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模式


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1)理论基础 “自发冲动、活动和个体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体
系的基本因素。 (2)教育目标
幼儿园课程模式
主要内容
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内涵 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现状 当代几种最新的幼儿园课程模式
一、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内涵
课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模式
•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l还译为
“模型”、“范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
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
现状
现状一:务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一些幼儿园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是脚踏实地,而是沽名钓
誉、盲目赶潮流。其主要表现是朝三暮四、囫囵吞枣,什么新潮 学什么,什么流行跟什么,从分科课程到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区 角活动、蒙氏教学、瑞吉欧,没有落下的;看到别人进行英语教 学,自己就敢挂双语幼儿园的牌子;没有新潮可赶就自己移花接 木地自造,组合几个活动设计就成园本课程开发了。整个过程就 像小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结果一事无成。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状
背景

纵观我国幼儿园课程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 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先生针对当时幼儿园课程洋化、奴化的 现状,提出举办中国化幼儿园的十五条主张,并在南京鼓楼幼稚 园创立了以整体教学法为指导思想的单元教学;
• 20世纪50年代,我们学习前苏联的分科课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如:
(1)只是在教育活动安排或计划表的“学科”(领域)二字后 面加上“游戏”两个字,使之变成音乐游戏、美术游戏、 科学游戏,就说自己是在实施游戏课程;
(2)在一个活动设计中涉及两个学科(领域),就称之为综合 教育活动了;把幼儿的绘画工具,图书等集中在一起,再 在相关位置贴上一张小纸条就变成了美术区、阅读区,成 区角活动了;
其结果就像学步邯郸,别人的好东西没有学到家, 自己已有的好东西却丢了。这种现象在一些小城镇和欠发 达地区的幼儿园表现尤为突出。
• 这类幼儿园具有一定的学习要求和秉承态度.也有杷事 情做好的愿望,但没有处理好形式与内容、学习与深入研 究之间的关系,它缺乏的是立足本园本班实际和因地制宜 的客观性、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积极的内化、溯 本求源的学习精神。
明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
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
略体系。
• 课程模式即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者教育理论的指导 下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一 般情况下,既能称之为模式,即是指那些能够为其他教育 活动提供高度概括性和指导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性的课程方 案。
这类幼儿园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知道教科 研对幼儿园发展及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也具备一 定的研究力量和条件,只是不能把课题研究与幼 儿园教育实践、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知道 为什么要进行科研活动,没有弄清科研与教育实 践、科研与创新的关系,缺乏明确的研究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和量力而行的工作态度,以及磨杵 成针、楔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最先将模式一
词引入到教育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
斯(B.Joyce)和韦尔(M.Weil)。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
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
计划。” 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
•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幼儿园课程研究、 教育创新形成多元化发展局面。
• 这种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幼 儿园课程模式单一、教育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性和生命力的必然结 果;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 要》)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根据《纲要》,从本地、本园、本 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 活地执行,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此后,幼儿教育越来越多 地接触到了除前苏联以外的多种教育理论与实践,这对我国幼儿 教育的整体改革、幼儿园课程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3)甚至还没有搞清楚瑞吉欧是怎么回事,就根据“瑞吉 欧教授”的理念开始搞教育活动了;
(4)在参观、学习、观摩活动中不是认真学习和领会其课 程理念、内容选择和活动形式的编制,并结合本园本班实 际情况进行反思,而是端着摄像机、照相机对着幼儿园墙 饰、环境设施、活动室布置、教学活动等“一丝不苟”地 照单全收。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看 出,关于课程模式,我国幼儿教育界并没有统一的一致的 标准和规定,但是这个问题不清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 是不会有所推进的。
三、当代幼儿园课程模式简介
(一)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 模式和教育方案
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2.直接教学模式 3.方案教学模式 4.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现状三:课题研究与课程实践两张皮
具体表现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匆匆上马、草草 收工。近年来,伴随幼儿园教育整体改革的逐步深入,教 科研受到普遍重视,大家都在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立项课题。 课题立项前热火朝天、信心十足,势在必得,似乎争取到 的不是研究课题而是某种荣誉,但课题一旦到手,实践中 却是另一番景象:幼儿园、教师都在“忙”,领导忙事务, 教师忙备课搞活动,课题研究与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设 关系;有的课题研究就像黔之驴,踢完头三脚即无计可施; 有的则是虎头蛇尾,又是开题会、论证会,又是请专家忙 得不亦乐乎,之后却不了了之,悄无声息;还有的则是新 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这类幼儿园信息渠道畅通、灵活,具有强烈的学习主动性, 并知道学习及其重要性,但弄不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跟风,缺 乏的是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明确的课程学习目的、踏实认真的工 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现状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一些幼儿园不切合实际,不假思索地照搬套用、机械 模仿他人。其主要表现是一慢二看三行动,随大流且被动 效仿,见别人做得好自己就想学着做,既不知道为什么学 也不知道怎样做,只是照猫画虎、随波逐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