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怎样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一、什么是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是老师对同学、同学对同学肆无忌惮地讽刺、挖苦,不仅侮辱了同学的人格,损伤了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还会导致同学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
二、当知道有人要堵你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①先反省自己被堵的原因,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还是哪件事做的不对。
如果确实是自己错了,就应该真诚地向对方赔礼道歉,努力化解矛盾,争取化干戈为玉帛。
②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就要找老师或家长帮忙,据实以告,不要避重就轻或添油加醋,要一起讨论怎样解决。
③不要怕被家里知道,请家长接送是最保险又安全的。
④上学、放学的路上,与好同学一起走,有伴就不会让对方有可乘之机。
⑤选择人多的路回家,不要一个人走偏僻的小路。
三、若被对方堵上了,我们怎么办?①如果在校园内遇到这种情况,要注意周围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同学;如果有,就要大声呼救,让他们快去找老师来。
②如果在校外遇到这种情况,旁边又没有人能帮助我们时,千万不要冲动,更不要用挑衅的口气逞一时之能,或言语带责备与攻击性。
要避免激化矛盾,造成冲突进一步升级。
该忍则忍,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
③③如一时无法摆脱,就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暂时照着他们的话去做,并记下他们的外貌特征,摆脱后立即向巡警或派出所报警。
④我们一定要记住,遇到这种事,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让老师和父母知道,让他们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不然的话,对方会认为你是胆小鬼,以后还会经常欺负你。
四、怎样预防校园暴力的伤害?1、谨慎结交朋友,并让父母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2、选择正当的娱乐活动,不要涉足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3、避免单独走偏远巷道和人烟稀少处;经过公园、楼梯间等易遭侵害的地方,应提高警惕;4、校园暴力的加害者不会自行停止加害活动行为,在受害之后应主动告知学校或家长,寻求帮助。
第2节如何避免上当受骗一、生活中,骗子的骗术五花八门,行行色色。
最常见的骗术有哪些呢?1.以利相诱。
其常见的手段有:以抓彩球,发短信,喝易拉罐饮料中大奖,利用低价外币引诱一些人对外币缺乏常识的人兑换,用假冒贵重药品诱骗等手段骗钱等。
2.危言耸听:自己看他们的骗术。
尤其是心情烦闷,情绪低落时,千万不要相信花钱能解决问题。
(举例)3.骗取同情:看课文,举例子。
4.“熟人”作案。
此类“熟人”并非真正的熟人,而是见面时间不长便显得与你很熟悉的人。
他们多表现得非常热情,获取你的信任后作案逃逸。
有些骗子在车站、码头看到那些出站后东张西望的旅客,便以接站为名骗取信任,并乘旅客不防备时,趁机提着行李溜走。
二、近年来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诈骗犯罪的活动日益猖獗,你知道常见的网络、信息诈骗形式有哪些吗?1.利用网上购物进行诈骗①以“超底价”或“海关查没品”为诱饵诱骗消费者;消费者登陆虚假购物网站后,网上的商品应有尽有,价格都低的出奇,而且虚假购物网站看上去都相当正规,有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信箱等。
面对如此“正规”的网站,难免会有善良的消费者上当受骗。
②订金诈骗。
当消费者汇了第一笔款后,骗子会来电声称,商品不零售,或需批量购买;或货已运到要求汇款人再汇余额、风险金、押金或税款等费用,否则收不到货,也不会退款。
一些消费者迫于第一笔款已汇出,只好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汇款。
2.利用中奖信息进行诈骗。
不少网民的电子信箱和手机短信中都曾收到过类似“恭喜您在我公司举办的抽奖活动中中奖”“只花18元手续费,就可以在网上中几百万大奖”等信息。
当你一旦向对方付了钱,他们的犯罪目的就达到了,你的所谓大奖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一一场空。
3.利用QQ等聊天工具交友实施诈骗。
目前使用QQ聊天的网民日益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便混迹于聊天室中,与网友建立关系,最终约出来在见面时实施诈骗。
而我们由于涉世不深,自然成为骗子的首选目标。
4.电话吸费诈骗。
电话吸费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形式。
这种形式表现为:手机忽然响起却又立即挂断。
如果你回了电话,对方或是接入录音电话,或是忙音,或没有任何声音,而你的电话费用却瞬间被疯狂吸走。
有一首歌谣道尽人们的无奈与骗子的疯狂:电话铃声响起,骗子开始耍你,一响就断少见,号码陌生难辨;打回才知不对,手机已被吸费,几十上百不等,骗子屡屡得逞……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呢?1.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A.出门在外,应该处处小心谨慎,不能接受陌生人送的东西,入口的东西更不能接受,有的骗子会在吃的东西里做手脚,如放入麻醉药、迷幻剂等。
B.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
C.不贪图便宜,不贪财。
D.不随便与人搭讪,外出要结伴而行。
E.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观其行。
F.发现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网络世界里提高警惕性很重要。
A.不要被某些网站上价格、低廉的商品所迷惑。
B.在大型的网上商城购物支付时,最好找那些支持中间平台的卖家。
C.对于在网络上或电子邮件以朋友身份兜售投资赚钱计划或快速致富方案等信息要格外小心,不要轻信免费赠品或抽中大奖的通知而支付任何费用。
D.不可单纯从网站设计得美观或时髦与否来判断其可靠性,同时不要仅靠网页上公司名称判断其真实性。
要看其是否提供了公司联系电话,而且必须是固定电话。
E.一旦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查封网站和骗子的手机、电话及银行账号等。
F.对于手机上陌生的未接来电置之不理,不要回复。
虽然,骗子的骗术屡屡翻新,层出不穷,但“莫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等警语,仍是最有效的防骗格言。
只要我们增强防骗意识,坚决不贪意外之财,再“精明”的骗子也无法得逞。
第3节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怎么办?1.若遇到“碰瓷儿”敲诈怎么办?(1)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碰瓷儿”者往往会利用我们遇事怕麻烦的心理,借机敲诈。
所以,遇有涉嫌“碰瓷儿”的交通事故,大家一定要报警,让交警协助解决。
当敲诈者看到我们报警后,往往会心虚胆怯,停止违法行为。
(2)危险路段加倍小心。
在交通混乱路段,我们一定要精力集中,不要有交通违章行为,以防授人以柄。
一旦遇上有人找碴儿“碰瓷”,我们首先要确认交通事故与自己没有关系,注意保留好现场,想方设法留住目击证人。
如果夜间发生交通事故,不要急于下车,弄清情况并确认安全后再下车,还要及时报警。
(3)谢绝“好心人”的调解。
“碰瓷儿”者往往都是两三人团伙作案,并有明确分工;有“碰瓷”的,有混在围观人群中假装调解的,还有负责放哨的。
当“碰瓷儿”者与当事人僵持不下时,就会出现“好心人”上前“说和”,此时我们不要听从这些“好心人”的劝解,而是要以足够好的心态争取围观群众,取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
(4)先去医院为伤者检查。
遇到“碰瓷儿”者,可提出先去医院检查,同时尽快报警并通知家长或老师,随后应保管好相关票据和证明材料,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自己的损失。
2.如果遇到陌生人向我们强行“借”钱怎么办?陌生人向我们强索钱财的时候,有时不是向你要,而是跟你“借”。
我们要知道,这是向你威胁勒索,可不是真的借!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周围有人,那就一定要紧紧护住自己的物品,同时高声呼喊,以求得周围人的帮助。
如果周围没人,可以采取虚张声势的办法,高喊“爸爸,快来呀”或者“张老师,快来呀”等等,以迷惑坏人,乘机逃脱。
3.若有人抢夺我们的钱物怎么办?(1)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努力挣脱,尽快逃离,一边跑一边呼喊:“有坏人抢劫了!”如果挣脱时有物品带不走,如帽子掉在地下了,书包被拉住了,就不要顾这些,以自身挣脱为主。
(2)万一挣脱不了,切记不要和他硬拼,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3)应尽快报案。
4.如果有人强迫我们跟他走或绑架我们做人质时怎么办?(1)如果附近人多或有巡逻警察、执法人员出现,可以大声喊叫,并应抓住机会跑掉。
行动一定要突然、迅速。
(2)如果已经被歹徒劫持或绑架,千万不要惊慌,不能与歹徒发生口角,以免激怒歹徒,应冷静思考对策,伺机逃脱。
(3)若歹徒手中拿有凶器如刀、棍等时,应先想方设法让其放下,并估计一下自己的体力、心理壮态等,考虑能否跑掉;如果被绑架的地方偏僻,就要小心行事,不要激怒歹徒,免遭不测。
(4)从被绑架到被带往坏人的藏身之所,这个过程往往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时间越长,逃脱或求救的机会就越多。
如果坏人没有车辆,他只能靠着你的害怕把你带走。
如果你镇定,机会还是较多的。
要是坏人有车辆,并把你禁锢在车中,寻找机会比较困难,但也绝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要努力记住路边的主要建筑物。
(5)遭绑架后,要顺从歹徒,以降低其戒备心理,使其认为你很听话。
歹徒问起家中情形时,你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尽可能地描述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例如,问到家中收入情况,则可用“不知道”、“没听说”等搪塞。
(6)假如我们被拘禁在坏人藏身之所时,要寻找或创造机会,设法向外界传递消息。
比如,向窗外扔纸条,纸条上写明你在求救;白天利用镜子,夜晚利用灯火向窗外闪光,引起路人注意;一旦看到窗外有警察或有军人,就突然打碎玻璃向外大喊大叫……要是坏人强迫你和家里通电话,你要争取在说明你的情况的同时,机智地透露坏人的情况和地点。
比如说:“爸爸,快送钱来吧,这两个叔叔老打我……”“这儿的小木屋可冷啦……”“……太高了,我害怕掉下去……”家长和公安部门就能猜出线索:有两个坏人,有木房子的地方,在高层楼房或高层楼房的建筑工地上等,以便确定寻找目标。
要是坏人对你看得太严、盯得很紧,就先不要轻易采取什么行动,以免受皮肉之苦。
应尽可能记住歹徒的容貌、口音、穿着、体态等特征,将来作为公安机关办案的线索,以便抓获歹徒。
5.如果收到匿名信,接到匿名电话怎么办?(1)保持镇静。
(2)加以分析。
(3)稳住对方。
(4)及时报告。
(5)我们一定要记住,即使查不出匿名人匿名人究竟是谁,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千万不要心烦意乱,要坚信邪不压正。
第4节让家远离危险一、填空题1.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方面。
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修用的胶黏剂及其相关产品,如人造板材、家具、壁纸(布)、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等。
2.苯对人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会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长期低浓度暴露会伤害听力,引发头痛、头昏、乏力、苍白、视力减退及平衡功能失调,皮肤反复接触苯物质会致红肿、干燥、起水泡,甚至引起癌变。
苯主要来自室内装修用的涂料、木器漆、胶黏剂及各种有机溶剂等,另外还有传真机、电脑和打印机、墙纸、地毯、合成纤维等。
二、简答题:1.在我们的居家环境中,装修主要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呢?(1)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