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琵琶行》课件2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琵琶行》课件2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 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 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 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 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诗人 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读到 “野火”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并大加引荐。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的现
实主义诗人。
“元白” “刘白”
政治上,有“兼济天下”的思想,关心劳动人
民的疾苦,写下了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
(有时又)像泉水在冰下艰难地流动 15、别有幽愁暗恨生
另有一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与恨 萌生出来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16、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然间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带甲的骑兵
急速冲出,刀枪齐鸣一样,爆发出激越、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三、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 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 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 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 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 深有感受。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五、理解词句意义
1、明年秋 明年:第二年。 2、铮铮然 铮铮:形容声音响亮清脆 3、委身为贾人妇 委:托,交付 4、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迁谪:贬官 5、因为长句 因:于是。为:写,创作。 6、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共。
表的许多“讽喻诗”。
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
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别无寄托、无
病呻吟的作品,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倡
导“新乐府运动”。
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 (从入仕到 着“为民请命”“兼济天 贬江州司马 下”的宗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7、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我和客人一同下了马,然后上船
8、醉不成欢惨将别 醉不成欢:人人喝醉了,心情却不欢乐
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现用以形容文笔曲折,耐人寻味; 或形容某些人藏头露尾,故作姿态。
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相逢 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从前曾经互相 认识呢!天涯:天边,形容极远的地 方。沦落:飘泊流落。
23、谪居卧病浔阳城 卧病:抱病,带病
24、终岁不闻丝竹声
终岁:一年到头。丝竹:弦乐器、 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音乐 25、春江花朝秋月夜
吊白_居_易_ 唐.李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琵 琶 行 ( 白并 居序
易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弦弦掩抑声声思 每一根弦都发出低沉抑郁的声音, 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愁绪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11、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12、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意 13、小弦切切如私语 私语:低语 14、幽咽泉流冰下难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 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 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 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四、读准字音
• 湓浦pé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 恬然tián 谪zhé 浔阳xún • 荻花dí 声声思sì 捻niǎn •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 裂帛bó 虾蟆hámá 红绡xiāo •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 zhā
文学主张与影响
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 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 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 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通 俗易懂,明丽流畅。文学 史流传“老妪解诗”的佳 话。与同年元稹酬咏,号 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
刘白。Βιβλιοθήκη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二、文体简介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 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 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雄壮的乐音。
突出:爆发出。
17、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一声:同时发声
18、东船西舫悄无言 舫:船
19、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整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课 件 (共66张PPT)
20、秋月春风等闲度
秋月春风:即一秋一春,指时光。 等闲:随随便便,轻易 21、暮去朝来颜色故
暮去朝来:指时光流逝。 颜色:容貌。故:旧,衰老 2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以前)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 《卖炭翁》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 以闲适诗和感 (即自贬江 期,揉和儒家“乐天知 伤诗为主。感 州司马到死) 命”道家“知足不辱” 伤诗:《长恨
和佛家“四大皆空”来 歌》《琵琶行》 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闲适诗:《赋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 得古原草送别》 中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