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1、蜜蜂属中的蜜蜂有3个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社会性生活;泌蜡筑造双面具有六角形巢房的巢脾;采蜜贮蜜积极2、标志现代养蜂学开始的三大技术:蜂箱(美国),巢础(德国),摇蜜机(奥地利)3、中国养蜂优势:养蜂历史悠久;养蜂资源丰富中国养蜂不足:①养蜂者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影响新技术推广;②人均饲养蜂群数量少;③单位面积蜂群数量少4、影响我国养蜂业发展的因素:①蜂产品质量不稳;②过度依赖国外;③宣传不够:养蜂目的,蜂产品用途,蜂产品感官鉴定;④养蜂产业化程度低;⑤国家引导及管理问题;⑥蜂产品中几个混淆问题5、我国养蜂业发展方向:①提高蜂产品质量;②回归走生产成熟蜂蜜之路;③进行规模化饲养,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加强蜜蜂授粉宣传与推广工作;⑤加强蜂病的无污染防治、研究工作6、蜂蜜检测:蜂蜜中花粉粒检测7、发展养蜂业意义:①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②维持生态平衡;③提供营养丰富的蜂产品:蜂王浆:延年益寿的作用;加快参与新陈代谢蜂蜜:含有葡萄糖和果糖(主要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含有大量酶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机酸等,营养丰富;含有的矿物质与人体血液内矿物质成分相似;有抗菌性,对牙有保护作用蜂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④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⑤控制植物虫害⑥蜜蜂是有效的环境监测生物指示器⑦蜜蜂是一种理想模式生物二、养蜂资源1、蜜蜂种类: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大蜜蜂,黑小蜜蜂,沙巴蜜蜂,绿努蜂,苏拉威西蜂2、中蜂、意蜂区别①中蜂更早出晚归,中蜂中午有一段时间采集低峰②当气温低于14℃时,意蜂不能外出进行采集;在8℃~9℃时,中蜂仍外出采蜜;11℃时,意蜂翅僵,7℃,足僵③中蜂善于采集零星分散的花源,西方蜂善于利用大面积的花源;中蜂消耗蜂蜜量更少④相对于西方蜜蜂,中蜂更易谜巢、盗蜂⑤当蜂群无蜂王时,西方蜜蜂有5~24%工蜂卵巢得到充分发育,并在失王6~30天才开始产卵;东方蜜蜂在失王2~3天后,工蜂就开始产卵,有72%工蜂卵巢得到发育,产卵后不易接受新蜂王3、蜜源植物:能够分泌花蜜和蜜露供蜜蜂采集的植物;粉源植物:能产生花粉供蜜蜂采集的植物。
大部分蜜源植物,既能泌蜜,又能吐粉4、主要蜜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泌蜜量大,能为养蜂生产提供商品蜜的蜜源植物。
油菜、紫云英、荔枝、龙眼、枣树、刺槐、柑橘、荞麦、棉花辅助蜜源植物:分布区域小或零散、泌蜜少、仅供蜜蜂生存和繁殖的蜜源植物。
玉米、高粱、稻、蒿有毒蜜粉源植物:夹竹桃、雷公藤、紫金藤、博落回、曼陀罗、喜树。
三、蜜蜂生物学(一)蜂群的组成与生活1、三型蜂:蜂王、雄峰、工蜂王台巢房:形状像杯状,表面形状为圆形,多位于下缘,用来培育处女王工蜂巢房:表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多位于巢脾上、中部,用来培育工蜂和贮存蜂蜜、蜂粮雄蜂巢房:表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多位于巢脾下缘和两侧,用来培育雄蜂和贮存蜂蜜2、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成(1)蜂王生活史幼虫在整个发育期都食用工蜂提供的蜂王浆;封盖期:封盖后至蛹羽化阶段,封盖子:封盖的大幼虫和蛹处女王羽化后会把其他王台全部消灭,7天性成熟,进行婚飞,交配后2d左右开始产卵蜂群中出现王台的3种情况:群势太强,蜂群要分群(即分蜂),此时王台较多,位于巢脾下缘和边缘;产卵王已经衰老,工蜂会在巢脾中央位置造1~3个王台,来培育新的蜂王,此为母女交替;当蜂群内蜂王突然死亡或受到严重损伤,工蜂会把1~3日龄的工蜂巢房改造成王台,此时王台数量最多,且位置不定(2)蜂王的任务专职任务是产卵。
产卵期间,工蜂给蜂王饲喂的都是蜂王浆,使蜂王保持快速的代谢能力(3)蜂王的寿命自然寿命可达5~6年,但当蜂王大于540日龄后,日产卵量明显下降。
为了维持群强子旺,夺取高产,最好能每年更换蜂王3、工蜂(1)工蜂的生活史受精卵——在工蜂巢房中(3d孵化)——幼虫(前3天食用蜂王浆,后面吃蜂粮)——蛹封盖——羽化出房——工蜂(2)工蜂的任务1~3日龄:承担保温孵卵、清理产卵房的工作3~6日龄:承担调剂蜂粮,喂饲大幼虫的工作6~12日龄:承担分泌蜂王浆,饲喂小幼虫和蜂王的工作12~18日龄:承担泌蜡造脾、清理蜂箱和夯实花粉的工作18日龄以上:承担采集花蜜、水、花粉、蜂胶及巢门防卫工作(30日龄以上)(3)工蜂的寿命在采集季节,工蜂平均寿命只有35d左右;秋后所培育的越冬蜂,一般能生存3~4个月,有时甚至5~6个月4、雄蜂(1)雄蜂的生活史未受精卵——在雄蜂巢房中(3d孵化)——幼虫(前3天食用蜂王浆,后面吃蜂粮,数量比工蜂多3~4倍)——蛹封盖——羽化出房雄蜂巢房的封盖明显高于工蜂巢房的封盖;中蜂的雄蜂封盖呈笠帽状,上有透气孔,意蜂没有雄蜂羽化7d后才能起飞,15天性成熟(2)雄蜂的任务保证与处女王交配。
当处女王接近时,所有雄蜂都会尽力去追逐处女王,只有最强壮的雄蜂才能获得与处女王交配的机会。
交配的整个过程均在空中进行。
交配后,雄蜂由于生殖器官拉出,会立即死亡(3)雄蜂的寿命蜜粉充足的季节,3~4个月。
缺乏蜜粉,加上处女王交配季节已过时,工蜂便会把雄蜂驱赶在边脾上或蜂箱底,甚至拖至蜂箱外面。
由于雄蜂既无力反抗又不能取食,只好活活饿死准备一张空巢脾,使蜂王在这张巢脾上产卵,4天后移虫;提前半月培育雄蜂,雄蜂出生再培育蜂王如果将3~4日龄的工蜂幼虫移到王台内,最终只能发育为工蜂-蜂王中间体(二)蜂群内的信息传递方式1、蜜蜂的舞蹈:蜜蜂在巢脾上有规律的运动(1)圆舞不能精确表明食物的距离和方向,只是简单通知工蜂食物在离蜂巢很近的地方,一般不超过100m。
在较窄的范围内,以快而短的步伐做圆周跑步,并且经常改变方向,一会冲向左边,一会冲向右边,在原处画圈。
(2)摆尾舞(8字舞)当食物地点离蜂巢100m以外时,工蜂跳摆尾舞,能表明食物的距离、方向和数量。
在巢脾上一边做狭小的半圆活动,稍后一个急转反方向,在另一边再做一个半圆活动,表演时,不停地摆动腹部。
距离若为100m、500~600m、1000m、6000m,则转身的次数分别为9~10圈、7圈、4~5圈和2圈在垂直的巢脾上,垂直的重力线的方向代表太阳所在方向,摆尾舞中轴和重力线所形成的夹角,则表明以太阳为准,所发现的食物的方向2、蜜蜂的信息素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指动物特有的腺体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借助于个体间相互接触或空气传播,能引起同种或相近种的不同个体行为反应或生理变化的化学物质释放信息素:通过神经系统产生快速行为反应引发信息素:通过生理系统,产生缓慢而持久的行为反应(1)蜂王物质由蜂王体表和上颚腺分泌的油状物质,通过接触传递,一是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和造王台的欲望,从而保持蜂群的有秩序性,二是加速工蜂结团(2)蜂臭从工蜂腹部最后一个环节背板上的臭腺分泌的,靠工蜂翅膀扇风而散发气味,通过空气传播,一是招引处女王和工蜂回巢,二是在分蜂或飞逃时,招引本群的工蜂结团(3)报警激素工蜂上颚腺分泌的2-庚酮和螫针内分泌的乙酸异戊酯,通过空气传播,在外来的侵袭者袭击时,螫针留在袭击者体内,可标明袭击者的方位,使其他工蜂一起来攻击来犯者(三)蜜蜂的采集行为花蜜:花中蜜腺分泌糖的溶液甘露蜜:植物花外蜜腺所分泌的甜汁液,或是蚜虫及介壳虫所排泄的甜物质1、花蜜工蜂通过视觉来判断蜜粉源的大概位置酿造:一是物理变化,把花蜜中高达40%~50%水分降至20%左右;二是化学变化,工蜂在酿造过程中,混入涎腺所分泌的的转化酶于花蜜中,使花蜜中高浓度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
成为蜂蜜。
2、花粉采集蜂发现粉源后,便用口器润舐花粉,并用六足在雄蕊上刷集。
然后在花朵周围飞翔,并以前足刷集头部所粘的花粉,传给中足,又以中足刷集腹部的花粉,传给后足。
巢内工蜂把花粉嚼碎夯实,然后加入成熟的蜂蜜,加工成蜂粮,并用蜂蜡封盖,便可长期保存并随时供蜜蜂使用蜜蜂使用3、水分用来调制幼虫饲料和调节巢内温湿度4、蜂胶蜂胶是工蜂从树芽或松、柏科植物的破伤部分,采集的树脂或树胶,并经过工蜂用上颚咀嚼后,混入上颚分泌液和蜂蜡而形成的。
只有西方蜜蜂采集蜂胶是一种黏性很强的物质,蜜蜂用它涂刷箱壁,黏固巢框,增强巢脾硬度,阻塞洞孔,填充裂缝、封缩巢门,或掩盖无法拖弃的小动物尸体,以防腐臭(四)蜂群自然分蜂自然分蜂:蜂群自动地分为两群或更多群的现象利弊:增加蜂群;影响生产条件:数量足够多;蜜源充足;培育出了新蜂王1、自然分蜂的过程准备:(1)蜂群内的蜜蜂数量不断增加(2)开始培育雄蜂(3)工蜂会在巢脾下缘筑造几个王台特征:(1)内:有封盖的成熟王台;蜂王停产,腹部明显缩小(2)外:巢门口挂须;怠工在形成分蜂团后,有数百只侦察蜂会马上出去寻找新蜂巢2、控制自然分蜂的措施(1)调换子脾把有分蜂热的蜂群中的全部封盖子脾提出来,抖去蜜蜂,除净王台,与弱群和新分群中的卵虫脾对换(2)模拟分蜂(3)蜂群易位(4)大量生产蜂蜜和蜂王浆(5)扩大蜂巢(五)蜂群中的合作与冲突合作意义1、蜂群内的温度调节蜜蜂属变温动物,单个蜜蜂的体温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14℃时,意蜂不能外出进行采蜜,11℃时,意蜂翅肌呈僵硬状态,7℃时,意蜂足肌冻僵8~9℃时,中蜂仍可外出进行采集0℃以下,单个蜜蜂短时间内不会死亡,但寿命大大缩短;40℃以上,蜜蜂会停止一切采集蜜粉活动,会采水蜂群内的温度与群内有无蜂儿(卵、幼虫、蛹的总称)【或称蜂子】有关有蜂儿时,工蜂会使温度保持在35℃左右;无蜂儿时(不会冻死,只会饿死),要求不严格,14~32℃内变动有蜂儿的蜂群里,当外界气温很低时:(太阳辐射能+新陈代谢化学能)(1)靠成年蜂加速食蜂蜜,加速新陈代谢而产生能量(2)成年蜂密集结团(3)蜂群内的幼虫和蛹呼吸产生的热量当外界气温大于34.8℃时:(1)成年工蜂分散,爬到蜂箱壁、箱底和箱外(2)蜜蜂采集水,并把水分涂在巢房、箱壁等地方,使水分蒸发吸收箱内热量,达到降温(3)部分工蜂自动在巢内和巢门口排成几列长队,用翅膀往同一方向高速而协调扇风,加强空气流通,散发热量2、蜂群内的湿度调节蜂巢内有蜂儿时,相对湿度在75%~90%。
大流蜜期间,湿度低,因为蜜蜂不需要高的空气含水量,以便加快蒸发花蜜中过剩的水分五、蜂群饲养管理(一)蜂群的来源主要来源途径有3条:购买饲养在蜂箱中的蜂群;诱捕野生的蜂群;购买笼蜂1、购买饲养在蜂箱中的蜂群早春(2、3月份)初夏(5、6月份)购买购买的蜂群中,一定要有产卵力旺盛的优质蜂王(肚子大、毛发多);蜂群应健康无病、雄蜂较少、采集积极且比较温顺,方便管理;要有子脾,子脾上有大量蜜蜂2、诱捕野生的蜂群(1)野生蜂的居所野生蜂筑巢在一个既有充足的蜜粉源、目标有突出、冬暖夏凉、安静的地方(2)如何寻找野生蜂留心采集蜂飞行路线,沿工蜂飞行路线向前追踪,追踪采水蜂,它们多是老蜂,飞行距离不会太远(3)如何诱捕野生蜂当蜂巢位于开口较大的位置时,先用喷烟器驱赶蜜蜂,等蜜蜂结团,可将其捧进蜂箱当蜂巢位于开口很小、以致不能伸手操作的位置时,保留蜜蜂的一个主要进出口,其余的用泥封闭,用脱脂棉沾石炭酸塞进蜂巢的下方,在保留的出口插入一根玻璃管通入蜂箱的巢门口,不久蜜蜂被石炭酸气味所驱迫,纷纷通过玻璃管进入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