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四、过程模式的方法
(10)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 学生应用与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或准则,则这项活 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 给学生提供一个和别人分享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及活动 结果的机会,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与 学生的表达目的密切相关,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 价值
四、过程模式的方法
(7)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 求学生审查一些题目或问题,这些题目或问题是人们一 般不去审查的,是典型的被大众传媒忽略了的,则这项 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8)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 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冒险”,即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冒 险,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9)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 求学生改写、重温及完善他们已开始了的尝试,则这项 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缺点: ①目标模式受工业管理理论的影响,在课程开发中
强调技术控制
②目标模式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预设性教育目标, 这使得设定的目标成为衡量学习的唯一标准,而对目标 本身的合理性以及目标的动态发展欠缺考虑
③目标模式所依据的行为目标存在缺陷
④目标模式以知识为中心,重视知识的逻辑与结构, 不利于师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过程模式内涵
斯腾豪斯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自主能力, 使人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已有 知识作为思考的材料,发展理解、“负责的判断”和批 判反思的能力。在他看来,编制课程不是生产出一套 “计划”、“处方”,然后实施和评价,而是一种研究 的过程,其中贯穿着对整个过程所涉及的变量、要素及 其相互关系的不断评价和修正
主要类型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实践模式 批判模式
第一节 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亦称”工艺学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 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实现及评价而 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代表人物:博比特(前辈)、查特斯(前辈)、泰勒
1.博比特活动分析理论
他将人类的生活活动分为十大类:
①语言及社会沟通类 ②健康活动
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什么是模式?
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我们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 法论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
模式是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的说,就是从不断 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
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亚历山大定义为:“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 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面对这种方 式,你可以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而无须重复探索。
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 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
什么是课程开发模式?
四、过程模式的方法
(1)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 许儿童在完成它的过程中做出其所了解的选择,并能对 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做出反应,则这项活动比其他 活动更有价值 (2)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在 学习情境中允许学生充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 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3)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 求学生探索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或探索当 前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 价值
2.泰勒目标模式的课程开发步骤 确定目标 选择内容 组织经验 评价结果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优点: ①是至今最具权威的、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为
课程开发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②由于目标模式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它为随后的 课程设计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南,更能推动课程 设计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进程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五、对过程模式的评价
优点:
1.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程,它认为课程内容本身有着固有的内在价值和优劣标准,教 育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不必用目标预先制 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课程开发:确定或创造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 种理论取向
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 和理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 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是对课程 开发理论和实践一种高度的概括。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会导致 课程的开发以不同的方式展开。
第二节 过程模式
一、对“泰勒原理”的批判
1.目标模式不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 2.把课程内容分解为行为目标,是与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相 矛盾。“把知识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行为目标,是学校知识 受到歪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3.过于注重预期的目标,而忽视了非预期的目标 4.目标模式也不能帮助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四、过程模式的方法
(4)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 学生涉及实物教具(即真实的物体、材料与人工制品), 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5)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 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成功的完成,则这项活动 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6)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 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项对于智力 活动的应用或一个以前研究过的现存问题,则这项活动 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④一般社交活动
⑤娱乐活动
⑦宗教活动
⑧双亲活动
⑩职业活动
③公民资格活动 ⑥心里健康活动 ⑨业余活动
他把课程开发定义为3个步骤
①确定目标
②选择经验
③组织讨论
2.泰勒的目标模式
泰勒提出,编制任何一种课程都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三、过程模式的原则
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 题 2.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中立原则,使课堂 成为学生的论坛 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 的讲授 4.讨论应该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 5.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生的质量和标准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