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十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作者:杨丹志2011-6-13 11:07:26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为危急的一年。
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连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
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韩国军演的刺激之下炮击延坪岛并造成韩方人员伤亡韩美随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韩国也在延坪岛附近海域持续举行高强度军事演习更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爆发冲突的危险也急剧上升。
朝鲜与美韩同盟两个敌对方一度将战争边缘政策演绎至极至。
然而令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此前曾严厉警告将对韩国持续军演进行严厉反击的朝鲜却声称韩方的演习不值得回应。
在保持克制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开展反战运动。
同以往一样朝鲜的出人意料之举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随着2011年新年的到来朝鲜方面和韩国方面均对外释放出一些和解的信号。
朝鲜半岛局势似乎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
但鉴于导致朝鲜半岛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化解敌对各方互信缺失当下及未来中长期内冲突和对抗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
在该地区爆发刚性冲突的危险仍将长期存在。
这也使得2011年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从战争边缘到重启和解之门?2010年3月26日正在韩国西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韩国海军天安号爆炸沉没。
46人死亡。
天安号事件很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引起了连动效应。
自此朝鲜半岛局势开始了持久的动荡。
朝鲜半岛危机与对立各方的战争边缘政策天安号事件后韩国总统、韩国外交和通商部反应强烈指责朝鲜策划实施了这次对天安号的攻击。
并就今后如何制止和防范朝鲜的挑衅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特别演讲中指出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点。
朝鲜将为侵害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朝鲜船只将不能通过韩国控制的任何水道[在过去朝韩双方关于海上交通的协定中朝鲜船只可以通过韩国控制的部分水道。
]双方过去用于交流与合作之需的海上通道将不能再被朝鲜利用以发动武装挑衅。
朝韩之间的贸易交流也被停止。
李明博甚至对朝鲜的国家属性也予以抨击:他认为朝鲜是仍然相信制造威胁和采取恐怖行动的国家。
朝鲜的目的仍然是鼓动分裂和冲突。
李明博还强调韩国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
[ Secial Address to the Nation by resident Lee Myung-bak, 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韩国外交与贸易部也发表声明将天安号沉没事件定性为朝鲜以武装袭击的方式对韩国进行的军事挑衅行为对联合国宪章、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内部基本的协定构成了实质性地侵犯。
声明指出韩国政府将通过建立在美韩两国总统和其他高层磋商基础上的美韩同盟对朝采取严厉的措施。
[ Statement by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 .]韩国国防部声明则明确提出了韩国的应对之策。
声明指出为了应对朝鲜的威胁和挑衅韩国武装力量将通过韩美联合情报收集以及针对朝鲜挑衅行为迹象的24小时监视保持高度的军事应急状态。
同时韩国还制定了包括心理战、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在西海举行韩美联合反潜演习及海上封锁演习等对策。
[ Statement by the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se, 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天安号事件后一个由韩国、澳大利亚、瑞典、英国美国专家组成的民间-军事联合调查组以及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情报人员协力对此事件进行调查认定是朝鲜潜艇在水下发射的鱼雷击沉天安舰并向联合国提交报告。
[ Letter dated 4 June 2010 from the ermanent Reresentative of the Reublic of Korea to the United Nations addressed to the resident of the Security Council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 js.]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国家联合国秘书长以及部分国际组织诸如欧盟和北约均已发表声明谴责朝鲜并宣布对韩国的支持。
由于中国与俄罗斯是半岛的邻居同时也是韩国的战略伙伴韩国政府就朝鲜的军事挑衅问题与中、俄进行了磋商。
韩国还先后与欧盟、北约和东盟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朝鲜的挑衅利用包括G8、G20和亚欧会议等不同的国际场合谴责朝鲜的挑衅行为。
2010年5月18日针对朝鲜半岛局势美韩两国总统进行了磋商。
随后双方开始了实质性的磋商。
包括5月26日希拉里国务卿访问韩国6月底韩美举行首脑峰会以及7月22日举行美、韩2+2外长和防长会议等一系列会议。
天安号事件后美国与韩国在黄海和西海举行多次联合军事演习。
从演习的规模、强度和频度来看均为近年来少有对朝鲜构成了强大的威慑。
朝鲜半岛安全形势也随之恶化。
2010年朝鲜11月上旬朝鲜向到访的美国核科学家赫克公开其铀浓缩设施。
赫克说这座铀浓缩工“极其现代化”这些铀浓缩设施“可以用于生产核弹使用的高纯度浓缩铀”。
朝鲜官方媒体《劳动新闻》11月30日则发表社论说为“和平利用核能”拥有数千台离心机的铀浓缩工正在运转。
藉此朝鲜高调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核生产能力。
11月23日被韩国军事演习激怒的朝鲜炮击韩国控制的延坪岛并造成韩国军人和平民四人死亡。
韩国进行了炮火回击。
11月28日起美国与韩国在西海举行历史上双方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标志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韩方认为朝方炮击延坪与过去朝方制造的摩擦不同这是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以来朝鲜首次用大炮攻击有双方争议地域。
同时韩方认为由于朝鲜已经确定政权接班人朝鲜炮击延坪并不是为了转移视线。
朝鲜的目的是向外界发出警告:金正日依然在位握权核计划也将继续。
而任何针对朝鲜政权的外部军事行动都是朝鲜不能忍受的。
韩方认为不管炮击延坪是否是朝鲜精心设计展示朝鲜力量的目的无疑已经达到。
韩方还认为朝鲜炮击延坪无可争议地对韩国构成了武装挑衅使事态向更糟的方向发展。
朝鲜甚至非人道地向平民开火这种行为令人难以容忍。
延坪炮击事件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11月29日对国民的演讲中指出“朝鲜此次的攻击从性质上看与过去完全不同。
在朝鲜战争后朝鲜有过多次对韩国的渗透和挑衅但从未对韩国疆域直接发动攻击。
”------“朝鲜不顾我们的耐心和维护和平的意愿肆无忌惮地发起了挑衅。
我们已经明确认识到面对武力挑衅只有严厉应对才能阻止战争才能维护和平。
”[ Address to the Nation by resident Lee Myung-bak on the shelling of Yeonyeongdo by North Korea,htt://.mofat.go.kr/english/olitical/hotissues/economy/index.js.]从2010年11月28日开始至12月底韩美协同以及韩国独立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
(参见表一)表一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韩国西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12月6日至12日韩国军方在29处地点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0日韩国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
12月23日韩军方在首尔军用训练场大规模联合火力演习。
美韩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没有引起朝鲜的激烈反应。
但朝中社12月27道称美国和韩国的好战分子不应误判朝鲜维护和平的意志应立即停止他们旨在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鲁莽军事挑衅。
[ 转引自新华国际htt:///world/2010-12/28/c_12924360_3.htm.]朝鲜《劳动新闻》27日发表说朝鲜对于韩国挑衅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如果韩国继续进行不知分寸的挑衅“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严厉的惩罚”。
[ 转引自新华国际htt:///world/2010-12/28/c_12924360_3.htm.]鉴于朝鲜对外行为的难以预测性国际社会担心韩国持续军演会进一步刺激朝鲜引起朝鲜更激烈的反应。
有可能导致新的冲突产生和冲突的升级。
在2010年岁末朝鲜半岛局势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但总体上看无论是韩国还是朝鲜甚至也包括美国在内都不希望把朝鲜半岛局势拖入战争但美韩与朝鲜彼此又都希望通过军事手段甚至战争威胁来压迫对方作出政治让步。
双方实则都在奉行战争边缘政策。
这使得各方间在朝鲜半岛的博弈具有在军事、政治和战略层面综合博弈的特质。
同时也为各方今后开启和解之门创设了机会。
重启和平之门?朝鲜半岛危机在2010年岁末似乎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面对美韩协同以及韩国单方面军事演习的咄咄逼人态势朝鲜并没有采取冒险性的军事行动而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
2011年1月1日朝鲜《劳动新闻》等三家报纸发表联合旦社论表示朝鲜将在新的一年里高举“全民族团结起来开创自主统一新局面”的旗帜大力开展旨在改善朝韩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斗争。
1月3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发表新年特别演讲声称“对话的门尚未关闭只要朝鲜表现出诚意韩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起推动朝鲜扩大经济合作。
”在重启六方会谈问题上韩国立场也有所松动韩国联合通讯社2011年1月4日援引韩国政府“核心官员”的话报道说韩方“为此正就相关前提条件与美国、、中国、俄罗斯四方紧密协商”。
------“韩国政府通过五方磋商确定重启条件后将通过韩朝对话渠道通报朝方”。
报道称韩国政府的设想是:待韩朝关系出现改善、朝鲜满足重启六方会谈条件之后朝美、朝日应举行双边接触进而再行重启六方会谈。
[ 新华社首尔1月4日电转引自《解放军报》2011年1月6日。
]由此可见尽管迄今对抗和冲突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但2011年初朝韩双方似乎也显现出某种和解的姿态。
当然这种姿态是否足以导致各方终结战争边缘政策开启和解之门还是仅停留在话语层面尚待进一步观察。
二、朝鲜半岛安全形势评估尽管朝鲜半岛安全形势扑朔迷离充满变数我们还是可以形成以下基本判断。
(一)由于朝鲜半岛尚未形成多边安全合作的制度化保障对抗和冲突的逻辑仍将继续支配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
从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后美国和韩国方面的反应来看美韩基本放弃了优先选择对话和合作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思转而推行对朝强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