瓶,放完气腹机中的余气后,再关气腹机
3.预设腹压成人不要超过15mmHg,儿童应该更低
4.流量的设置:由小到大
5.常见问题:反映腹压上不去(检查预设的腹压和流量;封帽漏气;器械漏气;气腹针堵塞
或未穿透腹膜到腔内;气腹机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