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学路上保安全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能明白上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探讨该如何安全过马路,让学生正确过马路(二)行为目标: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3、探讨该如何安全过马路,让学生正确过马路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
1、听故事录音。
(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看课件,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上学路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上学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上学途中,多少同学自己独自上学;多少同学和小伙伴结伴上学;多少同学由家人送上学。
2、小演习:教师播放铃声,让学生根据入学来的经验,做出相应的行动。
然后查一查,东西带齐了没有,归程队排得好不好。
3、四人小组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安全过马路。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出示课件)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
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1)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
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抽一张交通标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3)汇报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模拟活动,巩固新知。
1、布置一条十字路口的大街,张贴和设立各种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交通标志,一组当司机。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组合交流)。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生命。
2、安全标志要牢记一、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并严格遵守。
2与安全标志交朋友,做安全的小小宣传员。
二、活动准备1.课前搜集相关的安全标志,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课前搜集一些不注意公共安全或因某些原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资料。
4.课件。
四、活动过程谈话导入激趣揭题。
师:电视机前的同学们,早上好。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欢迎走进这一期的今日说法少儿特别节目。
我们这一期的话题是:安全标志要记牢。
(课件出示)师:今天,节目现场我想邀请一位小嘉宾,掌声有请。
师:你好,欢迎你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现在请我们的小嘉宾给大家谈谈他搜集到的关于安全方面的资料。
师:谢谢你,小嘉宾,请回座位。
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呀。
同学们,再让我们看课本上的真实再现。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这悲惨的一幕,不能不让我们感觉到安全隐患事故就像一个恶魔,如果你不注意安全,他随时有可能到你的身边。
可见,认清安全标志,与他们交上朋友有多么重要。
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去与安全标志交朋友,好不好?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在身。
我呀,受学校委托来我们班招聘“公共安全宣传员”。
同学们,想不想当这个安全宣传员?师:这么多人想当,这可怎么办呀。
这样吧,只要你能通过有关安全标志的知识考核,你就能被聘为公共安全宣传员。
招聘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敢不敢接受挑战,有没有信心?活动一认识标志安全你我师: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认识了哪些安全标志,赶快把你新认识的朋友介绍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吧。
说说它们的名字和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可真激烈呀,想不想把你认识的安全标志朋友介绍给更多的同学认识呢?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呀。
老师也带来一些朋友。
看看,那些是我们刚才认识的朋友?和它们打打招呼吧!还有哪些不熟悉的朋友,赶快来认识一下。
(认识多种安全标志,并介绍它们的作用)师:同学们,认识了安全标志,那就要按安全标志提示去做。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可是,作为一名安全宣传员,仅仅认识安全标志可不够。
现在老师要对同学们进行第二关测试,看看屏幕上这些地方应该添上什么完全标志?活动三聘公共安全宣传员师:同学们,你们记牢了安全标志,。
现在老师以“公共安全宣传员”招聘负责人的身份郑重宣布:聘全体同学为公共安全宣传员,掌声鼓励自己。
师:现在让我们进行庄严的宣誓。
请你们,右手握拳举起。
(领学生宣誓)生:跟着老师进行庄严的宣誓。
师: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向全体同学作现场宣传吧。
可以配上你们自己的动作。
(课件出示安全儿歌)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只有我们认清安全标志,,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才能保证我们的平安。
平安是宝,平安是福。
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平安,幸福。
谢谢大家。
(字幕显示,音乐《祝你平安》响起。
)3、卫生安全我做主一、教学目标:1、发现认识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的卫生习惯;2、认识到不好的卫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3、增强卫生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不好的卫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2、增强卫生健康意识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教师:准备卫生方面的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
1、播放卫生课2、请学生就课件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生活中的不良卫生1、小组内进行调查2、小组汇报调查例子3、师生共同讨论发生在身边的不良卫生习惯,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良卫生习惯造成的危害。
4、不讲卫生对我们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呢(出示课件)(三)评价卫生小标兵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不是和下面两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出示课件画面)评一评我们班里的“卫生小标兵”五、课堂小结:卫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讲卫生、爱清洁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人身体健康,我们都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安全习惯。
4、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学校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探讨如何避免发生这些不安全事件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识学校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探讨如何避免发生这些不安全事件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身边易造成身体伤害的事件老师:准备学生平常容易发生的实例课件教学过程:(一)观看课件,情境导入(有个学生趁同学不注意抽空他的小板凳)1、小组讨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3、继续播放下面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小小的玩笑会造成什么后果。
(二)小组讨论,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1、在楼梯、走廊上行走时,我们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 、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时,会出现哪些危险3、上实验课或手工课时,我们又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四)播放上面的安全隐患(课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存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安全隐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讨论如何防止校园中的这些人为伤害小组讨论、老师参与讨论在一旁做指导:(六)师生共同总结防止这些安全隐患的措施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一起讨论了存在在我们周围的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中大多是我们人为的伤害,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我们应该防止这些伤害的发生。
5、避免校外游戏中的人为伤害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弄清什么是意外伤害、造成校园意外伤害的原因,寻找校园生活中的意外伤害隐患,了解意外伤害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安全、健康的良好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索的体验。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生收获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从多个角度,用最恰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从而更有效地唤起学生对校园意外伤害问题的关注。
三、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整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流、总结归纳。
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引起关注分析校园意外伤害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
让学生在对校园意外伤害现象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反省自我行为。
A什么是意外伤害?B你了解哪些校园意外伤害?C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有哪些?D这些意外伤害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E你遭遇过哪些语言暴力?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反思自我,你有没有用语言去伤害过别人?F面对校园暴力,你应该怎样做?2、分组讨论,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两个大组,自行推举组长,并共同制定了活动方案。
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们的亮点并及时向其他同学推广。
方案制定完成后,各小组长分别将本组的活动方案向全班同学汇报,然后组织学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以便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3、各小组根据各自的课题,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访谈方案,明确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同时根据小组需要聘请指导老师参与活动。
4、上网或通过其它媒体,收集整理各种校园中的意外伤害实例,如“语言暴力、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等等。
5、根据既定的活动方案,采用问卷、采访、观察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
6、整理活动记录,整理并统计调查问卷,交流活动心得,同时商定各组展示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关注学生们的活动,并对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注意活动的生成性和指导的适时性以及学科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