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1)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1)


优点:
强调知识的本体价值
强调对真实的教育情境的诊断
强调“教师即研究者” 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局限性:
没有提出具体而明确的程序和方案,在运用过程中难以把 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
Page
7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提出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过程模式的逻辑起点
过程模式并不反对目标:
1.一般性的、宽泛的目标; 2.课程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
3.非行为性的目标
课程内容: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课程评价:以教育本体功能和知识内在价值为标准,不以 预设目标的达成度为依据
Page
6
3
后来,英国的课程论专家惠勒对泰勒的课程编制程序进行 了改造: 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学习内容——组织、 统合学习经验与内容——评价——调整目标、确定新一轮 目标 (圆环形的目标模式)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 依据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工具主义知识观
Page
4
优点: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一、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概述
幼儿园课程编制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 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在内的
整个过程。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
式、批判模式等,其中,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是采用
较多的两种。
Page
2
二、目标模式
创始人为博比特,泰勒建立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形态 行为目标的确立是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
整个课程运作是一个具体化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能提高
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操作性。
局限性:
1.机械化,可能泯灭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
以及人的主体性。 2.强调外显行为的变化,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品质 等方面 3.分解学习目标 儿童学习经验碎片化
Page 5
三、过程模式
泰勒认为在编制课程过程中,应该回答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即: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 组织——学习结果的评价 (直线型的目标模式)
Pag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