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扭转作用
适筋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增加,继续开 裂,钢筋屈服, 混凝土压碎, 构件破坏
超筋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增加,继续开 裂,混凝土压 碎,构件破坏, 钢筋未屈服
设计时应避免出现
部分超筋
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增加,继续开 裂,混凝土压 碎,构件破坏, 纵筋或箍筋未 屈服
第八章 受扭构件
8.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总结
平衡扭转----静定问题
约束扭转----超静定问题
受扭构件中通常也配置纵筋和箍筋以抵御扭矩
第八章 受扭构件
第八章 受扭构件
8.2 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
一、素混凝土的纯扭构件
在扭矩作用下,截面上任何一点只有剪应力,矩形截面受扭构件最大剪
应力tmax发生在截面长边中点,由于剪应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分别
第八章 受扭构件
配筋强度比z
z Astl s f y
Ast1 ucor f yv
试验表明,当0.5≤z ≤2.0范围时,受扭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基本
上都能达到屈服强度。但由于配筋量的差别,屈服的次序是有 先后的。
《规范》建议取0.6≤z ≤1.7,设计中通常取z =1.0~1.3。
第八章 受扭构件
与纵轴成45。和135。,其大小就等于剪应力,当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 拉强度时,在构件中某个薄弱部位形成裂缝,裂缝沿主压应力迹线迅速延 伸。对于素混凝土构件,开裂会迅速导致构件破坏,破坏面呈一空间扭曲 曲面。
T
t max
T
b2h
T Wte
第八章 受扭构件
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抗扭钢筋有两种: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两者不可缺一,抗
对于平衡扭转,受扭构件必须提供足够的抗扭承载力,否 则不能与作用扭矩相平衡而引起破坏。
第八章 受扭构件
边梁抗扭刚度大
约束扭转
边梁抗扭刚度小
在超静定结构,若扭矩是由相邻构件的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 的,扭矩大小与受扭构件的抗扭刚度有关,称为约束扭转 Compatibility Torsion。
对于约束扭转,由于受扭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的非线性性质, 扭矩大小与构件受力阶段的刚度比有关,不是定值,需要考虑 内力重分布进行扭矩计算。
位形成裂缝,拉力卸给钢筋。随荷载增加,裂缝沿主拉应力迹
线迅速延伸,并且形成许多新的裂缝,构件表面形成连续的螺
旋状裂缝。当接近极限扭矩时,在构件长边上有一条裂缝发展
成为临界裂缝,并向短边延伸,与这条空间裂缝相交的箍筋和
纵筋达到屈服,最后在另一个长边上的混凝土受压破坏,达到
极限扭矩。
裂缝 箍筋
T T
纵筋
本章重点
了解受扭构件的分类和受扭构件开裂, 破坏机理;
掌握受扭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熟悉公路桥涵工程与建筑工程关于受扭
结构构件计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熟悉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八章 受扭构件
8.1 概 述 两类受扭构件:平衡扭转和约束扭转
构件中的扭矩可以直接由荷载静力平衡求出,与构件刚度 无关,如图所示支承悬臂板的梁、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梁(箱 形梁、吊车梁),称为平衡扭转 Equilibrium Torsion。
2
1bb 2b4bb1(h
22232
2 22
b) 6
2
b2
ft
6
(3h b)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Wt
b2 6
(3h b)
第八章 受扭构件
二、箱形截面
bw
hw
tw
封闭的箱形截面,其抵抗扭矩的作用 与同样尺寸的实心截面基本相同。实 际工程中,当截面尺寸较大时,往往 采用箱形截面,以减轻结构自重,如 桥梁中常采用的箱形截面梁。为避免 箱形截面的壁厚过薄对受力产生不利 h 影响,规定壁厚tw≥bh/7,且hw/tw≤6。
三、破坏形式
按照配筋率的不同,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也可分为适筋破坏、 少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和超筋破坏。
◆适筋破坏:箍筋和纵筋配置都适当,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 钢筋都能先达到屈服,然后混凝土压坏,具有一定的延性。破 坏时的极限扭矩与配筋量有关。
◆少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配筋数量过少时,配筋不足以承担 混凝土开裂后释放的拉应力,一旦开裂,将导致扭转角迅速增 大,构件呈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 抗拉强度。
◆超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配置都过大时,则会在钢筋屈服前 混凝土就压坏,为受压脆性破坏。受扭构件的这种超筋破坏称 为完全超筋,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部分超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配筋量相差过大时,会出现一 个未达到屈服、另一个达到屈服的部分超筋破坏情况。
破坏形态
少筋破坏:
裂后钢筋应力 激增,构件破 坏
扭纵筋应沿构件截面的周边均匀布置。
T(T)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开裂前钢筋中的应力很小
T(T)
开裂后不立即破坏,裂缝可 以不断增加,随着钢筋用量 的不同,有不同的破坏形态
第八章 受扭构件
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抗扭钢筋有两种: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两者不可缺一,抗 扭纵筋应沿构件截面的周边均匀布置。
当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在构件中某个薄弱部
F4+F4=Ast4st
F1+F1=Ast1st
s F3+F3=Ast3st
第八章 受扭构件
构件的抗扭承载力与抗扭钢筋的用量有关,抗 扭钢筋有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两部分组成,这两 种钢筋的数量即强度相对大小对构件的承载力有 一定影响,试验表明:当抗扭箍筋相对较少时, 抗扭强度由抗扭箍筋控制,即多配的纵筋起不到 提高抗扭强度的作用,当纵筋配置较少时,抗扭 强度由抗扭纵筋控制。
45° ft
Tcr 0.7 ftWt
Wt
b2 6
(3h
b)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ft ft
第八章 受扭构件
按塑性理论
45° ft ft
此时截面上的剪应力分
布如图所示分为四个区, 取极限剪应力为ft,分别 计算各区合力及其对截 ft 面形心的力偶之和,可 求得塑性总极限扭矩为,
T
ft
(h
b)
b 2
b 4
8.3.1开裂扭矩的计算
一、矩形截面
开裂扭矩等于构件即将开裂时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对中心 的力矩和,因此,开裂扭矩与开裂时截面上的应力有关,混凝 土既不是弹性的,也不是完全塑性的,按弹性理论分析和塑性 理论分析都不合适,《规范》给出的开裂扭矩计算公式,是近 似采用塑性材料的应力分布计算,但要乘以降低系数。
bh
Wt
bh2 hw
bw )
第八章 受扭构件
第八章 受扭构件
三、带翼缘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