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的基本知识(1)柴油机的基本概念1.( ) 柴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A. 在气缸内进行一次能量转换的热机B. 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点火式内燃机C. 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往复式压缩发火的内燃机D. 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回转式内燃机2.( ) 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它是:A. 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某中间工质对外作功的动力机械B. 在气缸内进行二次能量转换并利用某中间工质对外作功的动力机械C. 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作功的动力机械D. 在气缸内燃烧并利用燃烧产物对外作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3.( ) 在柴油机中对外作功的工质是:A.燃油 B. 空气 C. 燃烧产物 D. 可燃混合气4.( ) 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本质特征是:A. 内部燃烧B. 压缩发火C. 使用柴油做燃料D. 用途不同5. ( ) 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A. 燃烧工质不同B. 压缩比不同C. 燃烧室形状不同D. 供油系统不同6.( ) 在柴油机实际工作循环中缸内的工质是:A. 可燃混合气B. 燃气C. 空气D. B+C7.( ) 根据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下列哪一种定义最准确:A. 柴油机是一种往复式内燃机B. 柴油机是一种在气缸中进行二次能量转换的内燃机C. 柴油机是一种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D.柴油机是一种压缩发火的回转式内燃机8.( ) 柴油机活塞行程的定义是指:A.气缸空间的总长度B.活塞上止点至气缸底面的长度C.活塞下止点至气缸底面的长度D.活塞位移或曲柄半径R的两倍9.( ) 柴油机压缩后的温度至少应达到:A. 110~150℃B. 300~450℃C. 600~700℃D. 750~850℃10.( ) 影响柴油机压缩终点温度Tc 和压力Pc的因素主要是:A. 进气密度B. 压缩比C. 进气量D. 缸径大小11.( ) 柴油机采用压缩比这个参数是为了表示:A. 气缸容积大小B. 工作行程的长短C. 空气被活塞压缩的程度D. 柴油机的结构形式12.( ) 在下列压缩比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V a—气缸容积,V c—气缸压缩容积,V s—气缸工作容积)A.ε= V c/V aB.ε= V a/V cC. ε=(V s+ V c)/ V cD. ε= 1+ V s/V c13.( ) 下述关于压缩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V a—气缸容积,V c—气缸压缩容积,V s—气缸工作容积)A.缸内工质经活塞压缩后,温度与压力均增高B.压缩比对柴油机的燃烧、效率、机动性与机械负荷等均有影响C.压缩比ε= V c/V aD.压缩比ε= V s/V a14.( ) 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容积之比在二冲程柴油机中称为:A. 有效压缩比B. 几何压缩比C. 实际压缩比D. 行程失效系数15.( ) 当活塞将扫、排气口全部关闭时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容积之比称为:A. 名义压缩比B. 几何压缩比C. 有效压缩比D. 行程失效系数16.( ) 二冲程柴油机有效压缩比εe的正确表达式为(Φs——行程失效系数V a——气缸容积,V c——气缸压缩容积,V s——气缸工作容积)A. εe= 1+ V s/V cB.εe= [V c+(1-Φs)V s]/V cC. εe= 1+(1+Φs)V s/V cD. εe= 1-(1-Φs)V s/V c17.( ) 柴油机的有效压缩比总是小于几何压缩比,其原因是:A.进气阀在下止点后关闭,使压缩始点滞后B.缸套下部设气口,使有效压缩行程减少C.气缸盖、活塞顶的烧蚀及轴承磨损影响D.A+B+C18.( ) 柴油机压缩比的最低要求应满足:A.柴油机冷车起动与低负荷正常运转B.柴油机较高的经济性C.燃烧室一定的高度以利于燃油的雾化与油气混合D.达到规定的最高爆发压力19.( ) 大型低速柴油机曾采取限制或降低压缩比的目的是:A. 限制机械负荷B. 限制曲轴最大扭矩C. 限制往复惯性力D. 限制离心惯性力20.( ) 在提高柴油机压缩比中的主要限制是:A. 限制机械负荷B. 限制热负荷过大C. 限制曲轴上的最大扭矩D. A+B21.( ) 通常,高速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比低速机的大些,其主要原因是:A. 经济性要求B. 启动性能要求C. 结构特点D. A+B22.( ) 柴油机的机型不同其压缩比不同,一般地说: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 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大C. 大型柴油机压缩比较大D. 现代新型柴油机的压缩比较大23.( ) 不同机型压缩比的大小,一般地说:A.增压度越高,压缩比越大B.小型高速机的压缩比较低速机的小C.现代新型低速柴油机的压缩比越来越大D.二冲程柴油机比四冲程压缩比大24.( ) 通常提高已有船用柴油机压缩比的措施是:A. 提高增压压力B. 加大转速C. 增大缸径D. 增大连杆长度25.( ) 为了提高柴油机压缩比压力,通常的做法是:A. 减少轴承盖间的调隙垫片B. 增加轴承盖间的调隙垫片C. 加厚连杆身与大端间的调隙垫片D. 减薄连杆身与大端间的调隙垫片26.( ) 在连杆身与大端上半轴承接合处增减垫片,下述那一项变化是错误的:A. 压缩容积变化B. 气缸总容积变化C. 气缸工作容积变化D. 压缩比变化27.( ) 指出下列压缩比大小对柴油机影响的一个不正确论述:A. 压缩比愈小,启动性能语差B. 压缩比增大,膨胀功增加C. 压缩比增大,热效率增高D. 压缩比愈大,机械效率愈高28.( ) 低速柴油机与高速柴油机在压缩比上的比较,一般规律是:A. 相等B. 低速机较大C. 高速机较大D. 随机29.( ) 现代新型超长行程柴油机为使其工作循环趋向等压加热,循环的主要措施之一是:A. 增大喷油提前角B. 采用高增压C. 采用短连杆D. 大幅度提高压缩比30.( ) 关于压缩比的正确论述是:A. 压缩比越大,增压度越小B. 压缩比越大,热效率越高C. 压缩比越大,机械负荷越小D. 压缩比越大,功率越大31.( ) 随着压缩比的提高,工质的压缩温度,膨胀比,热效率,热效率的提高率。
A. 升高,增加,提高,降低B. 升高,降低,提高,降低C. 升高,降低,提高,增加D. 升高,增加,提高,提高32.( ) 柴油机对外作功的行程是:A. 进气行程B. 压缩行程C. 膨胀行程D. 排气行程33.( ) 柴油机气缸内燃烧的最高温度一般在:A. 1000~1200℃B. 1200~1400℃C. 1400~1800℃D. 1800~2000℃34.( ) 根据柴油机工作原理,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其工作过程次序必须是:A. 进气,燃烧,膨胀,压缩,排气B. 进气,压缩,燃烧,排气,膨胀C. 进气,燃烧,排气,压缩,膨胀D. 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35.( ) 根据柴油机理论循环的分析,提高循环热效率应包括提高以下几种参数:A. 压缩比和初膨胀比B. 压力升高和压缩比C. 最高爆发压力与压缩比D. 压缩始点的温度与压力36.( ) 作为船舶主推进装置,在功率相同情况下,重量最轻的是:A. 蒸汽机B. 蒸汽轮机C. 柴油机D. 燃气轮机37.( ) 在下列装置中,属于外燃机的是:Ⅰ锅炉Ⅱ空气压缩机Ⅲ蒸汽机Ⅳ煤气机Ⅴ蒸汽轮机Ⅵ电动机A. Ⅱ+Ⅲ+Ⅳ+ⅥB. Ⅰ+Ⅱ+ⅣC. Ⅲ+ⅤD. Ⅰ+Ⅲ+Ⅴ+Ⅵ38.( ) 在下列装置中属于内燃机的是:Ⅰ燃气轮机Ⅱ蒸汽轮机Ⅲ煤气机Ⅳ汽油机Ⅴ柴油机Ⅵ蒸汽机A. Ⅱ+Ⅲ+Ⅳ+ⅥB. Ⅰ+Ⅲ+Ⅳ+ⅤC. Ⅱ+Ⅳ+Ⅴ+ⅥD. Ⅰ+Ⅲ+Ⅴ+Ⅵ39.( ) 压缩比逐渐变小的主要原因有:Ⅰ气缸盖垫床太薄Ⅱ缸内结碳过多Ⅲ活塞、连曲轴装置中轴承磨损Ⅳ压缩余隙过大Ⅴ连杆大端垫片加厚Ⅵ缸盖底或活塞顶烧损过大A. Ⅲ+Ⅳ+ⅥB. Ⅰ+Ⅱ+ⅣC. Ⅱ+Ⅳ+ⅤD.Ⅲ+Ⅴ+Ⅵ40.( ) 下列关于影响柴油机压缩比的因素错误的是:Ⅰ抽减连杆大端的压缩垫片,压缩比变小Ⅱ增加连杆大端的垫片,压缩比变小Ⅲ轴承磨损,活塞装置下沉,压缩比变小Ⅳ气缸漏气,理论压缩比变小Ⅴ活塞顶烧蚀。
压缩比变小Ⅵ减少缸盖垫片厚度,压缩比变小A. Ⅲ+Ⅳ+Ⅵ B. Ⅰ+Ⅱ+ⅣC. Ⅱ+Ⅴ+ⅥD. Ⅰ+Ⅲ+Ⅵ41.( ) 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工作中的不同主要是:Ⅰ使用燃料不同Ⅱ发火方式不同Ⅲ内部燃烧不同Ⅳ燃油与空气混合方式不同Ⅴ供油系统不同Ⅵ低温启动性不同A. Ⅱ+Ⅲ+Ⅳ+Ⅵ B. Ⅰ+Ⅱ+Ⅳ+ⅤC. Ⅱ+Ⅳ+Ⅴ+ⅥD. Ⅰ+Ⅲ+Ⅴ+Ⅵ(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42.( ) 四冲程柴油机换气总曲轴转角角度一般有:A. 220°~250°B.230°~260C. 300°~400°D. 450°~500°43.( ) 四冲程柴油机的压缩与膨胀行程所占曲轴转角分别为:A.均小于180°B. 压缩行程小于180°,膨胀行程大于180°C. 均为180°D. 压缩行程大于180°,膨胀行程小于180°44.( ) 柴油机的正时圆图是按下列原则绘制的:A.按凸轮所在位置为准B.按活塞所在位置为准C.按曲轴与其上下止点的曲轴转角为准D.按飞轮上的记号为准45.( ) 柴油机进、排气阀正时的规律是:A. 早开、早关B. 早开、晚关C. 晚开、早关D. 晚开、晚关46.( ) 在工作循环结束后,留在气缸中残余废气最少的柴油机是:A. 非增压四冲程B. 增压四冲程C. 弯流扫气二冲程D. 直流扫气二冲程47.( ) 下列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B.进、排气过程持续角比二冲程的小C.在上止点附近存在气阀重叠角D.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回转二周48.( ) 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特点的不正确说法是:A.用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B.进、排气过程持续角比二冲程的小C.曲轴转一转,凸轮也转一转D. 飞轮所贮存的能量可供工作行程外的其它行程使用49.( ) 若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提前角为θ1,关闭滞后角为θ2,则进气凸轮的作用角Δθc为:A. Δθc=θ1+180°+θ2B. Δθc=180°-(θ1+θ2)C. Δθc=(θ1+180°+θ2)/2D. Δθc=( 180°-θ1-θ2)/2 50.( ) 气缸进气阀开启瞬时,曲柄位置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A. 进气阀提前角B. 进气定时角C. 进气延时角D. 进气持续角51.( ) 关于进气阀定时的错误认识是:A.进气阀开得过早将产生废气倒灌B.进气阀应在上止点时开启C.进气阀关得太晚,部分新气将从进气阀排出D.进气阀间隙不适当将影响其定时52.( ) 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的实际进气始点是在:A. 上止点B. 上止点之前C. 上止点之后D. 排气结束后53.( ) 四冲程柴油机的排气阀在排气行程中,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排气阀应:A. 开始关闭 B. 开始开启 C. 保持开启 D. 保持关闭54.( ) 进、排气阀不在上、下止点位置关闭,其目的定为了:A. 提高压缩压力B. 扫气干净C. 充分利用热能D. 提高进、排气量55.( ) 进、排气阀启闭时刻与下列因素无关:A. 进、排气阀凸轮形状B. 气缸内压力C. 柴油机转速D. 柴油机类型56.( ) 四冲程柴油机的气缸重叠角等于:A. 进气提前角+排气提前角B. 进气提前角+排气滞后角C. 进气滞后角+排气提前角D. 进气滞后角+排气滞后角57.( ) 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是指:A.下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B.下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凸轴转角C.上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D.上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凸轴转角58.( ) 四冲程柴油机气阀重叠角的位置是在:A. 上止点前后B. 下止点前后C. 上止点前D. 排气结束后59.( ) 四冲程柴油机气阀重叠角的作用是:A. 有利于新鲜空气吸入B. 有利于缸内废气排出干净C. 实现燃烧室扫气并降低气缸热负荷D. A+B+C60.( ) 四冲程非增压与增压柴油机比较,其进排气阀重叠角一般是:A. 相等B. 非增压机大于增压机C. 增压机大于非增压机D. 无规律61.( ) 四冲程非增压机阀重叠角通常为:A. 15°~20°B. 25°~50°C. 20°~25°D. 80°~130°62.( ) 四冲程增压机气阀重叠角一般为:A. 25°~50°B. 15°~20°C. 50°~70°D. 80°~130°63.( ) 四冲程柴油机在进行燃烧室扫气时,它的:A. 气缸与进气管是相通的B. 气缸与排气管是相通的C. 气缸与进、排气管是相通的D. 气缸与起动空气管相通的64.( ) 对气阀重叠角的错误认识是:A.利用气阀重叠角可实现燃烧室扫气B.只有四冲程柴油机才有气阀重叠角C.增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比非增压机的大D.上止点气阀重叠角大于下止点气阀重叠角65.( ) 指出关于活塞行程的错误认识:A.活塞在上下止点间的运行距离B.等于曲柄半径的两倍C.等于主轴颈中心线到到曲轴销中心线距离的两倍D.等于主轴颈中心线到到曲轴销中心线距离66.( ) 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进气阀开启提前角θ1=40°,进气阀关闭滞后角θ2=32°,进气阀凸轮作用角应等于:A. Δθc=252°B. Δθc=108°C. Δθc=126°D. Δθc=54°67.( ) 目前柴油机的压缩比ε一般处在:A. ε=5~8B. ε=6~11C. ε=12~22D. ε=22~2868.( )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阀提前开启的目的是:Ⅰ排气干净Ⅱ减少排气阀节流Ⅲ实现燃烧室扫气Ⅳ减少膨胀功损失Ⅴ减少排气耗功Ⅵ增加进气量A. Ⅱ+Ⅲ+Ⅳ+ⅥB. Ⅱ+Ⅳ+ⅤC. Ⅱ+Ⅳ+Ⅴ+ⅥD. Ⅰ+Ⅴ+Ⅵ(3)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69.( ) 现代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换气形式向气口——气阀直流换气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结构简单B. 行程缸径比增加C. 换气质量好D. 气阀可靠性高70.( ) 指出下述关于直流扫气的错误认识:A. 必为气口——气阀直流B. 换气质量好C. 缸内无空气短路D. 缸内气流有涡流运动71.( ) 在气缸容积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二冲程机功率不能达到四冲程机功率的2倍的原因是:A. 换气质量差B. 有效膨胀行程缩短C. 扫气泵消耗轴功D. A+B+C72.( ) 二冲程柴油机的压缩行程所占曲轴转角是:A.等于180°B. 大于180°C. 大于90°,小于180°D. 小于90°73.( ) 柴油机在排气过程中,气缸内的压力:A. 略高于大气压力B. 略低于大气压力C. 与大气压力相等D. 四冲程机低于大气压,二冲程机高于大气压力74.( ) 二冲程柴油机气缸套上的扫气口在纵横方向上均有一定的倾斜度,其目的是:A. 增加气缸强度 B. 有利于气缸冷却C. 控制气流方向D. 增加进气量75.( ) 关于二冲程柴油机扫气的不正确说法是:A.扫、排气存在气阀重叠角B.弯流扫气的缸套下部受热不均匀C.直流扫气的换气质量最好D.在强制排气和扫气阶段的换气质量取决于扫气压力的高低76.( ) 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所占曲轴转角一般为:A. 130°~150°B. 100°~120°C. 150°~180°D. 110°~130°77.( ) 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A. 回转均匀,换气质量好B. 换气质量差,作功能力差C. 输出功率大,回转均匀D. 输出功率大,加转不均匀78.( ) 如转速、气缸直径和行程相等时,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输出功率之比约为:A. 1/2B. 1C. 1.6~1.7D. 279.( )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比较,错误的是:A. 运转平衡,转矩均匀B. 气缸热负荷较高C. 相同工作条件时功率约为四冲程的1.7倍D. 换气质量较四冲程机好80.( ) 二冲程柴油机与四冲程机比较,不正确的是:A. 转矩比四冲程机均匀B. 功率为四冲程机的两倍C. 换气质量比四冲程机差D. 同功率时,尺寸与重量比四冲程机小81.( ) 四冲程机与二冲程机比较具有的优点是:A. 回转均匀、平衡性好B. 飞轮尺寸较小C. 换气质量较好D. 结构简单82.( ) 二冲程直流换气的优点有:Ⅰ换气质量好Ⅱ缸套下部受热均匀Ⅲ经济性好Ⅳ管理方便Ⅴ适于发展超长行程Ⅵ利于废气涡轮增压A. Ⅰ+Ⅲ+Ⅳ+Ⅴ+ⅥB. Ⅰ+Ⅱ+Ⅲ+Ⅳ+ⅤC. Ⅰ+Ⅱ+Ⅳ+Ⅴ+ⅥD. Ⅰ+Ⅱ+Ⅲ+Ⅴ+Ⅵ(5)柴油机的性能指标83.( ) 气缸的平均指示压力表示:A. 作用在活塞上的一个恒定压力B. 在一个循环中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指示功C. 在一个循环中单位气缸容积所作指示功D. 气缸内的平均压力84.( ) 关于平均指示压力P i的不正确说法是:A. 它是柴油机每一工作循环中作用在活塞上的不变压力B. 它的大小与气缸容积无关C. 增压机的P i比非增压机的大D. P i值最大的柴油机是四冲程增压柴油机85.( ) 在多缸柴油机中衡量各缸负荷均匀性的唯一可靠参数是:(1分) A. 平均指示压力 B. 指示功率C. 平均有效压力D. 有效功率86.( ) 表示柴油机缸内工作循环动力性的指标是:A. 平均指示压力B. 指示功率C. 平均有效压力D. 有效功率87.( ) 表示柴油机作功能力的性能指标是:A. 平均指示压力B. 指示功率C. 平均有效压力D. 有效功率88.( ) 关于平均有效压力P e的不正确说法是:A. 它是一个工作循环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功3B. 它的大小与工作循环的完善性有关C. 机械效率越高,P e越大D. 它与增压度无关89.( ) 柴油机的摩擦损失主要发生在:A. 轴承B. 气阀C. 活塞与缸套D. 喷油泵90.( ) 按我国有关规定,柴油机的指示功率指:A. 燃气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所作功(千瓦)B. 燃气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所作功(马力)C. 柴油机对外输出功率(千瓦)D. 螺旋桨所吸收的功率(千瓦)91.( ) 柴油机的有效功率指:A. 气缸中燃气单位时间内对曲轴所作功(千瓦)B. 螺旋桨吸收的功率(千瓦)C. 柴油机飞轮端输出的功率(千瓦)D. 船舶航行所需功率(千瓦)92.( ) 在现代柴油机中,平均有效压力最高的柴油机是:A. 增压二冲程机B. 非增压二冲程机C. 增压四冲程机D. 非增压四冲程机93.( )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ηm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ηm越高,有效功率越高B. 若转速不变,ηm随负荷的增加而下降C. 适当提高油温与冷却水温可提高ηmD. 增压机的ηm高于非增压机的ηm94.( ) 下列影响机械效率的诸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 若负荷不变,当转速升高时,ηm下降B. 在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时,ηm增高C. 随滑油粘度降低而增高D. 随气缸冷却水温降低而增高95.( ) 柴油机的泵气损失仅发生在下列柴油机:A.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B. 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C. 增压二冲程柴油机D. 非增压二冲程柴油机96.( ) 在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 机械效率增大,指示功率亦增大B. 在低负荷运转时机械效率降低C. 增大喷油量,平均有效压力相应增大D. 在相同条件下,增压柴油机的平均指示压力较非增压机高97.( ) 发电柴油机,当负荷增加,对其机械效率ηm的变化规律是: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随机98.( ) 当柴油机空载运行时,其运行状态是:A. 机械效率等于0B. 指示功率为0C. 有效功率均消耗在机械损失上,即P e=P mD. B+C99.( ) 柴油机机械效率的比较,一般规律是:A. 高速机比低速机高B. 小型机比大型机高C. 非增压机比增压机高D. 全负荷时比低负荷时高100.( ) 对于同一台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在空载运行时,它的ηm值为:A. ηm=0.85~0.9 B. ηm=0.78~0.85C. ηm=1D. ηm=0101.( ) 柴油机经济性的评定参数是:A. 指示热效率ηiB. 有效油耗率g eC. 有效热效率ηmD. 相对效率ηg102.( ) 评定柴油机经济性的指标是:A. 指示油耗率g iB. 有效油耗率g eC. 有效热效率ηeD. B或C103.( ) 下列有关有效参数与指示指标的关系,错误的是:A. P i = P e /ηmB.ηe =ηi˙ηmC. ηi =ηe /ηmD. g e =g i˙ηm104.( ) 柴油机性能指标g e ,g i ,ηe , ηi之间存在如下关系::A. g i > g e ,ηi >ηeB. g i > g e ,ηi <ηeC. g i < g e ,ηi <ηeD. g i < g e ,ηi >ηe105.( ) 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A. 测最高爆发压力B. 测压缩压力C. 测排气温度D. 测缸套冷却水温度106.( ) 柴油机运转测量气缸内压缩压力的主要用途是:A. 判断气口堵塞B. 判断气阀正时C. 判断燃烧是否良好D. 判断气缸密封性107.( ) 通过测定气缸的压缩压力主要用于判断:A. 配气定时是否适当B. 活塞环密封性是否良好C. 压缩比是否正确D. A+C108.( ) 柴油机运转中测算绝对压缩压力与绝对扫气压力的比值,然后与试航报告标准值进行比较可判断:A. 增压系统流道是否阻塞B. 增压器效率是否下降C. 扫气压力是否足够D. 气缸密封性是否良好109.( ) 测量最高爆发压力常用于分析判断:A. 缸内机械负荷B. 供油正时C. 缸内密封性D. A和B110.( ) 通过测量柴油机的最高爆发压力能分析:A. 活塞环密封性是否良好B. 喷油正时是否正确C. 配气是否调整适当D. 缸套是否磨损111.( ) 测量柴油机的最大爆发压力可以判断:A. 活塞环漏气B. 气缸漏气C. 排气阀漏气D. 喷油提前角调整是否恰当112.( ) 通常,用强化系数来表征柴油机的强化强度,其表示:A. 柴油机的输出功率P e的大小B. 柴油机的增压压力P k的大小C. 柴油机转速n的高低D. 活塞平均速度Vm与平均有效压力p e的乘积Vm ×p e113.( ) 若活塞行程S=1米,柴油机转速n=90 r/min,则其相应的活塞平均速度Vm 为(米/秒):A. 3B. 4C. 1.5D. 6114.( ) 关于机械效率ηm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减少摩擦损失可提高机械效率ηmB. 适当提高油温、水温可提高ηmC. 当n一定时,喷油量增加,ηm提高D. 当喷油量一定时,提高转速可提高ηm115.( ) 船舶废气涡轮增压主柴油机当转速升高时其机械效率ηm的变化是:A. 增大B. 下降C. 不变D. 无规律116.( ) 柴油机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的关系是:A. P i = P e /ηmB.ηe =ηi˙ηmC. ηi =ηe /ηmD. g e g i˙ηmA. g i = g e˙ηmB. P i = P e˙ηmC.ηe =ηi /ηmD. P i = P e /ηm117.( ) 某柴油机的气缸直径为60厘米,S/D=3,标定转速为100r/min,该机的活塞平均速度Vm是:A. 6 m/sB. 3 m/sC. 4.5 m/sD. 9 m/s柴油机特性1、柴油机转速不变而功率随时发生变化的工况,称为:A.发电机工况 B.螺旋桨工况C.面工况 D.应急柴油机工况答案:2、柴油机的功率随转速按三次方关系而变化的工况称为:A.发电机工况 B.螺旋桨工况C.面工况 D.应急柴油机工况答案:3、柴油机在同一转速下可有不同输出功率,在同一功率下可有不同转速,这种工况称为:A.发电机工况 B.螺旋桨工况C.面工况 D.应急发电机工况答案:4、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是在下述条件下测试的:A.转速不变,改变柴油机的负荷 B.功率不变,改变柴油机的转速C.油门不变,改变外负荷 D.扭矩不变,改变油门答案:5、柴油机的速度特性是在下述条件下测试的:A.转速不变,改变柴油机的负荷 B.功率不变,改变柴油机的转速C.油门不变,改变外负荷 D.扭矩不变,改变油门答案:6、用于驱动应急空压机的柴油机工况为:A.发电机工况 B.螺旋桨工况C.面工况 D.应急柴油机工况答案:7、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定工况下供油位置上,用改变负荷的方法来改变转速,这样测得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称为:A.超负荷速度特性 B.全负荷速度特性C.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D.限制负荷速度特性答案:8、全负荷速度特性的测定必须遵守国家确定的统一试验标准,其中一个是A.标准试验航区 B.标准试验环境C.标准试验转速 D.标准试验供油量答案:9、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船用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为标定功率的:A. 103%B. 105% C.110% D. 115%答案:10、柴油机按速度特性工作,从理论上说,下列哪项不变:A.平均有效压力 B.转速C. 外负荷 D.功率答案:11、在喷油量不变情况下,非增压柴油机从标定工况下转速下降,则曲轴的转矩将会: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视机型而定答案:12、增压柴油机按速度特性工作,当转速升高时,其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是:A.增加 B. 降低 C.不变 D. 无规律答案:13、船舶发电柴油机运转时按下述哪一特性工作:A.速度特性 B.调速特性 C.负荷特性 D.推进特性答案:14、柴油机按负荷特性工作时,随着负荷的增加,机械效率的变化规律是:A.机械效率ηm降低 B.机械效率ηm升高C.机械效率ηm不变 D.无规律答案:15、柴油机技负荷特性工作时,随着负荷的增加,机械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变化规律是:A.过量空气系数a增大,机械效率ηm降低B.过量空气系数a增大,机械效率ηm升高C.过量空气系数a降低,机械效率ηm降低D.过量空气系数a降低,机械效率ηm升高答案:16、柴油机按负荷特性工作时,有效效率ηe随负荷变化的关系是:A.随负荷增加而增加 B.随负荷增加先增加后降低C.随负荷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D.随负荷增加而下降答案:17、柴油机按负荷特性工作时,指示效率ηi随负荷变化的关系是:A.随负荷增加而增加 B.随负荷增加先增加后降低C.随负荷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D.随负荷增加而下降答案:18、船舶发电柴油机当负荷增加时,其相应的机械效率ηm的变化规律是: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规律答案:19、螺旋桨的推力系数K p和扭矩系数K m是随下列哪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A.进程比λP B.螺旋桨直径DC.螺旋桨转速n S D.海水密度ρ答案:20、当进程比入P=0时,此时船舶运行工况为:A.正车前进工况 B.倒车后退工况C.系泊试验工况 D.螺旋桨水涡轮工况答案:21、螺旋桨所吸收的功率P b及所产生的转矩M B,与其转速n s关系:A.P b=Cn B2,M B=Cn B3 B.P b=Cn B3,M B=Cn B2C.P b=Cn B3,M B=Cn B3 D. P b=Cn B2,M B=Cn B2答案:22、当螺旋桨的螺距H/D增大时,柴油机螺旋桨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是:A.变陡 B.变坦 C.不变 D. 不定答案:23、当柴油机用作船舶主机并与螺旋桨直接连接时, 若柴油机输出功率达到标定功率的确10%时, 其相应的转速应是:A. 103%n bB. 105%n bC.107%n b D.110%n b答案:24、在柴油机推进特性的测试过程中,功率和转速相应的变化情况是:A.功率变、转速不变 B.转速变、功率不变C.功率、转速均不变 D.功率、转速均改变答案:25、当调速器转速设定机构固定在某一位置时, 外负荷从零到最大或相反过程的全部变化范围内变化,柴油机的功率、扭矩(或平均有效压力)与转速之间的变化规律,称为:A.速度特性 B.推进特性 C.负荷特性 D.调速特性答案:26、在弹性反馈机构作用下调速特性曲线的形状是:A. 垂直线 B.斜率为正的曲线C. 水平线 D.斜率为负的曲线答案:27、等转矩限制特性线在Pe—n坐标中,可以用过坐标原点与过的直线来表示: A.超额工况点 B. 标定工况点 C.部分工况点 D.极限工况点答案:28、当柴油机的转速处于何种转速范围内,柴油机的排气温度将受到等排气温度曲线的限制:A.超额转速 B.标定转速C.从标定转速下降初期 D. 从标定转速下降后期答案:29、限制柴油机的排气温度其实质是规定了最低的:A.过量空气系数 B.扫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