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规划
时间) ➢ 指导信息系统开发(开发阶段、开发组织、
开发原则)
三、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1、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战略及总体结
构的确定
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应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 标和内外约束条件(比如地域因素、行业因素 等),确定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和总体结构。信息 系统的总目标规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发展战 略则提出具体的步骤和每步应达到的子目标,同 时还应给出衡量具体工作完成的标准;总体结构 则提供信息系统开发的框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规划 对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大量事实说明, 假如一个操作错误可能损失几万元,那么一 个设计错误就能损失几十万元,一个计划的 错误就能损失几百万元,而一个规划错误将 损失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调查结果表明, 信息系统的失败差不多有70%是由于规划不 当造成的。
规划的重要性
们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诺兰的阶段理论既可以 用于判断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当前处在哪个生长阶段、向什么 方向前进、怎样管理对研制最有效,也可以用于对各种变动进 行安排,进而以一种可行方式转至下一生长阶段。 ❖ 运用诺兰阶段模型来辅助制定规划,将其作为信息系统规划指 南是十分有益的。
6.2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他们开始明白,这不单单是一个编写应用软件的问题。他们可
能还要再投入一亿美圆和4年的时间才能使该项目完成。经过一段 时间的调查后,管理局的一位发言人解释说,我们决定采用的这个 数据库并没有经验,它无法处理每天来自3万个用户的业务数据。 A公司却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尽了职责,并把失败的的原因归咎于 E.&Y.公司退出项目后管理的混乱。 E.&Y.公司说,我们介入了还 不到一年,不能对失败负责。
机动车辆管理局一筹莫展,只好凑合着使用那套已陈旧的技术
和花了巨额资金更新来的却不好用的数据。
❖ 开发哪些系统?(What) ❖ 什么时候开发?(When) ❖ 由谁开发?(Who) ❖ 怎样开发?(How)
6.1 信息管理水平的评价
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对 于信息管理水平或信息化的发展程度的评价都 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领导在这个问题上的态 度和观念,将对于实际工作发挥导向的作用。
企业 战略
依据
信息系统 战略
基本条件 制约因素
企业现状 (内外环境)
基本条件 制约因素
图6-2 企业战略、企业现状与信息系统战略的关系
二、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 通过规划过程找出业务过程中问题 ➢ 通过规划找出组织变化的方向 ➢ 指明组织中建立信息系统的方向和目标 ➢ 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人、物、资金、
系统开发中的人员投入
❖案例一:
1965年,加州的机动车管理局(DMV)的联机系统还是热门 技术,25年后,他们已经用该系统处理了5千万个驾驶执照和车 辆登记,同时还处理每年52亿美圆的税收。虽然这个系统已经在 升级后的IBM主机上,每天能处理上万笔业务了,它的软件却赶 不上时代的发展,它们是用汇编语言写成的,非常难以维护。为 了在执照和登记上加上一项“社会保障号码”,需要用18个人一 年去编制程序。虽然它能在旧式的文件系统中仍能够很快地提取 数据,但却不能完成有条件的搜索和查询。机动车辆管理局的地 方机构用的是一些已经有10年役龄的IBM系列小型机和与主机相 连接的一些简易终端,这些设备也都有些过时了。
❖战略规划内容的制定处处体现了平衡与折衷,都要 在平衡折衷的基础上考虑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我们要求做什么?What do we want to do? 我们可以做什么?What might we do? 我们能做什么? What can we do? 我们应当做什么?What should we do? 这些问题的回答均是领导个人基于对机会的认识, 基于对组织长处和短处的个人评价,以及基于自己 的价值观和抱负而做出的回答。所有这些不仅限于 现实,而且要考虑到未来。
➢ 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应当被全企业所共享, 只有经过规划和开发的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作 用。
➢ 系统之间的接口数也符合“梅特卡夫定律”。
学生数据库
后勤数据库
后勤系统
90
80
70
学生数据库
60 50 40
东部 西部
30
北部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综合处理 系统
教学系统
教师数据库
教师数据库
人事系统
5.业务流程分析
对业务流程现状、存在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使流程在新 的技术条件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 对手工方式下形成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6.近期计划
系统规划涉及时间跨度比较长,应对近期的发展做出具体 的安排,主要应包括应用项目开发时间表、硬件设备的采购 时间表、软件维护与转换工作时间表、人力资源的需求计划 以及人员培训时间安排、资金需求等。
规划
分析 设计
开发
实施
测试
实施 维护
定义开发的系统 确定项目范围 制定项目计划(包括任务、资源和时间框架)
为系统收集用户需求
设计支持系统的技术框架 设计系统模块
建立技术构架 建立数据库和程序
编写测试条件 完成对系统的测试
编写详细的用户说明书 为系统用户提供培训
建立帮助以支持系统用户 对系统需求变化提供支持
(三)定义企业过程 ❖ 企业过程: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
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 任何企业的活动均由3方面组成:一方面是计
划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产品和服务;再一方 面是支持资源。这可以说是三个源泉,任何 活动均由这里导出。
例:计划、控制过程的例子
例:产品/服务过程的例子
例:支持性资源过程的例子
❖ 好的信息系统规划+好的开发=优秀的信息系统 ❖ 好的信息系统规划+差的开发=好的信息系统 ❖ 差的信息系统规划+好的开发=差的信息系统 ❖ 差的信息系统规划+差的开发=混乱的信息系统
❖ 信息系统规划的理由
➢ 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 成部分
➢ 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开发信息系统受各方 面因素的影响,风险很大,如果没有做好规划, 有可能在开发或实施过程中失败
科研系统
科研数据库
6.2.1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一、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 标和用户提出的需求,从用户的现状出发, 经过调查,对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 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划分、开发组织和开 发队伍、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 用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 划。
(2)技术可行性: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考虑所提出的要 求能否达到。
(3)经济可行性:主要从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三个方 面来考察系统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系统开发后可能带来的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效益。
(4)社会方面的可行性:指一些社会的或者人的因素对系 统的影响。信息系统的实施将会给组织各方面带来很多变化, 都会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开发后的运行造成影响。
7.2.2 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是 一种能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 方法。 (一)基本思想
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 目标、业务过程和数据类,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自下而上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支 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 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 性。
❖利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
实现子系统划分的方法很多,“U/C矩阵法”是其 中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U/C矩阵法的六个步骤
⑴ 填入“数据类”; ⑵ 填入“功能”; ⑶ 标以“U”或“C”; ⑷ 按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 ⑸ 重排数据类,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 ⑹ 将U和C最密集的地方框起来,命名,就构成子 系统,其结果不唯一。
❖ 企业过程法,它利用以前识别的企业过程,分析每 一个过程利用什么数据,产生什么数据,或者说每 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是什么。
市场计划
财务分析
生产调度
图6-7 企业过程法导出数据类
(五)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为识别要开发的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要 用表达数据对系统所支持的过程之间的关系图 来定义出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这种结构图应勾 画出每一系统的范围,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 据,系统与系统的关系,对给定过程的支持, 子系统间数据的共享等。它是企业长期数据资 源规划的图形表示。
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
1、规划领导小组 单位的主要决策者之一负责,其他成员最好是本单位各部 门中的业务骨干。
2、人员培训 培训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用户分析员以及规划领导小组成 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正确掌握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 划的方法,学会识别企业过程,保证信息系统规划的可靠 性和可行性。
3、规定进度 为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提出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和对各种 资源的需求,以便对规划工作进行严格管理
2.企业现状分析
包括对软件设备、硬件设备、人员、各项费用、开发项 目的进展及当前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和现状的了解和评价; 同时,对于企业当前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管 理制度等情况做充分分析。
3.可行性分析
(1)目标方案可行性:指目标是否明确,方案是否切实可 行,是否满足组织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等等。
预算 费用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阶段6 初装 蔓延 控制 集成 数据 成熟
管理
图6-1 诺兰的阶段模型
二、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 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 诺兰阶段模型是第一个描述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的抽象化模型,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诺兰模型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总结。这个模型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