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汇总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记叙文、散文、文言文、诗歌和寓言故事这五大类。
(一)记叙文教学模板: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师恩难忘》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五年级了,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
对于老师,有许多赞美、歌颂的文字。
其中,我最喜欢著名语言大师、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先生说的一句话:‚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
‛(课件出示‚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你们理解这句话吗?下面大家就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是啊,是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茁壮成长;是老师让我们认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去神奇的天地玩耍,探索一个个未知世界;是老师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生活抹上绚丽的七彩之色。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板书课题)《师恩难忘》。
更多内容请访问3、介绍作者,激发兴趣: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介绍,相互补充(展示课件,简介作者)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4、设疑:让这样一位大作家都难以忘怀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刘绍棠是怎样来写他的老师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生字新词)1、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朗读课文。
2、抽一到两个四人小组在全班朗读课文。
3、学生点评。
4、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5、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
6、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恭恭敬敬‛中的‚恭‛字。
三、再读课文,读词悟句1、再读课文,注意刚才强调的字词。
2、读词。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深深感谢春雨点点恭恭敬敬3、读句。
(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来。
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
(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2)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
(3)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____的故事。
四、以情激情,深入心灵。
1、师:有一首歌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中有这样几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位这样的老师,一位不图任何回报的老师,而因这样的老师,给刘绍棠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放飞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梦想,给了‘刘绍棠们’一生的成就。
2、让我们来轻轻吟诵散见在刘绍棠作品中赞美老师的话语吧——老师,无论我长成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会用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意,向您祝福!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
老师,我终生感激您!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出品3、创设情境,深入心灵。
创设情境,师生扮演,想象刘绍棠师生四十年后相见的感人画面。
4、小结板书。
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它使我终身难忘,正如文章中所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板书)5.课外阅读交流:魏巍《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五、总结写法,巩固训练1、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回顾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份难忘的师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抓住了田老师爱讲、会讲故事这个特点,还写了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特点;(2)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而作者只具体写出了其中一个故事,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这一个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师的精彩,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叫‚点面结合‛。
(3)除了通过‚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句直接写出田老师讲故事的精彩,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来衬托,更加表现出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
2.交流习作:我的老师或我心中的老师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修改课之前写的文章,修改好后将这篇文章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所写的这位老师。
(二)散文教学模板: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都知道在安徽有黄山、九华山和大别山等等著名的山峰,那么老师想问有没有同学听说过这样一座山——鼎湖山呢?很好,那你知道鼎湖山在我国的那个省吗?这位同学知识储备很丰富,的确,鼎湖山位于我国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传说黄帝曾在此铸鼎,故名鼎湖山。
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七星岩)齐名。
该山为岭南的名山,幅员广阔,景胜颇多,以天湖、瀑布、古木、名刹著称。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进鼎湖山去领略那里的神奇与美丽!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行踪游记类散文一般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请找出作者游览鼎湖山的行踪。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请同学在黑板上板书,请其它同学在此基础上补充修正后,老师予以表扬和评价]近黄昏赶到鼎湖山——循声入山见到山泉——到半山看见满眼浓碧——暮色中达半山的庆云寺——晚饭后绕寺前庭院漫步——入夜借宿寺旁客房听泉挑战:从大家的初步概括中可以看到作者游览鼎湖山,行路分为六个点,大家能否用富有文学色彩的四字短语来概括这六个点呢,试试看。
[学生同桌交流,思考]学生发言,老师予以表扬和评价。
三、深入探究文章中心这是一篇游记,(教师板书)请大家看看题目,齐读一下标题。
你认为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的字音应该读重一些?[学生初步谈谈见解和看法]到底哪个字的字音应该读重一些,其实就是考虑全文围绕哪个字在写,是‚泉‛还是‚听‛?答案就在文章中,请大家带着问题大声读文章,读的时候注意一些字的读音,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读文章,圈点勾画,独立思考]可根据学生思考情况适当采取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归纳:单纯从题目上来看,‚听‛字支配‚泉‛字。
但是从全文来看:一方面,‚听‛有一个过程:初闻泉声,循声而去,渐入山中,想见到山泉;但是,山泉时隐时现,作者联想起爱女因而爱上山泉,表现出山泉的活泼;及至亭前观山,闻钟泉之声相应,显现特有的亲情感受,把钟声和泉声化为老人和孩子,点出泉水活泼流动的青春气息;到夜间,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
另一方面,文章最后‚山不在名,有泉则灵‛,提示出泉水是鼎湖山灵魂的作用。
全文描写的重点是泉,听是认识泉的手段。
四、作业请大家课后再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思考问题:鼎湖山的泉美在哪里?至少找出三点,在书上圈点勾画做旁注,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鼎湖山的泉美,美在……(三)文言文教学模板: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童趣》(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
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
有句儿歌唱道(教师唱):"小板凳啊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啊坐上来。
我当司机把车开啊,我当司机把车开。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鸣一一。
"看,小板凳排起来就成了火车了。
多有趣!"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
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
这种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
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板书课题(三)出示教学目标(四)作品,作者简介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
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五)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习以点拨和指导。
对学生的课堂训练,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
以下内容应出示投影仪或彩屏显示。
1.检查预习,让学生试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童稚(zhì)藐(miǎo)小项为之强(jiáng)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凹(āo)凸(tū)土砾(lì)壑(hè)庞(pá)然大物虾(há)蟆(ma) 2.认真默课文,仔细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所以)(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暗自、暗暗地)(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6)果如鹤唳云端。
(唳,鸟鸣。
)(7)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丘,山丘。
壑,山沟。
)(8)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抽打。
)(9)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之,的。
其,它的。
指"藐小之物"。
)(10)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于,在。
)(1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之,指蚊子。
)(12)徐喷以烟。
(以,用。
)(13)使之冲烟而飞鸣。
(之,蚊子。
)(14)蹲其身,使与台齐。
(其,自己。
)(15)以草为林。
(以,把。
)(16)神游其中。
(其中,这里面。
指想像中的境界。
)(1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被。
)(18)驱之别院。
(之,它。
指癞蛤蟆。
)3.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
(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
(3)蹲其身,使与台齐。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齐平。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这种境界中亲历游览。
(5)见二虫斗草间。
[我]看到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6)捉始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捉住癞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