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碳及其氧化物
知识梳理
【复习重点】
一、碳的同素异形体及其性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结构,其原子排列又叫金刚结构。
在常见物质中硬度最大,熔点高,导电性差,常作钻头及工艺品。
2.石墨:深灰色,片状结构,质软,熔点高,有导电性、润滑性。
可制铅笔芯、坩埚、润滑剂、电极或电刷等。
3.活性炭:高温条件下通入水蒸气后形成的碳。
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表面积大,吸附力强。
常用于去除异味和给溶液脱色。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属于物理性质。
其他还有无定形碳、纳米碳、足球烯等同素异形体。
4.碳具有可燃性,常作燃料;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还原金属。
二、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
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使红色的石蕊又变成了紫色。
(3)二氧化碳跟澄清石灰水等碱类物质反应:CO2+Ca(OH)2 =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这一反应原理来检验某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性质的验证实验
(1)倾倒CO2的实验,根据现象“烧杯底部的蜡烛先熄灭”,验证“在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CO2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
(2)CO2的溶解性实验:向集满CO2的空塑料矿泉水瓶里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塑料瓶子变瘪,证明CO2能溶于水。
再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CO2溶于水时与水反应。
4.二氧化碳的制取
(1)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2)实验室制法:碳酸钙矿物与稀盐酸反应。
制备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的类似。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注意验满和验证方法的不同。
5.二氧化碳的用途
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于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用来生产碳酸饮料;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主要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用于贮藏粮食、水果、蔬菜;工业制纯碱和尿素;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等。
6.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氟利昂等气体。
三、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它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在实验室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因为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很难通过排空气法来收集。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一氧化碳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能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使其还原,常用于冶炼金属。
3.一氧化碳有剧毒,实验中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4.一氧化碳的用途:可作气体燃料,可用来冶炼金属。
【复习难点】
1.活性炭吸附性的应用。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求与用途或应用相结合进行复习。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照学习。