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腹腔镜外科基本知识 ppt课件
腹腔镜外科基本知识 ppt课件
应用范围
1、胆囊切除术 2、胆总管探查术 3、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4、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5、胃大部切除术 6、肠切除术 7、阑尾切除术 8、疝修补术 9、肝叶切除术 10、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1、甲状腺瘤切除术
1、异位妊娠取胚术 2、卵巢囊肿切除术 3、子宫肌瘤切除术 4、子宫切除术 5、盆腔淋巴结清扫
常见原因
(1)腹腔镜高频电钩、电剪、电铲绝缘失效。 (2)电凝器使用不当:如用力过度,在电凝器将组织
切断后发生反弹,而控制开关又未能及时断开,直 接引起组织、器官的穿孔损伤和灼伤。
(3)直接连接电流:指电凝器直接接触腹内的金属器 物,产生强烈的电流引起损伤。
(4)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引起组织的延迟性损伤: 主要是高频电流在体内传导引起的损伤,由于其热 度低,不会像其他的电损伤那样直接引起组织与器 官的穿孔、破裂及焦痂反应,而仅仅引起组织的不 耐热酶发生变性,常在手术后第二乃至第三日出现 延迟性坏死、破裂。
(2)在术野显露满意的情况下,术中应用较小的气腹 压力维持手术操作空间是值得推荐的作法。
(3)发生皮下气肿时,可用双手将气体从穿刺孔处挤 出。同时增大呼吸道通气量,可能会引发原有心肺 功能障碍的患者出现心肺功能衰竭以及组织器官缺 氧、酸中毒等损害,因此应及时用呼吸机加压给氧, 直至皮下气肿消失,心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必要 时可暂停或解除气腹。
穿刺部位出血、疝、感染 热损伤,套管针、气腹针损伤 气腹有关的并发症:肾衰、高碳酸血症、静脉
血栓、皮下气肿 二维视野、视野局限、腹腔“盲点” 不能用手接触脏器
皮下气肿是最常见的气腹并发症,引起皮下气肿的 常见原因:
(1)气腹针穿刺失误,气体直接注入腹膜外间隙。 (2)切口过大,尤其是腹膜、筋膜切口过大。 (3)反复穿刺后套管锥偏离原穿刺部位,在腹壁上形
反应轻和对免疫系统影响小。病人可以在短期内恢
复正常活动。从而可以避免一些肺部并发症、伤口 并发症。可以早期进食,从正常途径补充营养。
入路方法 CO2气腹 组织损伤程度微小
腹腔镜外科是一种手术方式,两者对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认识是 一致的。
同样切除、修复、矫正病变器官和组织。两者疗效 相同。
传统外科是腹腔镜外科的基础,两者遵循的手术原 则、解剖过程是相同的。
小切口、不牵拉和有套管保护 手不进入腹腔 腹腔镜手术原则是无血手术 手术时间缩短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腹腔镜手术引起的 全身反应研究日益增多。手术创伤引起的全身反应 主要表现在(1)神经体液系统;(2)免疫系统;(3)脏 器功能的恢复。
腹腔镜外科手术对手术局部的创伤小,全身的应激
(5)热传导损伤:常见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 管的热传导损伤。常见原因包括:靠胆管太近,过 多使用电凝、电切或者电钩直接灼伤胆管引起管壁 坏死,或电凝时间过长通过电的热传导作用,间接 灼伤管壁,形成继发性胆管狭窄。
热损伤的预防
(1)正确安装电凝器,使用前检查绝缘系统。 (2)电钩、电剪和电铲的用力方向应和脏器相背离,
东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王宾
腹腔镜外科手术,手术者是通过腹腔镜 摄像并显示在监视器上,用特制加长器械,进 行手术操做。
(一)腹腔镜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
1、腹腔镜:直径10mm,镜面视角0度和30度。 微型直径2mm
2、摄像头、内镜信号转换器:腹腔镜接摄像头, 图像通过转换器将信号输送到显示器
成多个创道,C02经创道进入皮下;或应用扩张器 使皮下组织疏松致使腹膜外造成裂孔。 (4)手术操作空间内注入的C02压力过高,手术时间 过长。
预防皮下气肿的措施
(1)正确放置气腹针。气腹针是否进入腹腔可以通过 以下试验加以验证:①注入5ml生理盐水后无液体 流出;若回抽出血液、肠液或尿液等,则提示气腹 针放置的位置有误。②在气腹针上滴注生理盐水后 提起腹壁,腹腔内负压可使悬滴的液体吸入针内。 ③以1L/min的速度开始注气,此时的腹内压力应 小于8mmHg,并随呼吸而波动。若腹内初始压力 较高或上升速度较快,则捉示气腹针位置可能不妥。
1、肾上腺切除术 2、肾切除术 3、肾囊肿去顶术 4、肾盂成形术
1、纵隔肿瘤切除术 2、肺叶切除术 3、肺大疱切除术
需借助特制设备 通过显示器的二维图像手术 通过加长的器械进行操做 手术相对局限,不能涵盖所有开腹手术 对术者要求高,须有扎实的开腹手术经验 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患者易接受
根据手术需要做2~4个5~10mm手术切 口,置入鞘管(Trocar)。目的是提供手术操作通道, 便于手术器械的深入和操作。
根据光学数字转换系统反映在屏幕上的 图像,经鞘管插入特殊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 手术。
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领域。
非气腹腹腔镜手术、手助腹腔镜下手术、
腹腔镜辅助下开腹手术等手术,扩大了腹腔镜
3、显示器:模拟显示器,图像水平解析度 800线以上
4、冷光源:通过光导纤维与腹腔镜相连照亮 手术野,灯泡有氙、卤素、氩、弧光灯等, 250W以上
5、录像机与图像存储系统
制造人工气腹
脐上(下)缘,气腹针刺入腹腔,启动气腹 机,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人工气腹。 目的是将腹壁和腹内脏器分开,从而暴露出手 术操作空间
(1)气腹针误入腹腔内静脉,大量气体在短时间内直 接冲入血液,进入血液循环。
(2)组织分离时伤及较粗静脉,静脉壁上的裂口成为 高压气体进入血液循环的直接门户。
气体栓塞的预防及处理
(1)注气前必须仔细验证气腹针的位置,如出现低血 压、心率快、周围性青紫以及第二心音加重、轻度 隆隆声等,应警惕气体栓塞发生的可能。胸前胸骨 旁超声多普勒、经食管的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描 记以及听诊等检查均可明确诊断。
一般朝向手术操作空间的空腔或腹壁。
(3)间断通电,每次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 (4)电凝器尖端应在可视范围内,且仅在靶组织上使
用。术中切忌在无监视状态下带电移动电凝器。
(5)电分离仅用于疏松的粘连分离。 (6)已上过钛夹的条索状组织,贴近胆管或大血管时
的分离、切断,应慎用电凝器。
气体栓塞是气腹少见的并发症,但它的后果却非常 严重,病死率较高,引起气体栓塞的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