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克氏原螯虾)共作技术操作规程
稻-虾(克氏原螯虾)共作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稻田选择条件、工程改造与建设、水草种植、水稻栽培与管理、小龙虾繁养与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水稻收获、小龙虾苗和成品捕捞等关键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克氏原螯虾养殖与水稻种植共作的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水源水质
3.1产地选择
选择地块相对平坦,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土质优良,未曾有过污染,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田块,土壤持水性高,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交通便利。
稻田生产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的规定。
3.2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3土质
土质以粘土最好,粘壤土次之。
3.4稻田要求
根据田块面积大小,以40-50亩为宜,在稻田周边内侧距田埂1-2m处挖掘环沟,沟面宽2-4m,沟底宽0.5-1.0m,沟深1.0-1.5m,坡比1:2.5左右,沟占稻田总面积的10%,根据需要在稻田的一边留一段田埂不挖通做为小坝,方便水稻种植机械作业通行。
挖出的泥土用于堆筑田埂或围堤,高于田面0.8m以上,顶部宽1.5-3m。
3.5防逃设施
在养殖稻田四周构建围栏(铝塑板、水泥板)防盗、防逃、防敌害。
进排水口在斜对角口设置,进水口在河道的上游,排水口在河道的下游,进水口用80目的3m唱的网袋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排水口用80目的网片,防小龙虾流失,溢水口也需用密网过滤,防止小龙虾逃逸。
3.6稻田清整
在冬季或春季将沟中的水排干,清除一层污泥,修整田埂和环形沟,曝晒一个月。
3.7稻田消毒
按NY5071标准执行。
4水草种植
水草品种主要以伊乐藻、水花生为主,一个沉水植物一个浮水植物。
伊乐藻栽插期为11月到来年3月,环沟密、大田稀。
水草占整个水面的30-40%为宜。
当发现水草缺乏时,应及时补充;水草过多及时打捞移除。
5放养虾种
5.1幼虾和亲虾质量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
5.2虾种装运
采取平摊,或用虾箱装运幼虾、亲虾的方法,不使虾种受到挤压。
保持湿度,运输时间以2~3小时为宜。
5.3放养方法
8月~9月,每亩投放抱卵亲虾5~10㎏左右,或按雌、雄比例 1.5~2︰1放养规格为30只以上/㎏性成熟的亲虾15㎏~20㎏。
在当年的3月~4月,每亩投放规格为150只/㎏~300只/㎏的幼虾20㎏~30㎏。
虾种运到田边后,先调节水温,然后沿田间沟进行多点放养。
6饲料投喂
6.1饲料来源
提倡使用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72的规定。
6.2投喂要求
日投喂量一般为存塘虾重的3%~8%。
实际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变化和虾的吃食情况酌情增减,原则上以投喂2h后吃完为宜。
日投喂1次,17︰00左右投喂。
饲料投放在环形沟的浅水处。
7水稻种植
7.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米质优良、抗性好、茎秆粗壮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大穗型水稻品种(南粳9108等)。
7.2育秧和插秧
手工插秧在5月中下旬播种,小苗机插在6月初播种,在附近大田塑盘常规管理或硬地硬盘微喷灌管理,6月份移栽。
水稻种植技术按NY5117的规定执行。
7.3烤田
烤田时,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并且时间不宜过长。
7.4施肥
施肥前,应先缓降田内水,让虾集中到环形沟后,再施肥。
总体原则是重施基肥,少施或不
施分蘖肥,适施穗肥。
分蘖肥以氮为主,穗肥以氮钾为主。
基肥施有机肥、复合肥或缓释肥为主,秧苗移栽前一周,选用商品有机肥6000kg/hm2,或45%复合肥600-750kg/hm2,均匀撒施并充分翻耙;在水稻孕穗初施穗肥,以氮为主,适量钾肥。
也可一次性施足肥料,以不含氯的生物有机肥为主。
禁止施用氨水、碳酸氢氨等气味较强的化学肥料。
7.5用药
农药选用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和生物制剂,禁用菊酯类等杀虫剂,严格把握用药浓度。
在施药之前分片喷洒农药,药物喷洒在水稻叶面上。
施药前田水加深到20㎝,施药后及时换水。
8日常管理
8.1水位调控与水质管理
养殖水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要求。
保持养殖水体有一定的营养,前期适当丰盛,中后期适当控制。
根据春秋低温宜浅、夏季高温水层要深的原则调节水位。
水色呈淡绿色或茶色较好,透明度30-40cm,溶解氧含量大于5mg/L,PH值在7.5-8.5之间。
在放养前7-10d,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干鸡粪等),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9月用芽孢杆菌+EM菌调水),保持水适当的肥度。
正常5-7d加注新水1次,夏季2-3d加水1次,根据气温的高低决定加注周期,保持水质“肥、活、爽、亮”。
小龙虾蜕壳期定期使用含钙制剂促进小龙虾顺利蜕壳。
早春使用氨基酸发酵体+腐植酸钠调节水质,每7-10d使用一次。
冬春季要肥水保苗控青苔,青苔暴发可阻碍硅藻、小球藻等有益藻的增殖、影响小龙虾和水草的正常生长,青苔防控上要以腐殖酸钠等有机肥遮光为主。
正常年份,10月至次年3月为肥水期,要加速有益藻类繁殖,给幼虾苗提供充足食料;4月至9月相对为素水期,小龙虾主要靠投喂饲料和水草为食。
8.2生产记录
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填写生产记录。
9病害防治
防治以防为主,预防方法主要有以几种:
——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池水水质。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进、排水口和田埂上要建造防逃设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
如发现虾池中有鲶鱼、乌鳢、鳜鱼、蛙、蟾蜍、水蛇、泥鳅、黄鳝、水鼠等敌害生物进入时,要及时清除。
——首先要增强小龙虾体质提高免疫力来抗病,其次要适时用药或动保产品保水质进行预防。
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10起捕
主要根据养殖的小龙虾大小和市场价格确定起捕时间。
第一批商品虾和虾苗在3-4月陆续捕捞(20g以上和3cm左右)上市,使在塘小龙虾密度降低,提高生长速度。
第二批商品成虾是在6月上中旬捕捞上市。
3-4月采用地笼或抄网等工具进行捕捞,尽量避免损伤小龙虾,6月环沟捕捞。
环沟捕捞先缓慢排水,使小龙虾随田水慢慢流入环沟,再使用网具捕捞。
捕捞结束后,再进水进行水稻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