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诊断试验与筛检
串联 (serial test)
全部为+ → + 一项为- → 一项为+→+
↑特
↓灵
↑灵
并联 (parallel test)
全部 - → -
↓特
举例:
表4-6 联合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
试验结果 尿糖 血糖 + - - + + + - - 合 计
糖尿病病人
非糖尿病人
14 33 117 35 199
(二)筛检的目的
1、早期发现疾病,早治疗以达到二级预防 的目的; 2、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发病;
3、达到疾病监测的目的。
(三)筛检的原则和条件
1、应针对危害严重的疾病或缺陷;
2、对所筛检的疾病应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有效的
治 疗手段;
3、该病的自然史明确:指筛检发现疾病人的时间距 离出现明显临床表现的时间较长,有足够的领先时间; 4、有适宜的筛检试验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无严重创伤或疼痛、价廉等。
a 阳性预测值= ab
d cd
×100%
(2)阴性预测值(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
指试验结果阴性中,非患者的百分比。
阴性预测值= ×100%
预测值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诊断试验本身的特性(灵敏度、特异度)的 影响。 2.受试人群患病率高低的影响。 当患病率不变时:灵敏度升高——阳性预测 值下降 当灵敏度、特异度不变时:患病率升高—— 阳性预测值升高
(4)对目前尚无特异诊断方法的疾病,可采用由临 床专家共同制定的、公认的综合诊断标准,如诊断风湿 热的Johes标准; (5)长期临床随访所获得的肯定诊断。
2.选择研究对象
两种情况: (1) 欲评价筛检试验的价值,研究对象应选自一般人群; (2)欲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对象应来自病例。 研究对象中应该包括两类人: (1)某病患者 包括典型、不典型;早、中、晚期;轻、 中、重型;有、无并发症者,以便使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2)某病非患者 包括健康者、特别是易与该病相混淆
4、实用性
(1)灵敏度高、特异度高,重复性好; (2)可行性好 即简单、易行,易于操作者掌握; (3)能被受试者接受 即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 (4)价格便宜;
(5)出结果周期快。
二、诊断工作策略
(一)诊断截断值的确定
截断值(cut-off value)为划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值。
诊断界值水平对指标的影响 (见下图)
灵敏度=117/199×100%=58.79% 特异度=( 10+11+7599 )/7641×100%=99.73%
三、疾病筛检
(一)定义
筛检(screening)应用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 施,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找出那些未被识别病人或有 某种缺陷的人,并进一步确诊和及时治疗。
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查试验 “+”和可疑“+”者,必须进一步确诊检查。
越接近“1”越好.
(5)一致性(agreement) 符合率,越接近“1”,真实性 越好。
a+d 一致性(%)= a+b+c+d × 100%
(6)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指诊断试验结果(阳性、 阴性)在患者与非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之比。 阳性似然比 =灵敏度 /(1-特异度) 阴性似然比 =(1-灵敏度)/ 特异度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2、可靠性(reliability):即可重复性。
指用同一种诊断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对相同的人群 进行一次以上的检查,获得试验结果的稳定程度。常用 的指标有: (1)计量资料 :如 S、CV。 (2)计数资料 1)观察一致率 对同一事物两人观察或同一个人两次
观察,结果相一致的百分比。
观察一致率=观察符合例数/观察总例数×100% 2)卡帕值(Kappa value) 指实际一致率与最大可能一致率之比。
的其他疾病患者,这样才能较好的评价诊断试验的鉴别诊
断的价值。
(三)诊断试验的评价
评价诊断试验资料分析用表
诊断试验 结果 阳性 阴性 病人 a(真阳性) c(假阴性) 金标准结果 非病人 合计
b(假阳性) a+b d(真阴性) c+d
合计
a+c
b+d
a+b+c+d
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真实性 标准
1、科学性
第十二章 诊断试验与筛检
(diagnostic test and screening)
一、诊断试验的评价
(一)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的概念
指应用物理、生物化学、血清免疫学及临床检查和
特殊医疗器械检查,对疾病和健康状况作出判定的试验。
(二)诊断试验研究设计
1.确定“金标准” “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当前为临床医学界 公认的,可以明确肯定或排除某种疾病的最可靠诊断标 准。常用的“金标准”有: (1)病理组织学诊断(细胞、组织活检、尸解等), 如肿瘤; (2)外科手术发现,如畸形或某些肿瘤; (3)特殊影象造影,如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
(三)不适宜筛检的条件
1、造成巨大卫生资源的浪费;
2、给病人或高危人群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3、对社会造成一定压力;
(四)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基本同诊断试验的评价。
复习思考题:
①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有哪些?各 自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②简述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的含义、计算方 法及其影响因素。 ③试述诊断界值改变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 及界值的确定方法。 ④试述串联与并联试验的结果判断原则及 其影响。
指在实际无病者中,被该试验正确判定为无病者的 比例。
特异度=
d bd
×100%
它反映该项试验正确排除患某病的能力。
③假阳性率( false positive):又称误诊率 指在实际无病者中,被该试验错判为有病的比例。 假阳性率 =
其值越大,反映该项试验误诊者越多。 特异度和误诊率互补。
b bd
×100%=1-特异度
收益 2、实用性
可靠性
预测值
1、真实性(Validity)
又称准确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常 用评价指标有: ①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真阳性率
指在实际有病者中,被诊断试验正确判定为有病
的比例。
灵敏度=
a ac
×100%
它反映该项试验正确判断病人的能力。
②特异度(Specificity):又称真阴性率
④假阴性率( false negative ):又称漏诊率
指实际有病者中,被该项试验错判为无病的比例。
假阴性率 =
其值越大,反映该项试验漏诊者越多。 灵敏度和漏诊率互补。 ⑤正确诊断指数或约登指数(Youden’ index)
用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表示。
c ac
×100%=1-灵敏度
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影响诊断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1、测量仪器、试剂等实验条件中所致3、诊断收益
指诊断试验结果能正确判断患病与否的能力。评价 指标有预测值、成本效益分析、决策分析等。 (1)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指试验结果阳性中,实际患病者的百分率。
10 11 21 7599 7641
并联试验:
试验结果 + - 合计 病人 14+33+117 35 199 非病人 10+11+21 7599 7641
灵敏度=( 14+33+117 )/199×100%=82.41% 特异度=7599/ 7641 ×100%=99.45%
串联试验:
试验结果 + - 合计 病人 117 14+33+35 199 非病人 21 10+11+7599 7641
界值↑ 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
界值↓ 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
如何选择:
①为确诊某种疾病时,需尽可能减少误诊,应提高界值; ②如要尽可能无遗漏地发现病人,即要减少漏诊,则应降 低界值水平;
③一般情况下,可将界值定在误诊率=漏诊率的位置上。
(二)联合试验及其影响
为提高筛检的灵或特,可采用多种筛选试验方法 检查或重复一种检查方法,此种形式称为联合试验。 当误诊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可用串联(系列)试 验;当漏掉后果严重时,则可采取并联(平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