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SOP

微生物SOP

东莞市高埗医院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主题:危象值三级报告制度颁布日期:2011年11月
危象值三级报告制度
1 目的
规范危象值三级报告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CSF、胆汁和胸腹水等无菌部位标本出现有细菌生长时的报告制度。

3 职责
检验科微生物组技术人员负责危象值三级报告的及时性与记录。

4 危重病人的三级报告程序
第一级:告知标本已出现阳性并报告直接细菌涂片结果,同时做初步药敏试验;
第二级:报告初步药敏结果,同时做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
第三级:报告正式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东莞市高埗医院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3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主题:标本的采集、运送、颁布日期:2011年11月保存和处理
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
1 目的
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室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但对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时间,标本的来源,实验室常不能加以控制,实验室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医师和护士正确采集标本。

特制定以下原则,以便统一标准执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人员对临床送检标本的合格判断与指导。

3 职责
检验科微生物组技术人员负责核对标本是否合格及标本处理与接种。

4 注意事项
4.1 标本管理的安全警示
4.1.1 所有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原则下认真进行。

4.1.2 已采集原始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封的容器中运送,含有明显区分各部门文字标志。

4.1.3 带针头的注射器运送标本到实验室,用无菌试管或防护装置套住注射针,再置于防漏塑料袋中运送。

4.2 标本的选择和采集
4.2.1 避免来自寄生菌的污染,应当保证每份标本代表感染过程。

健康宿主在感染的许多部位也可出现的正常菌丛,主要来自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它若过早、过度生长,掩蔽了真正的病原菌,干扰培养结果解释。

4.2.2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合适时间、合乎规程技术,采集标本。

4.2.3 活组织或针筒抽取是厌氧菌培养首选采集标本方法,但绝不可冷冻,宁可在室温中保存。

4.2.4 采集足够量标本,材料不足可能产生假阴性结果。

4.2.5 每份标本都应标记患者姓名、送检号码、材料来源、具体部位、日期、时间以及相关临床信息。

4.2.6 标本应置于有特殊标记、有助疑似病原菌生存、不易泄漏及防止潜在性生物危险的容器中。

4.3标本运送
4.3.1 已采集标本,常规细菌学检验,不超过1小时送交实验室,延迟运送影响病原菌检出。

4.3.2 常规性细菌培养标本保存在4℃也不能超过24小时。

4.3.3 包括厌氧菌培养的临床细菌检验标本,运送时间与原始标本的量有关,标本量少应加快运送,可在15~30min内送达。

不能及时运送组织标本必须保存在厌氧环境条件下,25℃,可以保存20~24小时。

4.3.4 如疑似对低温敏感的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标本应立即处理。

脑脊髓液、生殖道、眼睛、内耳标本绝不可以冷藏。

5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5.1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
令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濑口,不要刷牙,立即从下部呼吸道咳出第一口痰,吐在无菌塑料痰盒中,及时送检。

5.2 尿液(中段尿)
导尿法、中段尿采集法、肾盂尿采集法、膀胱穿刺尿采集法。

护理人员协助采取中段尿约3ml入无菌杯中,及时送检。

5.3 粪便
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置玻璃大便专用管中,如为稀水便,可直接收集于玻璃管中,及时送检。

5.4 眼、耳、鼻、喉拭子
将棉拭子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的太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份),然后采取可疑部位的分泌物,倒悬于无菌试管内,及时送检。

5.5 脓液
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沾取脓液,要尽量多取一些,然后将棉拭置于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

5.6 血液
a)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生素,应尽量选择抗生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当然在病人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b)成人每次采血5—10ml,小儿采血2—3ml;
c)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d)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

5.7 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
严格无菌抽取后,注入含肝素抗凝的无菌试管中,轻轻颠倒试管10余次,使肝素与穿刺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或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5.8 胆汁
由专科医生以无菌方法取引流液10ml注入无菌试管。

5.9 脑脊液
以无菌方法取脑脊液3-5ml,置无菌试管内,常温保存送检,如只做培养可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5.10 生殖器官标本
阴道、子宫颈及前列腺等分泌物应由医师采集,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如疑为淋病奈
瑟菌感染,做培养检查时,采集的标本应床旁接种并及时放入孵箱培养。

5.11 烧伤标本
以无菌棉拭子直接采取多个部位创面的脓汁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
5.12 支原体(解脲、人型)培养+药敏的标本采集
a)支原体对干、热抵抗力差,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接种支原体运送培养基送检。

b)男性:用细的无菌棉拭子沾取无菌盐水少许深入尿道口内2.5-3cm。

6 细菌结果发出时间
6.1 一般标本的培养+药敏时间:3-4天(不含当天)。

6.2 血液标本:7天(有菌生长即电话报告).
6.3 支原体培养+药敏:2天
6.4 衣原体抗原检测:1天
6.5 真菌培养+药敏:2天(只培养鉴定),3天(含药敏)。

6.6 厌氧菌培养:6天(无菌生长),10-14天(有菌生长)
7 标本拒收标准
5.1 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操作:若送检标本不是运送培养基送检则为不合格标本。

5.2 找抗酸杆菌:穿刺液标本如发现严重凝固则拒收。

5.3 脑脊液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5.4 中段尿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5.5 下呼吸道标本培养:挑取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WBC<10/LP,上皮细胞>25/LP不适合做细菌培养。

5.6 脓液及创伤分泌物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5.7 穿刺液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5.8 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如为淋球菌培养没有直接接种到淋球菌培养基上则拒收。

5.9 各类培养标本原则上都要求无菌采集并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及时培养,不能保存。

除非特殊情况可置于冰箱保存,对分离怕冷的细菌时,应注意标本的保暖。

8相关性文件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文件编号:GBHLAB/WSWSOP003 东莞市高埗医院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2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主题: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处理颁布日期:2011年11月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处理
1 目的
规范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人员指导临床科室血液及骨髓标本的正确采集,接收后的处理。

3 职责
检验科微生物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和标本的验收及处理。

4骨髓
无菌操作抽取1—2ml,注入双相培养瓶(与血液做法相符)
5血液
a)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生素,应尽量选择抗生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当然在病人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b)成人每次采血5—10ml,小儿采血2—3ml;
c)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d)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

6 操作步骤
取标本注入双相血培养瓶后立即送实验室,放35℃孵育,送实验室之前,不可放冰箱暂存。

实验室接到送检的血培养瓶后,登记,编号,写上日期后摇匀,每天观察是否长菌,按以下方法处理:
6.1 血培养瓶经12~18小时35℃孵育后,在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盲目传种一次。

这种方法可提早检出阳性标本
6.2 盲目传种后,培养瓶继续孵育至第7天,每日早晨取出检查有无生长,无菌要摇匀,以下几种情况有助于发现阳性标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