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文写作》第一章应用文写作概述

《应用文写作》第一章应用文写作概述

❖ 科研文书:在学习、研究或管理活动中,为揭示 科研过程、方法和成果所使用的实用文书
(三)应用文的用途与特点
❖ 1、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 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 2、用途 ❖ 传递信息 ❖ 处理事务 ❖ 交流感情 ❖ 用作凭证
重: ❖ 直截了当地发指令、提要求、作规定 ❖ 摆事实 ❖ 讲道理 ❖ 共同原则:明言直说 ❖ 常见的表现形式: ❖ 标题明旨 ❖ 开头明旨 ❖ 篇末点旨
(二)材料
❖ 1、材料的概念 ❖ 即形成和表现主旨的事实和观念 ❖ 具体而言,指作者为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
己的写作意图和目的,从实际工作、学习、生 活中搜集到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根据 和理论根据 ❖ 包括两个范畴 ❖ 作者在写作之前搜集积累的原始材料 ❖ 经过作者选择提炼后写进具体文章中的材料 ❖ 表现形态也有两类 ❖ 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 ❖ 作为论点的理论材料
❖ 特点: ❖ 注重实用性:为用而写,有用才写 ❖ 讲究真实性:内容材料与客观事实完全符合、真
实具体 ❖ 强调时效性:写作者应具有高度时间观念 ❖ 符合规范性 ❖ 内容和表述符合国家法规 ❖ 行文格式符合规范,做到程式化 ❖ 适应时代与阅读对象 ❖ 语言得体,文字简约、浅显易懂
二 应用文的要素分析
❖ ③层次与段落 ❖ 层次即意义段 ❖ 主旨由观点支撑,一个分观点就是一个层
次 ❖ 层次安排:对各分观点做先后次序的安排 ❖ 文章结构的中心内容 ❖ 有并列、递进两种 ❖ 段落:结构安排的基本单位 ❖ 保持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 ④衔接与照应 ❖ 衔接即过渡,上下文之间的连接与转换,
有两大要求: ❖ 使用序数词对多层次结构进行标识 ❖ 经常使用表示连接、转换的语句与句式 ❖ 照应:上下文之间的相互关照与呼应 ❖ 题文照应 ❖ 首尾照应 ❖ 文中前后照应
❖ 2、材料的收集 ❖ 要求 ❖ 全面,着眼于“博” ❖ 深入,着眼于 “透” ❖ 细致,着眼于 “细” ❖ 方法与途径 ❖ 日常积累:观察、体验、阅读 ❖ 专题调查 ❖ 集中搜索 ❖ 计算机检索
❖ 3、 选材的标准 ❖ ①切题:符合文章主旨 ❖ ②真实确切
❖ ③典型: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说服力 强,选材贵精
❖ 行政公文: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 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 范格式 的应用文
❖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 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 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
❖ 经济文书:社会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应用的文书
❖ 法律文书: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 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
❖ 包括4大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 ❖ (一)主旨:应用文中的观点 ❖ (二)材料:数据和具体事例 ❖ (三)结构:即思路 ❖ (四)语言:即表现方式
(一)主旨
❖ 1、主旨的概念 ❖ 主旨是通过文章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意图 ❖ 写作目的都是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写,因此
应用文的写作是围绕所办之事为中心,应用文的主 旨,其实就是办事的主旨,就是拟办事情的中心意 图。如: ❖ 计划的写作是“预”,计划的主旨一定是在围绕如 何“立”来确定的一种主导意图,而不是计划中的 具体内容。 ❖ 总结的写作是“省”,目的是为了“知明而行无 过”,主旨一定是在“明”事理上,是对已做过之 事的明达认识,而不是所做过之事的内容。
的; ❖ 一类是个人或集体用来处理私事的。 ❖ 2、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一般性应用文:包括书信、启事、会议记录、读书
笔记、说明书等。 ❖ 公文性应用文,这是以党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的文件类应用文。 ❖ 事务性应用文: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所使用的一种应
用文。
❖ 3、从本课程目的而言,主要包括:
❖ ②平实 ❖ 文风要朴实自然,用语要直白实在 ❖ 做到文实相符、文如其事
❖ 反对使用“大概”、“差不多”之类模 糊含混的词语
❖ ③简洁
❖ 是指行文语言要简明扼要,干净利索, 做到“言简而意赅,文约而事丰”
❖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以传递信息为主,要 求应用文行文务必简洁:
❖ 文字要简炼,篇幅要短小精悍
(四)语言
❖ 1、语言的含义 ❖ 写作的第一要素 ❖ 是指表达应用文思想内容的载体,除了文字
外,还包括数字、图表、符号和代码等 ❖ 有自身的鲜明特点,称为“公文语体”
❖ 2、语言的特点和要求:准确、平实、简 洁、严谨
❖ ①准确:指行文遣词造句的恰当、贴切 和得体
❖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经调查、欣悉、目前、当前、兹有等 ❖ 引叙语:近接、前接、近悉、承蒙等 ❖ 衔接语:为此、据此、如下、有鉴于此、综上所述、总之等
❖ 经办语:经、业经、办理、责成、试行、贯彻执行、研究执 行、切实执行等
❖ 祈请语:请、特请、敬请、恳请、烦请、恳望等 ❖ 征询语:妥否、当否、是否可行、意见如何、如无不妥等
❖ 应用文又叫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为人 们处理公私事务时常用的一种文体,是行政管理 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
❖ 公文又叫文件,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 公文和应用文都是文书
❖ 人们习惯于把正式的加带红色文件头的称为公文
(二)应用文的范围
❖ 1、按照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行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公务
❖ 扫除套话、空话、废话,“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 ④严谨庄重 ❖ 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 ❖ 应用文大都带有庄重的风格,而语言的
严谨是形成文章庄重风格的重要因素 ❖ 可通过遣词造句体现出来 ❖ 造句:多用严整句子 ❖ 措辞:掌握用词的尺度与界限 ❖ 消极方面而言,有些词语不能使用或慎
❖ 3、如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 ①熟练掌握应用文的惯用语 ❖ “程式性” 不仅体现在格式方面,也体
❖ 《职业技术教育短期培训工作安排》的开 头:“为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短期培训质量, 使培训内容切合我县实际,提高培训的有 效性和针对性 ,经学校研究……”
❖ 《停电通知》的开头“ 由于进行农网改造, 需要对部分地区实行分片定时停电,现 将 …… ”
❖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 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 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 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 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 词语的选用:
❖ 选择词语要注意不错用词义,如例1
❖ 要考虑不出现词类误用、词语情感色彩 不搭配、产生歧义甚至生造词语等情况, 如例2
❖ 例1:我们到该木器厂地下室检查时发现, 里面陈列着很多套顾客退还的不合规格 的组合柜、转角沙发、写字台、皮转椅。
❖ 例2:
《应用文写作》第一章应用文写 作概述
第一章 应用文写 作概述
一 应用文写作的概念、范围和 特点 二 应用文的要素分析 三 应用文新趋势:电子文书
一 应用文写作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 (一)应用文的概念 • (二)应用文的范围 • (三)应用文的用途与特点
(一)应用文的概念
❖ 1、概念: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 理实际事物而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并形 成惯用格式的文章。
❖ 2、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 从内容上看,应用文是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而写作的,文学没有这种现实针对性
❖ 从形式上看,应用文体式固定,具有程式化 特点,文学则恰恰相反
❖ 3、如何理解文书、应用文、公文的概念?
❖ 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 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私事务所使 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 文字材料。
希望
❖ 3、常见的实用文书结构模式 ❖ ①单段式: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 ❖ ②两段式 : ❖ 把结语和主体分开写 ❖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 ③三段式 ❖ 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 ❖ 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 ❖ ④多段式: 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 ❖ ⑤条款式: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 ❖ ⑥表格式
主旨的单一 ❖ 在动笔前就必须明确写作目的和意图,在行文中就题论事,
删除多余的信息和材料 ❖ 避免主旨歧义、主旨分散、主旨矛盾等问题 ❖ ③鲜明 ❖ 应用文是为办事而写,主旨更强调单一性与明确性 ❖ 观点明确,态度明朗,办法清晰 ❖ 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并在文章的显要位置直接而明白
地表达出来
❖ 4、主旨的表现 ❖ 常用方法主要有3种,因类别和效用不同有所侧
❖ 结束语:为盼、“当否,请批示”、“特立此据”、“特此 函达”、“请依法处理”、“以上报告,请审阅”等
❖ 1、强生牌儿童系列护肤用品广告:除了妈妈以外, 最爱护我的就是强生。
❖ 2、联合国中心经济预测:发达国家贸易增长 2006年减慢,2007年有所加快……东南亚地区贸 易增长减慢,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增势依然强 劲……
❖ ④新颖
❖ 新近发生的别人未曾使用过的、鲜为人知 的材料
❖ 虽为人知却因被变换角度而具有新意的材
❖ 4、材料的使用 ❖ ①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 ②量体裁衣,决定取舍 ❖ 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 ④条理清晰,排好顺序 ❖ ⑤重视数字材料,灵活运用
(三)结构
❖ 1、结构的概念 ❖ 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即文章的谋篇布局 ❖ 文章的骨架 ❖ 文章写作的“蓝图” ❖ 安排好结构才能胸有成竹、详略得当、轻重
❖ ②开头与结尾 ❖ 结尾 ❖ 要简洁有力,讲究言尽意尽 ❖ 主要方式: ❖ 程式化结语,如“特此通知”、“特此报告”、
“此复”等 ❖ 祈请式结尾:如“以上请示,请审批”、“盼
复”、“请即予办理” ❖ 总结强调式:再一次明确主旨 ❖ 号召式:发出号召 ❖ 结论式:得出结论 ❖ 建议式:提出希望、建议
有序
❖ 2、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 ①开门见山 ❖ ②条理清晰:使内容清楚易见,一目了然 ❖ 写事件:开端 发展 结果 ❖ 写问题: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③惯用模式(固定性),如: ❖ 表彰性通报:先进事迹-事迹评价-表彰决定-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