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

7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

断轨应急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断轨应急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安全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线路断轨应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
2.1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
2.2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

3 作业目的
3.1 解决由于断轨中断行车,消除设备故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4 作业程序(流程图)
5作业内容与要求
5.1 确定故障检查地点或区段
5.1.1 接红光带通知,驻站联络员在10分钟内上信号楼在运统-46上登记。

1驻站联络员在运统-46上写明登记单位,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编号,故障状况(断轨),影响范围,要点时间,驻站联络员姓名,到达时间(月日时分驻站联络员签名)。

2通知电务配合,电务驻站联络员要在另一张运统-46上登记确认。

3 通知工区故障检查地点或区段。

2 工区人员、工具、材料(钻孔机) 准备
工区接到通知后,安排一个驻站联络员、一个工地防护员、两个人现场检查;另外安排人员准备:锯轨机1台,钻孔机1台,吊轨车2台,轨距尺,1米钢直尺,方尺,轨温计,鱼尾板4块,鱼尾螺栓12套,绝缘鱼尾板2块,绝缘鱼尾螺栓6套,短路铜线2根,扳手、套筒,撬棍若干,氧割设备(夏季时)1套。

夜间携带照明设备等。

5.2 故障检查
5.2.1 检查分工:由2名职工迅速赶往故障区段分左右股钢轨进行检查,检查时带好急救包,夜间带断轨检查架;另一名职工迅速到故障地点附近线路上取出鼓包夹板和保护器,做好加固处理准备。

5.2.2 检查区段及内容
1 区间红光带:应检查故障信号机至前方信号机间。

2 道岔区段红光带:应检查故障道岔内所有的绝缘接头零配件有无搭铁、眉毛边是否连电,外方道岔须检查至进站信号机。

3 钢轨折断标准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4.3条规定:钢轨折断是指导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⑴钢轨全截面断裂;
⑵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⑶裂缝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⑷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5.3 断轨处理
5.3.1防护:安排一名驻站联络员到车站信号楼运统-46登记申请封锁要点,在离故障地点(或区段)800米前、后各安排一名防护员,放置响墩。

待封锁命令下达后,驻站联络员通知施工负责人封锁线路,待故障处理完毕后,按施工负责人的指示撤消防护。

5.3.2 无缝线路处理
1紧急处理。

当钢轨断缝不大于50m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鼓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在断缝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限速5km/h放行列车。

当断缝小于30mm时,限速15-25km/h放行列车。

放行列车后申请要点在轨端钻孔(1、2、5、6位4个孔),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首列放行列车不超过45km/h,然后可适当提高行车速度,未经钻孔上夹板处理不得提高放行列车速度。

条件具备时可直接进行原位重焊。

2 临时处理。

无缝线路长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时,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的,应封锁线路进行临时处理。

沿断缝两侧对称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不小于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

在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速度不得大于160km/h。

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8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作好记录。

3 永久处理。

钢轨断缝处按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后,在接近实际锁定轨温±5℃范围内时,再进行插入短轨重新焊接修复(在线路上焊接时的轨温不应低于0℃,放行列车时,焊缝处轨温应降至300℃以下)。

进行永久处理时,首先必须封锁线路,然后再松开扣件放散应力,锯下带螺栓孔部分钢轨,插入焊接短轨。

电气化作业区段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处理钢轨折断作业时,必须先将轨道连接线,纵向连接在断缝两侧,然后再进行处理。

5.3.3 普通线路处理
1 当钢轨折断处在木枕上,能钉上道钉时,可在钢轨内外两侧至少各钉上一根道钉,务必将道钉钉牢在木枕上。

2当钢轨折断位置离木枕较近,可方正木枕于断缝处,然后在钢轨内外两侧至少各钉上一根道钉,务必将道钉钉牢在木枕上。

3当钢轨折断在轨枕盒内离轨枕较远时,可将钢轨急救器或防爬器安装在折断处,以防止钢轨上下、左右错牙,可再安装轨距杆以保持线路轨距。

4当钢轨在严冬(即低温状态下)折断时,如断缝处拉开的间隙能穿入接头螺栓时,可用两块夹板穿上接头螺栓夹紧钢轨,同时上好钢轨急救器,并在钢轨断缝下垫上短轨枕,在木枕地段时可用道钉挤靠于钢轨腹部上。

5.3.4 质量标准
1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轨距按标准轨距设置,直线1435mm,曲线按规定加宽。

线路轨距容许误差为+6-2mm,当160km/h≥v>120km/h时,轨距容许误差为+4-2mm,当V>160km/h时轨距容许误差为±2mm。

2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地段外股按规定设置超高。

线路两股钢轨水平的容许误差,正线为±4mm,其它站线为±5mm,V>160km/h时为±3mm。

3更换折断的钢轨时,应选用同轨型的钢轨,达到重伤钢轨标准的钢轨不能用在线路上。

4根据《修规》规定,更换折断的钢轨轨面及内侧错牙,当V>120km/h时应不大于1mm,V≤160km/h 时应不大于2mm。

5.4 登记销点、汇报
驻站联络员根据施工负责人的指示,在运统-46上登记销点,在消除不良及破损后的时分、签名栏内写明故障处理完毕,恢复正常使用,申请开通,并签名。

同时驻站联络员向段调度、车间主任汇报,汇报内容:里程、左(右)股、断缝大小、断口形状、现场线路设备资料(直/曲/上/下股)、建议处理方案等。

6 重点控制事项
6.1 严格执行“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原则,严禁冒险放行列车。

6.2 电化区段必须严格执行电话区段作业安全措施。

6.3 双线区段在其中一条线路作业时严禁跨越邻线避车,两线间严禁摆放工机具材料。

7 记录及表格
7.1 重伤折断钢轨登记簿;
7.2 日作业计划及完成情况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