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国外课程模式看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从国外课程模式看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消极影响:课程整合淡化了学科知识及 知识的逻辑性、给予教师和儿童过多的 弹性空间……
发问之一
我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西方某门某 派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精要,是 否已经学会并能够真正实践西方 某个门派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呢?
发问之二
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以 与世界幼儿教育交流和互动的话语体系和 行为体系,是否已经能够以中国特色和世 界幼儿教育的大家名派真正对话、有效互 动?
充满着理性智慧的课程
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认知发展课程
《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 美国High/Scope 玛丽.霍曼 伯纳德.班纳特 戴维.韦卡特
(最有影响的皮亚杰式的早期教育方案)
基本目标
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促进儿童逻辑推理的结构变化朝着运算思维的
方向进行。
感知运动(2岁前) 前运算(2--7岁):
车来了(交通工具) 我会说故事(阅读) 动物真有趣(动物)
美丽村(环保) 谢谢你帮忙(帮助我的人)
小小艺术家(艺术) 小水滴(水)
病菌拜拜(卫生)
K3(大班)
幼儿园里朋友多(幼儿园) 猜猜我是谁(认识自己) 亲爱一家人(家庭) 胃先生的故事(食物) 美丽的天空(交通工具) 我是小作家(阅读) 狮子和蛋(动物) 救救地球(环保) 世界真精彩(世界) 信息百宝箱(信息科技) 我毕业了(幼小衔接)
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像研究人 员一样,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 “ 课题”或认识中的“ 问题”进行研究、探 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 建构认识。 项目活动方式: 小组活动为主,兼有个人或全班集体活动。
课程的主要特点
1、弹性计划 2、合作教学 3、档案支持 4、小组工作 5、深入研究 6、图象语言(素描、颜料画、纸工、泥工、
条件。 3、鼓励儿童与材料和人的相互作用。
在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活动区、材料结构及其价值的研究。材料提供
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固定性。 2、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对幼儿学习的支持。
对认知发展课程的质疑:
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过于强调认知的发展,而忽略了人的整体 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培养。
用许多的小石子
用床单试试
还是盖不住!
我在两个路灯之间,我的影子在哪儿呢?
当太阳在不同的位置时,我们的影子又在哪儿呢?
量一量我们的影子
关于影子,孩子们可以进行:
富有科学性的探究 富有哲理的思考 富有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表达表现
多彩光谱课程 (2002年以后)
弘扬个性价值的方案
基本目标:
3
我爸爸我妈妈(家庭)
4
好吃的食物 (食物)
5
神奇的轮子(交通工具)
6
故事屋(阅读)
7
跟动物做朋友(动物)
8
花儿的世界(环保)
9 谁来帮忙?(帮助我们的人)
10
逛逛街(社区)
11
水真好玩(水)
12
娃娃穿衣(衣服)
K2 (中班)
快乐小天地(幼儿园) 奇妙的身体(认识自己)
我的家(家庭) 鼠爸爸去买菜(食物)
课程的多元化
统整课程 “多元智能做中学”整合课程 游戏课程 思维游戏课程 快乐与发展课程 田野课程 研究性活动课程 体验,探究,交往课程 ……
课程的园本化
问题: 1、是“园本课程”还是“课程的园本化”? 2、如何实现课程的园本化?
下学期数学修订大纲.doc
主题与领域相互渗透,构建幼儿完整经验 大班《幼儿园里朋友多》
主题领域相互结合,构建幼儿完整经验
小班《好吃的食物》主题——《樱桃 扇面镜心》
1.观察樱桃实物或图片
2.欣赏樱桃名画
4.幼儿点印樱桃
5.添画樱桃把儿
3.教师提供材料
2006/2007—至今:
课程的多元化、园本化、信息化
理论基础
1、杜威: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2、皮亚杰: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要重视幼儿的需求、动机和原有经验。 3、维果茨基:主动建构是“ 社会性”的,
而非“ 纯个人”的。要注重师生之间、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同构。强调相 互交流与社会共享的认知。
基本目标:
使儿童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 其中,主动性、创造性被视为愉快幸福、健康 的前提与核心。
婴幼儿学习什么内容最有价值或者相对价值较大? 这些内容有什么价值? 对谁有价值? 为什么有价值?
不同的理论依据会产生 不同的课程模式
对我国课程影响最大的几种课程模式 高展课程(高宽课程) 瑞吉欧项目教学 多彩光谱课程
高瞻课程(高宽课程)
( 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
前概念:2--4岁,象征思维。 直觉思维:4--7岁,泛灵论。 具体运算(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具体(二级目标)教育目标和内容: 表示为关键经验。
依据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和思维实验内容。 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主要包括: 语言 创造性的表征 分类 排序 数概念 空间关系 时间关系
创设8个领域的学习活动: 语言、数学、视觉艺术、音乐、运动、社会理 解,一般科学,机械和建构。
课程实施的步骤
实施的步骤: 1、引导儿童进入多领域的学习活动 2、识别儿童的智能强项领域 3、培育儿童的智能强项与其他学科领域及学业 表现之间的联系。
光谱方案对我国课程的影响
积极影响:弘扬个性、尊重儿童个别差 异和个性发展、课程设计多样性……
6、教育短片欣赏——何谓教师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
何谓课程? 幼儿园课程应为广义的课程,而不是某一
种学科。即指幼儿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 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所有有目的、 有计划的教育内容。
对“幼儿园教材”的理解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提供了教育内容的选取、方向的定位、 方法的规范等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 ;
户外活动区
基本原则:
环境和材料必须能引发有发展价值、指向关 键经验的多种学习活动;
材料必须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探究和活动过程; 材料要摆放有序,方便幼儿拿取和放回。
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引入了“ 关键经验”一词,使原有的知识点具有了动
态性、活动性和经验性。 2、开辟了各种活动区,儿童有了一定自选的时间和相应的
课程内容:
没有明确规定的课程内容,更没有固定的教材 或预先设计好了的教育方案。
课程内容来自周围环境,来自儿童生活中感兴 趣的事物、现象和问题,来自孩子们的各种活 动。日常生活是取之不尽的课程内容的资源。 (生成课程/活动)
课程实施:
项目活动是瑞吉欧课程与教学的核心与灵魂。 项目活动:
课程模式多样化
引进国外的课程:
美国的认知发展课程 瑞吉欧项目教学 多彩光谱课程
创造自己的课程:
五大领域课程 目标课程 生存课程 开放课程 快乐发展课程 主题课程 单元课程 综合课程
......
全面课程改革的时期 (整合教学)
(90年代中、后 期)
迂回发展与反思时 期(20世纪以 来)
小班《神奇的轮子》
中班《快乐小天地》
➢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
主题与领域相互渗透
讨论: 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的优缺点是什么? 以领域为线索组织教学的优缺点是什么? 二者能否结合?
案例:《幼儿创意学习课程》学习主题一览表
册
K1(小班)
1
我喜欢幼儿园(幼儿园)
2
长大真好(认识自己)
主要的课程模式:
分科教学 综合活动(小综合)(综合主题、以某一学科为主线的综合活动) 区域活动(建立角色区、美工区、建筑区、认知区、语言区、表
演区、沙水区等)
分科的、以上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被打破。 我国幼教工作者自己探索学科间不同程度的联系。
第三阶段:全面课程改革的时期 (90年代中、后期)
在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活动区、材料结构及其价值 的研究。材料提供具有盲目性、随 意性和固定性。
2、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对幼儿学习 的支持。
•瑞吉欧项目教学 (90年代后期)
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课程
《幼儿的一百种语言》 意大利 马拉古齐等著 《幼儿的一百种语言》 美国卡洛琳.爱德华等著
瑞吉欧项目教学:光和影子
影子的双重性 (科学、哲学、心理学的视角) 真实性与非真实性 物质性与精神性
教师对幼儿的解读——幼儿关于影子的理 论
光和影子
孩子们印象中的影子 探究影子的特点 制造各种影子 让影子变大变小 让影子消失 寻找和制作彩色的影子 ……
孩子们印像中的影子
第一阶段:分科教学时期 (80年代初期和中期)
课程分为:体育、语言、计算、常识、音乐 Nhomakorabea美术 有基本统一、完备的儿童用书、教师用书,教参、教 具。
有配套的幼儿教师培训课程,齐全的各科教学法,职 前培训与实践相适宜。
教师按预定的大纲和内容,按预定的步骤和基本相同 的程序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教学改革的前奏时期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
拼贴画、雕塑)
对项目教学的质疑
1、关于课程的普遍适用性问题。 它产生于特殊的文化背景,不能简单地移植。
2、没有关于长期利益的相关成果,其长效性值 得怀疑。
瑞吉欧项目教学对我国幼儿园 课程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关
注和尊重,将儿童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 归宿。 2、课程和计划有了弹性、灵活性和生成性。 3、关注儿童间、教师间、儿童与教师间的 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和共同成长。
从国外课程模式看中国课 程的发展
李晋红
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学前教育培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