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乳腺数字化术前定位技术,对外科不能触及 的乳腺微小病变和尚未形成肿块的簇状钙化 性亚临床乳腺癌,能够帮助外科医师选择适 当的手术切口位置和行径,进行准确无误的 乳房的区段切除和保乳手术。
影像与PACS系统连接后,还可实现联合会 诊讨论和远程医疗会诊。她的推出为乳腺X 线成像带来了一场革命,从而提高乳腺疾病 诊断的准确性。乳腺数字化X线检查与超声 检查相结合,是乳腺影像学检查最佳的黄金 组合。
根据其所用的乳腺钼靶摄影机所能提供的X 片,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型方法。
四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一) 肿块
1.肿块的大小: 2.肿块的密度: 3.肿块的形态和边缘:
若患者终生未生育,则此形态可保持到更年期 以后。临床上采用的“ 正常X线表现”标准, 是参考我国大部分妇女的乳腺X线形态而定。
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双侧乳腺的X线表现应是 大致对称。
因此,摄取患者双侧乳腺不同角度的X线片(如 侧位、轴位、斜位等)作对比,有较大的临床 参考价值。
乳头
位于锥形乳腺的 中央。大小随年龄,乳房发 育及经产情况而易。乳头因平滑肌控制。在 X线片上可能成勃起状态,扁平形或甚至稍 有内陷而无任何病理意义。在顶端因为有乳 腺导管开口。可能 显示轮廓不整齐,有小的 切迹。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 影像学检查是乳腺微小病变早期发现的关键。 乳腺数字化X线检查是迄今公认的乳腺疾病 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表现为单纯微钙化 的导管内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 乳腺X线检查技术
1、侧位、轴位、侧斜位 局部加压像或放大摄影 2、乳腺导管造影
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乳晕
乳晕成盘状,位于乳头四周.大小随乳房发育 及生产情况而异。 正位,乳头内外侧乳晕是等距 侧位,乳头上下的乳晕是等距的。
X线片上,乳晕区的皮肤厚度约为0.1-0.5cm, 比乳房其他部分的皮肤稍厚,
与乳房下方反折处皮肤厚度大致相同或者略厚。
皮肤
老年患者因皮肤随年龄而渐萎缩,故亦 显示较薄,一般正常的皮肤厚度在1M M之间。确定皮肤有无病理性增厚或者 萎缩,最好是以同侧乳晕或乳房下方反 折处为准。或与对侧同部位作比较。
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层次分明 细微结构显示良好 捕捉到对乳腺癌具有诊断意义的微小
钙化灶。 发现小于2mm的早期癌性肿块; 发现小于0.1mm大小的恶性钙化灶, 比临床手检提前1~3年发现乳腺癌。
乳腺正常X线表现
乳腺的胚胎发生发育及解剖
乳腺的血 液Βιβλιοθήκη 淋巴乳腺结构随年龄、月经周期、妊娠和泌乳而变化.
泌乳停止后的乳腺
泌乳停止后,腺体组织退化,但导管和 腺泡不能再恢复到孕前状态。腺泡导管 系统退化的两个主要过程是上皮细胞体 积减小和细胞数量减少。
到50岁左右血管和导管周的弹性纤维变 性,间质也是如此。
绝经后乳腺的变化,绝经后乳腺小叶和 导管进行性萎缩,脂肪组织取代腺组织 保留少量导管,间质内的细胞明显减少, 胶原纤维也减少。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乳腺鉬靶X线摄影 (MAMMOGRAPHY)
US (ULTRASOUND)
CT和MRI
乳腺的解剖
位置:2-7肋间;内缘:在胸骨旁;外缘达腋中线; 成年女性呈半球形;两侧基本对称;分上下内 外四个象限;主要由实质和间质组成.由间质 分隔成15-20个腺叶.
乳腺的血液供给
新生儿有输乳管而无腺泡。
青春期乳腺内导管出现小分支,此时乳腺轻度增 大是由于结缔组织间质和脂肪的增多.
青春期之后,在卵巢雌激素的作用下导管分支, 其末端为多角形细胞组成的圆形团块,这就是潜 在的腺泡。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妊娠期胎盘激素和母体激 素分泌量增高,导管分支增多并增长,分泌性腺 泡增多并随着乳汁的合成与分泌而增大,腔内充 满乳汁。间质中的脂肪组织则随之减少,乳腺的 血液流量也增大。乳汁分泌也使腺泡膨胀。
二 正常女性乳腺的X线表现
1.乳头 2.乳晕 3.皮肤 4.皮下脂肪 5.悬吊韧带 6.乳腺导管 7.乳腺腺体
8.乳后脂肪线 9.腋部淋巴结 10.血管
正常女性乳腺的X线表现
正常女性乳腺X片图像组成: 腺体、导管、脂肪、纤维组织、淋巴和血管、乳
头、皮肤等组成。 其中腺体、导管、脂肪等的临床意义较大。 相互间的比例和分布情况,随着患者的年龄、乳
腺体与血管
腺体 X线片上腺体影像,实质上是由许多小叶及其 周围纤维组织间质融合而成的片状阴影,其 边缘多较模糊。
血管 X线片上在乳腺上部的皮下脂肪层多能见到静 脉阴影。一般左右两侧大致等粗 。
正 常 解 剖
正 常 解 剖
三 乳腺分型
缺乏理想的分型标准:
女性正常乳腺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存在着许多外界干扰因素; 不少学者从其本人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出发,
腺发育、经产次数、月经周期、妊娠、哺乳、流 产次数和营养状况等因素而不同。
正常妇女乳腺X线片投影呈圆锥形,其底部位于胸 壁上,锥形顶部为乳头。
大部分乳腺导管无法发现,只有个别可见扇形 排列的导管阴影。
随着年龄增长,皮下脂肪层的阴影逐渐地增厚, 腺体内的脂肪颗粒增多。
致密型乳腺形态,可持续到妊娠和哺乳以后才 开始有改变。
皮下脂肪层
介于皮肤与皮下浅筋膜层之间。X线表现为 较透亮阴影,其中可见少许纤细而密度较淡 的线样影,交织成网。
此为在脂肪层间的纤维间隔和小血管影。 (皮下浅静脉 悬吊韧带阴影)
悬吊韧带
COOPER‘S韧带
乳导管
正常有15—20支乳导管,开口于乳头,以 放射状,向乳腺深部走行,止于腺泡。在X 线片上多能见到大导管 。
胸廓内A的分支,胸外侧A的乳房外侧支,第 3-7肋间后A的分支.V分深浅两组.
乳腺的淋巴引流
淋巴管很丰富,仅有流出道,无流入道.首先 引流到乳晕下淋巴丛,75%以上的淋巴引流 至腋淋巴结,其它引流的途经包括锁骨上\锁 骨下和胸骨旁淋巴结.当此途经发生梗阻时, 易发生淋巴逆流.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 近年来出现了“发病率不断升高、死亡率不 断升高、治疗费用不断升高”的三高现象, 发病率趋向年轻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