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虾蟹类外部形态

第一节 虾蟹类外部形态

外 鞭
内 鞭 节 鞭 内 肢 内 叶 内肢 3 2 1 基 肢 外肢
3 2 内 侧 附 肢 5 4
外肢
1
柄 刺
18
附肢
► 组成:基肢、内肢、外肢 ► 由于功能的不同,形状发生变化
口器:咀嚼,基肢发达 胸肢:捕食、爬行,内肢发达 腹肢:游泳,内、外肢发达
19
20
步足(5对)
21
腹部附肢(6对)

雌性交接器(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 雌性的交配器官位于胸部之下,第四及第五胸足 基底之间。由前叶、后叶和侧叶组成。接收及贮 存经雄性传输过来的(精荚)精子。
30
二、 蟹类外部形态
► 体制、形态
31
河蟹
红斑瓢蟹
馒头蟹
32
弧边招潮蟹
青蟹
三疣梭子蟹
远海梭子蟹
33
背面观
蟹类体制模式图
腹面观
附肢
头部:5对 第一触角 第二触角:位置及基节形状 大颚 第一小颚 第二小颚 胸部:8对 颚足:前3对,与头部后3对组成口器 螯足:第4对,御敌、助食 步足:后4对,一些种类后1-2对退化 腹部 雄性:仅留第1、2对,形成交接器,分类依据 雌性:4对,位于2-5腹节,分内、外肢,上生刚毛、黏附卵粒

腹肢:5对 尾肢:1对
22
腹肢(游泳足)构成:
基肢 内肢
外肢
雄性:第2对内肢内侧具1雄性附肢
23
雄性

第1对内肢特化为交接器

第2对内肢内侧具1雄性附肢
24
尾肢+尾节 = 尾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
(四)鳃腔及鳃
► 鳃甲与胸部体壁之间的腔隙,第二小额外肢伸入摆
动水流行呼吸作用。
► 对虾类的鳃位于胸部-胸鳃,按着生部位不同分为:
► 由7节组成,每节之甲壳各自分离,体节间之
甲壳形成关节膜,可自由屈伸,末节锥形, 称尾节。肛门在尾节腹面,成纵缝壮。
16
(三)附肢 1.头部附肢6(5)对:

复眼 1、触角 2、大额 1、小额 2 颚足 3、步足 5
2.胸部附肢8对:

3.腹部附肢6对:

腹肢 5、尾肢 1
17
头部附肢和胸部颚足
第一章 虾蟹类生物学
1
虾、蟹类的外部形态
虾、蟹类内部器官
虾、蟹类的摄食、生长与繁殖
虾蟹类的生活史与栖息
十足类的分类及主要养殖种类
2
第一节、虾、蟹类的形态构造
3
一、虾类的外部形态
► ►
体形 躯体划分
4
对虾科:东方巨对虾
匙指虾科:匙指虾(米虾、玫瑰虾)
5
螯虾科:克氏原螯虾
猬虾科:俪虾
6
龙虾科:花龙虾
鳃区
11
► 2.头胸甲的刺 ► 3.头胸甲的脊 ► 4.头胸甲的沟
12
刺:胃上刺、眼上刺、 眼后刺、触角刺、 鳃甲刺、颊刺、 肝刺、肝上刺 脊: 额角后脊、额角侧脊、额胃脊、 眼胃脊、触角脊、颈脊、肝脊、心鳃脊
13
14
沟:中央沟,额角侧沟,眼后沟、额胃沟、
眼眶触角沟、肝沟、颈沟、心鳃沟
15
(二)腹部
36
37
38
39
侧鳃:着生于左右侧胸壁上;
足鳃:着生于附肢(颚足或步足)底节; 关节鳃:着生于胸壁与附肢之间之关节膜上。
26
(五)性交接器
27
中国对虾性交接器
28
日本对虾性交接器
29
► 如何辨别虾的性别?
雄性交接器 雄性的交配器官位于胸腹交接部位之下。此器官 由首对腹足左右组合而成。呈硬管状是用作运输 精子包到雌性交接器。
7
(一)头胸部:以典型对虾形态、器官为代表
► 头胸部:完全被头胸甲覆盖,无分节痕迹,仅有颈
沟可认为是头部与胸部愈合过程的余迹。
► 头胸部,在个体发育进程中有14个体节(头部
6、
胸部8)
► 头胸甲前端突出
—— 额角
► 口位于头部第三体节腹面。
10
1.头胸甲区的划分:8个区
额区 眼区 触角区 颊区 肝区 胃区 心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