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课程水平认定《组织行为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性质组织行为学是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奠定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培养专业课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主要涉及对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职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思考。
二、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中获得启发。
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习内容结合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八章。
具体内容与学时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学习要求本课程以学生自学为主,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对适当的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加强学生间的交流、研讨,注重案例思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互联网使用效率,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评定成绩总分满分为100分,其中基础知识测试题目占40分,综合能力测试题目占60分。
60分为及格。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斯蒂芬·罗宾斯著,郑晓明译:组织行为学精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1、卢盛忠主编,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约翰·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3、[美]马斯洛著:激励与个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应用性杂志)5、J.R.Schermerhorn, Joh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eventh Edition), Wiley&sons, Inc.20006、D.L.Nels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econd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7七、学习具体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阶段,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了解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行为一、组织的涵义二、组织行为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类二、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四、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对人性假设的认识五、复习与思考题: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2、组织行为学研究为什么会涉及道德问题?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管理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知觉、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一、人性假设理论二、需要层次理论三、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一、需要与行为二、动机与行为关系三、激励机制第三节价值观与行为一、价值观的内涵二、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三、价值观对人行为的影响第四节知觉与行为一、感觉与知觉二、社会知觉的内容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四、归因理论第五节态度与行为一、态度的内涵二、态度的测量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第六节个性与行为一、个性的内涵二、气质与行为三、性格与行为四、兴趣与行为五、能力与行为第七节意志与行为一、意志的内涵二、意志对行为的影响第八节情感与行为一、情感的内涵二、情感的形态三、情感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四、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层次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五、复习与思考题:1、改变态度、提高士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如何利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3、能力差异对管理有什么启示?4、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
5、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
6、案例分析:杨谰走进正大综艺。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及主要方法、委员会组织的优点和缺点,掌握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其他了解。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群体的概念一、群体的定义二、群体的类型第二节群体的特征一、角色二、规范三、地位四、凝聚力第三节群体内行为一、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二、群体决策的概念与决策群体的组成三、群体决策与风险心理四、群体决策与创造心理五、群体决策与群体思维第四节群体间行为一、冲突的性质二、冲突的来源三、减少冲突的策略四、引起冲突的策略第五节委员会与群体行为的协调一、委员会组织的角色二、委员会的优点三、委员会的缺点四、学习重点: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方式;群体冲突的来源及冲突的处理的方式。
五、复习与思考题:1、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2、如何正确运用群体压力?3、什么是冲突?冲突与竞争有什么不同?4、委员会有那些优点和缺点?5、案例分析:“马路天使”的群体作用。
第四章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且在管理中加以运用,掌握非正式沟通渠道的弊端并加以规避。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正式职权与非正式权利三、组织目标和个人群体目标四、工作中的政治行为第二节非正式沟通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的传播机制第三节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二、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三、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四、学习重点:非正式组织,正式权利,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
五、复习与思考题:1、个体目标和群体不妙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2、非正式沟通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利弊?3、非正式组织作用的二重性是什么?如何对待?4、领导者如何使非正式组织纳入正式组织中?5、案例分析:辰光炼油厂兴趣小组的故事。
第五章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激励的含义及机制,掌握激励的主要理论及应用,了解激励的模式及激励理论的发展。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内容:第一节卢因的群体动力论一、群体动力论二、对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的认识第二节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一、四种状态和两种因素二、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发第三节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一、“ERG”理论的框架二、“ERG”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第四节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一、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二、激励需要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第五节佛隆的期望理论一、期望理论公式二、期望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第六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一、被激励的公平心理公式二、公平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第七节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一、强化理论的内容二、强化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第八节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一、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型二、综合激励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四、学习重点:各种激励理论及其应用、有效激励的要求和方法。
五、复习与思考题:1、群体气氛对群体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谈谈强化理论的利弊。
3、公平理论有哪些实际意义?4、实施激励时要处理好哪些关系?5、案例分析:如何搞好突击加班。
第六章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组织文化的内涵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二、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三、组织文化的特性第二节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一、组织文化的导向作用二、组织文化的凝聚作用三、组织文化的规范作用四、组织文化的激励作用五、组织文化的辐射作用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建设一、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二、组织文化的策划三、组织文化的更新四、组织形象的塑造五、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六、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四、学习重点: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五、复习与思考题:1、如何正确评价组织文化的作用?2、组织文化建设中应该处理好几个辨证关系?3、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当前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组织文化?5、案例分析:松柏公司这样培养商业人才。
第七章领导者与组织行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领导的有关理论,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企业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领导行为理论基础一、领导方格理论二、三极端领导方式理论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四、领导行为评价第二节领导者的权威观与人员的能动性一、两种权威观二、不同领导行为导致不同的下级行为第三节、领导的人才观与队伍素质一、领导者的人才观二、领导的人才观对队伍素质的影响三、领导者的人才观面临时代的挑战第四节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与领导集体的优化一、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的内涵二、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的改善与领导集体的优化第五节领导者与组织文化建设一、领导者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二、领导者价值观决定了组织文化的基础三、领导者应积极推动组织文化建设和更新四、学习重点:领导的有关理论,领导在企业素质中的作用。
五、复习与思考题:1、领导的实质是什么?领导者最组织行为有哪些影响?2、领导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威观?3、实际工作中哪一种领导作风更有效?4、案例分析:两个厂长,两个做法。
第八章行为的有效性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沟通的方式、管理,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基本模式;掌握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工作生活质量和组织发展的内容及措施,了解当代组织变革的关键问题及组织变革的趋势。
二、授课方法自学三、学习内容:第一节有效的信息沟通一、沟通的过程二、信息流动的方式三、信息沟通的障碍四、信息沟通的改善第二节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一、变革的起因二、组织变革的内容三、变革阻力和员工发动四、正确的导入和管理变革五、关于组织变革的热点问题第三节组织发展一、组织气氛二、组织发展三、对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四、对组织发展的评价四、学习重点:组织变革内容和过程;组织发展的内容及措施;信息沟通的常见方式和管理。
五、复习与思考题:1、常见沟通网络的优势和劣势2、分析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如何对待?3、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区别与联系?4、如何评价组织发展的效果?5、案例分析:阿维按卡的52次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